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884 Views
四、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施耐庵. 題解. 作者. 章回小說. 賞析. 問題討論. 基礎測驗. 進階練習. 延伸學習. 本文節選自七十回本 《 水滸傳 》 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敘述魯智深路見不平,仗義懲惡的故事。 花和尚是魯智深的諢號。俗家姓魯名達,面圓耳大,鼻直口方,一嘴落腮鬍鬚,身長八尺,腰闊十圍;因背上刺有花紋,故人稱花和尚。.
E N D
四、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施耐庵
題解 作者 章回小說 賞析 問題討論 基礎測驗 進階練習 延伸學習
本文節選自七十回本《水滸傳》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敘述魯智深路見不平,仗義懲惡的故事。本文節選自七十回本《水滸傳》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敘述魯智深路見不平,仗義懲惡的故事。 花和尚是魯智深的諢號。俗家姓魯名達,面圓耳大,鼻直口方,一嘴落腮鬍鬚,身長八尺,腰闊十圍;因背上刺有花紋,故人稱花和尚。
梁山泊 湖泊名。即古鉅野澤。又名梁山濼(ㄌㄨㄛˋ)。在今山東壽張東南,以其位於梁山之下,故名。梁山泊的形成,最早是由於汶水和濟水的合流而匯聚成湖;其後,北宋時黃河兩次決口,水注梁山泊,遂形成綿亙數百里的巨澤。此處山險水闊,易守難攻,是天然的用武之地,故從元雜劇開始,即選定為宋江造反的大本營,有所謂「寨名水滸,泊號梁山」之說。今已淤塞。 《大宋宣和遺事》 簡稱《宣和遺事》,話本集,編者不詳。鄧紹基《元代文學史》斷為元人作品。乃節錄若干舊籍而成,始於稱述堯舜而終以高宗之定都臨安,按年演述,體裁甚似講史。內容大致可分為十節,其中第四節敘宋江等三十六人梁山泊聚義之始末,為後來《水滸傳》部分素材的來源。宣和為徽宗年號。 《水滸傳》是經過長期演進的集體創作。《宋史》〈徽宗本紀〉、〈侯蒙列傳〉和〈張叔夜列傳〉有宋江等人嘯聚梁山泊(在今山東梁山)的記載。南宋時,《水滸》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並有說話人取為題材;據《大宋宣和遺事》所錄,文字雖短,雛形已備。
話本 唐宋以來說話人演講故事所用的底本。「話」是故事。一說:「話本」二字即是「故事」的意思。流傳後世的話本可分小說和講史二大類,前者多為白話短篇;後者多用淺近文言講述歷史故事,初具長篇規模,後發展為演義。 宋元之際,有關的話本與戲曲更多,並由三十六人發展到一百零八人。最後經由小說家整理、加工而成書;其中貢獻最大的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水滸傳》是中國一部傑出的章回小說。全書以「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為軸線,敘述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人的故事。
《水滸傳》與《三國演義》同為章回小說發展初期的代表作品,以文學技巧而論,《水滸傳》優於《三國演義》;梁啟超甚至「甲《水滸》而乙《紅樓》」,《水滸傳》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不容忽視。《水滸傳》與《三國演義》同為章回小說發展初期的代表作品,以文學技巧而論,《水滸傳》優於《三國演義》;梁啟超甚至「甲《水滸》而乙《紅樓》」,《水滸傳》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不容忽視。
