450 likes | 552 Views
貳、課程與教學重點業務. 一、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計畫辦理情形. ( 一 ) 本府及學校辦理情形. 1. 成立推動小組,會同各領域輔導團、教師組織、家長組織、學者專家及相關人員共通規劃研商 。. 專家學者代表. 精進課堂能力計畫推動工作委員會. 諮詢小組. 教師團體代表. 召集人:彭局長富源. 副召集人:余督學海青. 家長團體代表. 校長團體代表. 研究小組. 國中研究組. 國小研究組. 行政小組. 國中行政組. 國小行政組. 2. 訂定學校或校際策略聯盟申請精進課堂教學計畫審查作業規定,相關審查作業,期程及規範。. ( 1 ) 申辦及審查作業流程.
E N D
專家學者代表 精進課堂能力計畫推動工作委員會 諮詢小組 教師團體代表 召集人:彭局長富源 副召集人:余督學海青 家長團體代表 校長團體代表 研究小組 國中研究組 國小研究組 行政小組 國中行政組 國小行政組
2.訂定學校或校際策略聯盟申請精進課堂教學計畫審查作業規定,相關審查作業,期程及規範。2.訂定學校或校際策略聯盟申請精進課堂教學計畫審查作業規定,相關審查作業,期程及規範。
(1)申辦及審查作業流程 ↓ 計畫彙整 95.11.07 計畫草擬 95. 10.5.~95.10.12. 計畫計畫提送 95.10.29.前 第一次審查會議 95.10.30. 第一次審查回覆 95.11.01. 各校提報修正計畫 95.11.05前 第二次審查會議 95.11.06.~95.11.07. 計畫彙整 95.11.07 ↓ 各計畫申辦及審查作業流程 ↓ ↓ ↓ ↓ ↓
3.規劃辦理校長、主任、組長「課程與教學領導」之進修課程內涵如下:3.規劃辦理校長、主任、組長「課程與教學領導」之進修課程內涵如下:
4.規劃辦理家長正確教育「理念倡導」相關活動之內涵說明如下:4.規劃辦理家長正確教育「理念倡導」相關活動之內涵說明如下: • 各校家長會積極正面參與學校事務的角色。 • 實務研討提供各校家長參與教育知能交流平台。 • 苗栗縣家長會協助各校家長參與教育之能力。 • 系統化之家長知能教育課程,協助各校家長會幹部,深入瞭解家長參與教育之內涵,提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品質。 • 各校家長會參與教育之視野,瞭解教育改革之內容及措施。
5.辦理全縣(市)性教學觀摩或行動研究成果分享,說明如下:5.辦理全縣(市)性教學觀摩或行動研究成果分享,說明如下: • 主題:行動研究、創新教學暨補救教學論文發表。 • 辦理期程:96.03.01~96.11.16 • 發表暨分享日期:96.12.14 • 計畫經費:申請補助款104,980元,自籌款426,020元,總經費共計531,000。 • 參賽作品件數:79件。 • 獲獎作品件數:特優5件,優等8件,甲等4件,佳作20件,共計37件。
6.訂定優良教學範例或優異教學策略、多元教學評量等甄選計畫。內涵說明如下:6.訂定優良教學範例或優異教學策略、多元教學評量等甄選計畫。內涵說明如下: • 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發展與教學數位內容建置,供國中小教師參酌,提升教學成效。 • 透過辦理徵選活動,將輔導團員教學優良之活動設計,建置於平台並分享於國中小學教育工作伙伴。 • 鼓勵教學活動設計,輔導團員、教師進行分享教學經驗,開發教學數位內容,增進教育專業知能。