「水滸」的「滸」即水邊,「水滸」指水邊。《詩經‧大雅‧緜》中言及:「古公亶父,來朝走馬(清晨驅著馬),率西水滸(循河岸西行),至於岐(岐山)下。」講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在開創周王朝基業的過程中,路過漆、沮二水的故事。有人認為宋江等人的造反故事以「水滸」為名,就是將宋江等人比做古公亶父,為文王祖先創立基業。「水滸」的「滸」即水邊,「水滸」指水邊。《詩經‧大雅‧緜》中言及:「古公亶父,來朝走馬(清晨驅著馬),率西水滸(循河岸西行),至於岐(岐山)下。」講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在開創周王朝基業的過程中,路過漆、沮二水的故事。有人認為宋江等人的造反故事以「水滸」為名,就是將宋江等人比做古公亶父,為文王祖先創立基業。
有人說當年姜子牙遇文王即在渭水之濱。而宋江等人棲身水泊就如姜太公在水邊等待文王一樣等候宋朝招安,為朝廷效勞。所以宋江等人並非賊人,而是像姜子牙一樣等待明主的賢士,而水泊也非賊土而是王土。有人認為:水滸,就是泛指在水邊發生的事情。清楚地將故事歸為「水邊發生的事」,不牽涉任何評價與褒貶,單純敘述一個故事罷了。有人說當年姜子牙遇文王即在渭水之濱。而宋江等人棲身水泊就如姜太公在水邊等待文王一樣等候宋朝招安,為朝廷效勞。所以宋江等人並非賊人,而是像姜子牙一樣等待明主的賢士,而水泊也非賊土而是王土。有人認為:水滸,就是泛指在水邊發生的事情。清楚地將故事歸為「水邊發生的事」,不牽涉任何評價與褒貶,單純敘述一個故事罷了。
金聖歎 明末清初著名文學批評家、詩人。原名采,入清後改名喟,又名人瑞,字聖歎。吳縣人。少有才名,一生好衡文評書,嘗謂《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為天下六才子書,以批點後二書著稱於世。順治十八年因參與「哭廟案」被殺,年五十四。 其描繪人物、刻劃性格生動活潑、躍然紙上。金聖歎評曰:「《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而敷衍故事、鋪展情節則波瀾壯闊、精彩緊湊。
施耐庵,名子安,耐庵為其字或別號。元姑蘇(今江蘇蘇州)人,一說淮安(今屬江蘇)人。約生於元成宗元貞二年(西元一二九六年),約卒於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年)。施耐庵,名子安,耐庵為其字或別號。元姑蘇(今江蘇蘇州)人,一說淮安(今屬江蘇)人。約生於元成宗元貞二年(西元一二九六年),約卒於明太祖洪武三年(西元一三七○年)。
施耐庵出身貧苦船家,十九歲考中秀才,二十九歲中舉人。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施耐庵中辛未榜進士,並結識了同榜的進士劉伯溫。之後擔任錢塘縣尹一職,因與當道不合,棄官隱於興化,閉戶著書,開始寫小說。施耐庵出身貧苦船家,十九歲考中秀才,二十九歲中舉人。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施耐庵中辛未榜進士,並結識了同榜的進士劉伯溫。之後擔任錢塘縣尹一職,因與當道不合,棄官隱於興化,閉戶著書,開始寫小說。 施耐庵博學而有才氣,「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相,一切技術無不精。」曾參加過元末張士誠的農民起義,後因理念不合而離開。