7.本府各項研習計畫中規劃有研習課程滿意度評估機制,且能將分析後結果妥善運用。說明如下:7.本府各項研習計畫中規劃有研習課程滿意度評估機制,且能將分析後結果妥善運用。說明如下: • (1)量化分析: • 蒐集並彙整前一年度各子計畫研習場次之「回饋單」,回收彙整統計後,進行分析並列為改進之參考意見。 • 由前一年度行動研究論文及各領域輔導員論文研究中之數據等具體結論分析成果,作為新年度規劃與研擬方針與可行策略。 • (2)質化分析: • 自回饋單中分析具體建議,邀請參加「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計畫成效評鑑」研討會議,聚焦未來改進措施。 • 自前一年度教師行動研究論文具體之質性描述部分,分析後並配合新年度環境,修正發展可行策略。 • 於本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知識分享網絡管理平台「意見回饋與建議」之相關機制,蒐集並彙整分析可行策略或方案。
8.本府辦理95年度九年一貫課程研習經費於96年3月底前完成核結8.本府辦理95年度九年一貫課程研習經費於96年3月底前完成核結
9.本府辦理95年度九年一貫課程研習經費執行率9.本府辦理95年度九年一貫課程研習經費執行率
10. 本府積極鼓勵學校以「改進教學」為基礎成立課程與教學之研究團隊或學習社群(如讀書會、工作坊…)計有( 18 )個學校,詳列如下: 大河國小、山佳國小、中興國小、永貞國小、竹興國小、明仁國中、富田國小、楓樹國小、福基國小、鯉魚國小、福德國小、豐林國小、啟明國小、公館國小、福星國小、三灣國中、維真國中、信德國小。
團長由局長兼任 副團長由余督學海青兼任 設置課程督學及幹事 設置鄉土語言指導員 設置21個學習領域輔導團隊 1.明訂輔導團組織運作規章及輔導團之任務。
2.國民教育輔導團編組涵蓋課程綱要之學習領域。2.國民教育輔導團編組涵蓋課程綱要之學習領域。
本縣訂定國民教育輔導團員遴薦辦法,並有公開遴選機制。由各學習領域召集人組成遴聘委員會負責遴選工作,以書面審查及面談方式進行,擇優錄取,錄取名單將公佈於教育局網站。 3.訂有國民教育輔導團員遴薦辦法,並有公開遴選機制,
本縣依照苗栗縣國民教育輔導團團員遴薦辦法辦理公開遴選團員,每位團員至少減課2~4堂,以利進行輔導。 4.積極提供輔導團員減授課務以利進行輔導
本縣定期召開團務會議且回應並解決輔導團提出之課程與教學問題。由團長主持,與各領域召集人進行團務工作檢討,每月一次為原則。並請課程督學深入各領域;除參與該領域輔導團的運作、開會、意見反應等情事也順便將意見帶回國教輔導團反應與副團長與局長了解。讓各輔導團能同步前進。 5.定期召開團務會議且回應並解決輔導團提出之縣市層級課程與教學問題。
7.訂有推動「課程與教學研發」之計畫,並有成果呈現(如發展各領域創新教學、教案發表、出版研究專輯、製作教學媒體…等)。本縣辦理之特色內涵說明如下:7.訂有推動「課程與教學研發」之計畫,並有成果呈現(如發展各領域創新教學、教案發表、出版研究專輯、製作教學媒體…等)。本縣辦理之特色內涵說明如下:
研發改良優異教學教材與試題示例資料庫。 • 提升團員發展多元評量、能力指標轉化命題能力增能活動。 • 落實各學習領域輔導員「創意教學提升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方案。 • 改良教師紙筆測驗試題品質暨發展多元評量工具。 • 研究改進教師網路學習社群及應用資訊融入教學示例之成果彙編。 • 發展基礎學習領域及補救教學策略-創意行動研究。
8.本府配合教育部政策派員參加課程督學、團務行政工作人員與各學習領域召集人、輔導員等研習課程與專業培訓。說明如下表:8.本府配合教育部政策派員參加課程督學、團務行政工作人員與各學習領域召集人、輔導員等研習課程與專業培訓。說明如下表:
9.本府95年度國民教育輔導團運作經費於96年3月底前完成核結事宜9.本府95年度國民教育輔導團運作經費於96年3月底前完成核結事宜
1.辦理多元評量及親師合作宣導,廣或教師及家長認同。1.辦理多元評量及親師合作宣導,廣或教師及家長認同。 2.典範學習形成震撼與鼓舞,提升學習效果。 3.透過多元評量瞭解學生學習狀況,以提升學習效能。 4.邀請輔導員進行教學演示,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5.教學技巧逐漸成熟,大家經過一年的薰淘,逐漸成長。 6.在實作與研討過程中,老師更深入了解教學運用原理。 7.老師反應收穫良多,可實際運用在班級教學及班級經營上。 8.全體教師均能體認提昇教學能力的重要並達成共識。 9.藉由學生網路讀書會,進行主題討論、發表等,為本縣閱讀教育核心,成效卓著。