據說他在蘇州施家橋辦學授課,收下商人之子羅貫中為徒。王道生在〈施耐庵墓誌〉中寫到:「及長,得識其(指施耐庵)門人羅貫中於閩,同寓逆旅,夜間灺燭暢談先生軼事,有可敬可泣者,不禁相與慨然。」據說他在蘇州施家橋辦學授課,收下商人之子羅貫中為徒。王道生在〈施耐庵墓誌〉中寫到:「及長,得識其(指施耐庵)門人羅貫中於閩,同寓逆旅,夜間灺燭暢談先生軼事,有可敬可泣者,不禁相與慨然。」 圖片修改自http://www.greatchinese.com/famous/schooler/shinaian.htm
〈施耐庵傳〉(佚名) 施耐庵原名耳,白駒人。祖籍姑蘇。少精敏,擅文章。元至順辛未進士。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士誠繕甲兵,將窺竊元室,以卞元亨為先鋒。元亨以耐庵之才荐士誠,屢聘不至。迨據吳稱王,乃造其門,家人不與見。士誠入內,至耐庵室。見耐庵正命筆為文。所著為江湖豪客傳,即水滸傳也。士誠笑曰:「先生不欲顯達當時,而弄筆以自遣,不虛糜歲月乎?」
耐庵聞而擱筆,頓首對曰:「不佞他無所長,惟持柔翰為知己。大王豪氣橫溢,海內望風瞻拜。今枉駕辱臨,不佞誠死罪矣。然志士立功,英賢報主,不佞何敢固辭?奈母老不能遠離,一旦舍去,則母失所依。大王仁義遍施,憐憫愚孝,銜結有日。」言已,伏地不起。士誠不悅,拂袖而去。耐庵恐禍至,乃舉家遷淮安。明洪武初,徵書數下,堅辭不赴。未幾,以天年終。(李恭簡《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耐庵聞而擱筆,頓首對曰:「不佞他無所長,惟持柔翰為知己。大王豪氣橫溢,海內望風瞻拜。今枉駕辱臨,不佞誠死罪矣。然志士立功,英賢報主,不佞何敢固辭?奈母老不能遠離,一旦舍去,則母失所依。大王仁義遍施,憐憫愚孝,銜結有日。」言已,伏地不起。士誠不悅,拂袖而去。耐庵恐禍至,乃舉家遷淮安。明洪武初,徵書數下,堅辭不赴。未幾,以天年終。(李恭簡《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
人物塑造的藝術成就 (一)作品主角易位 《水滸傳》以平民百姓為作品的主角,把出身農民、漁民、下層人物作為英雄來歌頌,即使出身高貴的柴進、花榮等,也將他們平民化了,這在中國小說史上是相當大的變革。 (二)時勢造英雄 之前,中國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大多是先天生成的,如《三國演義》裡的人物性格明顯就是先天生成的:劉備從小具有帝王氣象,曹操自幼就是奸雄。而《水滸傳》裡的英雄人物,他們性格的形成都是由於黑暗的社會環境把他們「逼上梁山」的,是現實生活教育了他們,使他們逐步克服自身的弱點和缺點成長為英雄的。
(三) 人物性格多變 《水滸傳》人物性格有一定的變化。如武松景陽岡打虎,使其性格放射出奪目的光彩。但是,當了陽谷縣都頭,躋身了統治階級的行列。因此對官府抱有幻想,不可能輕易地與統治階級決裂。在以後的章節裡,作者通過「武松殺嫂」、「大鬧快活林」、「血濺鴛鴦樓」等驚心動魄的故事,逐步克服了自身的弱點,斬斷了與統治階級千絲萬縷的聯繫和感情糾葛,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水滸傳》寫出了傳奇式英雄的超人之處,又寫了他們的弱點和成長過程,使他們具有凡人的品格,也讓讀者感到他們真實存在於現實之中。《水滸傳》寫出了傳奇式英雄的超人之處,又寫了他們的弱點和成長過程,使他們具有凡人的品格,也讓讀者感到他們真實存在於現實之中。 故事情節高度誇張和生活細節相結合,多面向地表現人物性格,性格是統一的,又是豐富的。如魯達是個嗜酒如命的烈性漢子,但後來加入梁山義軍,奉命到少華山,動員史進等人同往梁山泊聚義,而當他獲悉史進因刺殺強奪民女的賀太守不成,已被監在牢裡的時候,為了給史進報仇,他便滴酒不沾。這裡,魯達的性格既統一又豐富,個性亦更加鮮明。
(四) 角色個性鮮明 《水滸傳》裡的人物性格是單一的,也有類型化的傾向。如魯智深的俠義品格、李逵的直率與蠻橫,這一方面是繼承了古代勇敢與武力的英雄類型;另一方面,又寄寓了市民階層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有較為突出的個性特徵。 《水滸傳》對英雄人物周圍的環境與陪襯人物,對市井生活和風俗習慣有較為精細的描寫。除了英雄人物的主色調外,還展現了市井小民生活的斑斕色彩。
章回小說說分明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是章回小說,它具有分回標目、段落整齊,開頭結尾結構完整等三大特點。 早自宋元的長篇話本,由於故事內容複雜,篇幅較大,為了講述的方便,就開始有了分卷分目,開始具有章回小說的雛形。
元末明初,文人作家根據話本加工、再創作的長篇小說漸多,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都各分為若干卷,每卷又分為若干則,每則都各有獨立的標題,章回小說的體制已基本形成。元末明初,文人作家根據話本加工、再創作的長篇小說漸多,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都各分為若干卷,每卷又分為若干則,每則都各有獨立的標題,章回小說的體制已基本形成。 到了明代中期,小說的回目已經正式創立,這個時期創作的小說《封神演義》、《金瓶梅詞話》等,都分回標目。明末清初,回目採用工整的偶句,已逐漸成為固定的形式。這以後創作長篇及中篇小說,普遍採用章回形式。這種形式也常運用於文人創作和加工的短篇話本。
到了明代中期,小說的回目已經正式創立,這個時期創作的小說《封神演義》、《金瓶梅詞話》等,都分回標目。明末清初,回目採用工整的偶句,已逐漸成為固定的形式。這以後創作長篇及中篇小說,普遍採用章回形式。這種形式也常運用於文人創作和加工的短篇話本。到了明代中期,小說的回目已經正式創立,這個時期創作的小說《封神演義》、《金瓶梅詞話》等,都分回標目。明末清初,回目採用工整的偶句,已逐漸成為固定的形式。這以後創作長篇及中篇小說,普遍採用章回形式。這種形式也常運用於文人創作和加工的短篇話本。
小說一開始敘述花和尚因為貪看風景,錯過宿頭,路過莊院而求投宿;個性粗獷的他和莊客一陣吵嚷,才引出劉太公;劉太公一向禮佛齋僧,面對小霸王恃強逼婚,雖然憂心如焚,仍以禮款待這五臺山來的師父。於是好打抱不平小說一開始敘述花和尚因為貪看風景,錯過宿頭,路過莊院而求投宿;個性粗獷的他和莊客一陣吵嚷,才引出劉太公;劉太公一向禮佛齋僧,面對小霸王恃強逼婚,雖然憂心如焚,仍以禮款待這五臺山來的師父。於是好打抱不平 、濟弱鋤強的花和尚便將計就計,引君入甕。一陣老拳,打跑強梁,解決了劉太公的難題。所有這些,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又那麼自然地推動著情節。
全文主要以對話來揭示事件、帶進高潮。從莊客口中的「今夜有事」、「休在這裡討死」,到劉太公的「夜間如若外面熱鬧,不可出來窺望」、「非是你出家人閒管的事」,這一路的對話,像一條伏線,從隱約到顯豁,如剝殼見筍,引人入勝。不說花和尚性急,即使耐心的讀者也胃口吊足,亟欲知道今夜究竟何事。高潮從小霸王揭開銷金帳的剎那開始,兩個極端相反的人物性格,正面「衝突」,一陣廝打,落敗的是反派人物。這個「衝突」的場面,作者寫來十分逗趣,未見血腥,筆法相當特殊。全文主要以對話來揭示事件、帶進高潮。從莊客口中的「今夜有事」、「休在這裡討死」,到劉太公的「夜間如若外面熱鬧,不可出來窺望」、「非是你出家人閒管的事」,這一路的對話,像一條伏線,從隱約到顯豁,如剝殼見筍,引人入勝。不說花和尚性急,即使耐心的讀者也胃口吊足,亟欲知道今夜究竟何事。高潮從小霸王揭開銷金帳的剎那開始,兩個極端相反的人物性格,正面「衝突」,一陣廝打,落敗的是反派人物。這個「衝突」的場面,作者寫來十分逗趣,未見血腥,筆法相當特殊。