96年度辦理縣市層級教師研習總場次與總人數。96年度辦理縣市層級教師研習總場次與總人數。 ( 6 )場,( 420 )人 96年度辦理學校層級(含校際聯盟)教師研習總場次與總人數。 ( 74 )場,( 2322 )人 96年度辦理家長研習總場次與總人數。 ( 3 )場,( 360 )人 96年度辦理校長研習總場次與總人數。 ( 6 )場,( 600 )人 96年度輔導團辦理教學研討活動總場次與總人數。 ( 117 )場,( 1761 )人 (四)96年度辦理各項研習活動統計
國語文學習領域 • 特色 • 致力推動語文加強活動,結合增能研習提升教學能力,建構學習社群網絡,各項工作能夠順利推動,國中部份發展以基測評量題庫,成立工作坊,整理彙整研發基測評量試題。
英文學習領域 • 特色 • 以學習型組織有系統的建構學習型網絡,有系統的發展教材和分享知識,且對於英語新興議題能有系統的發展教材和分享知識,落實培訓種子教師,多面向的發展英語領域教材以達及多元化的目標。
鄉土語言:客語 • 特色 • 召集校長有多年的教學與行政領導經驗,輔導員也都有實戰經驗,能對基層教師提供良好的諮詢服務,對於提昇學生學習動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鄉土語言:閩南語 • 特色 • 建立教學優良教師人力與鄉土語言閩南語學習教材資料庫並錄製教學光碟,做為教學研究分析與分享的資源。
鄉土語言:原住民語 • 特色 • 針對學校教學的各項問題,提出解決策略或示例,整合各類教學資源,以進階式規劃進修成長課程,激發原住民語文菁英教師開發鄉土語文教學模式。
數學學習領域 • 特色 • 透過輔導員間定期專業對話、教學實務探討、教室觀察、議題探究、與案例產出的方式,增進對數學課程的瞭解,並建置輔導團網站,分享相關新知與辦理活動訊息。
社會學習領域 • 特色 • 輔導員具有高度服務熱忱及責任感,能夠營造開放、和諧的良好組織氣氛,建置社會領域專屬網站,達成資源分享與交流的目標。運用於巡迴輔導中的教學演示,鼓勵團員創新教學研究。
自然學習領域 • 特色 • 以建構學習型組織的發展模式,賦予輔導員蒐集研究之任務定期報告與分享,有系統的發展教材和建置學測題庫,設置Wata 試後評量系統,持續發展評量方式 ,並深入偏遠地區服務,達到教學資源普及化與多元化的目的。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 特色 • 重視並發展鄉土藝術文化,結合各項藝文新知與創意,讓藝文教育承先啟後。輔導員皆能有系統的發展教材和分享知識。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 特色 • 網站的資料豐富,透過到校巡迴輔導或全縣研習,分享給全縣教師,並利用增能研習進行資訊融入教學與部裡政策相互結合能以最少的資源做最大的效益與成果。 定期召開領域會議與對話,發現現場問題、教學經驗的傳承、教學評量的建構,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的機會。
綜合活動領域 • 特色 • 建置苗栗縣綜合活動領域輔導團工作坊與網路合作學習社群網站,並且建置人才資料庫,輔導團成員之專業背景與經驗豐富,對於工作的投入與服務精神均是有增無減,並積極參與策略聯盟,爭取外部支援,使能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技巧。
國小生活課程 • 特色 • 輔導員對課程瞭解透測,以多元評量的應用、探索體驗為主要的議題,透過實際教學演示,讓縣內教師瞭解運作的方式,解析能力指標內涵與探討未來課程走向,轉化成教學設計,蒐集並整理各版本教科書及相關教學媒材供研討與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