本篇小說採用全知的敘事觀點,有旁敘,有獨白,有對話。文字方面,使用大量的方言、俗語,使人物性格生動而鮮明──花和尚的仗義助人、粗中有細;劉太公的恭謹溫厚、軟弱無奈;小霸王的恃強凌弱、欺善怕惡,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本篇小說採用全知的敘事觀點,有旁敘,有獨白,有對話。文字方面,使用大量的方言、俗語,使人物性格生動而鮮明──花和尚的仗義助人、粗中有細;劉太公的恭謹溫厚、軟弱無奈;小霸王的恃強凌弱、欺善怕惡,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
花和尚魯智深是《水滸傳》作者頗為著墨的人物之一。他喜好打抱不平的英雄氣概與熱衷扶危濟困的俠義壯舉,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和尚魯智深是《水滸傳》作者頗為著墨的人物之一。他喜好打抱不平的英雄氣概與熱衷扶危濟困的俠義壯舉,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聖歎說:「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此語高度讚揚了魯智深的俠義行為,同時 ,這種見解也遍植於讀者心中,使得魯智深成為《水滸傳》中一個熠熠閃亮的人物。
一、小說中人物的性格,需要由情節安排來塑造。本文題為「花和尚大鬧桃花村」,加上魯智深一開始便與莊人發生爭執,很容易讓人誤以為他是一個莽撞之輩。請問,由本文的情節設計來看,你認為作者筆下的魯智深是怎樣的一個人?一、小說中人物的性格,需要由情節安排來塑造。本文題為「花和尚大鬧桃花村」,加上魯智深一開始便與莊人發生爭執,很容易讓人誤以為他是一個莽撞之輩。請問,由本文的情節設計來看,你認為作者筆下的魯智深是怎樣的一個人? 魯智深並非莽撞之輩,而是一個足智多謀、心思細密的人:1.由老人喝問莊客,即判斷老人為莊內極有地位之人。2.聽到太公吩咐夜間不得出來窺望,便知有事而主動詢問。
3.雖打定主意要教訓周通,仍騙太公要說因緣。4.當晚記得叫太公將女兒別處藏了。5.等待大王時,還細心安排:將戒刀、禪杖放床邊,搬開桌椅以大展身手。6.聽大王進房,仍能忍住,待大王近身再ㄧ把抓住。3.雖打定主意要教訓周通,仍騙太公要說因緣。4.當晚記得叫太公將女兒別處藏了。5.等待大王時,還細心安排:將戒刀、禪杖放床邊,搬開桌椅以大展身手。6.聽大王進房,仍能忍住,待大王近身再ㄧ把抓住。
二、小說裡為了凸顯人物的形象,除了透過情節的安排之外,還可以經由哪些手法來刻劃?試以本文除魯智深以外的角色為例,加以說明。二、小說裡為了凸顯人物的形象,除了透過情節的安排之外,還可以經由哪些手法來刻劃?試以本文除魯智深以外的角色為例,加以說明。 (ㄧ)透過形貌、衣著的描摹:如藉紅紗燈籠來映照衣著光鮮的小霸王,作者特意點出他「頭戴撮尖乾紅凹面巾」等裝扮,雖然符合新郎倌與山大王的身分,但也暗示了他的粗俗鄙陋。
(二)藉由對話內容的設計:1.透過劉太公對魯智深說明搶親事件來龍去脈的一段,顯出劉太公的恭謹溫厚;而由其敘述小霸王搶親之事,又顯得他軟弱無奈。2.(周通)呵呵大笑道:「我與你家做個女婿,也不虧負了你。你的女兒匹配我,也好。(二)藉由對話內容的設計:1.透過劉太公對魯智深說明搶親事件來龍去脈的一段,顯出劉太公的恭謹溫厚;而由其敘述小霸王搶親之事,又顯得他軟弱無奈。2.(周通)呵呵大笑道:「我與你家做個女婿,也不虧負了你。你的女兒匹配我,也好。 」大罵太公:「老驢休慌!不怕你飛了去!」呵呵大笑一段,反映其恃強凌弱;落荒而逃時撂下的恐嚇言語,又可見其欺善怕惡。
一、文學作品因為膾炙人口,往往會衍生出許多有趣的成語或歇後語;《水滸傳》如此,中外文學名著亦復如此。你能回答出下列與文學名著相關的詞語嗎?一、文學作品因為膾炙人口,往往會衍生出許多有趣的成語或歇後語;《水滸傳》如此,中外文學名著亦復如此。你能回答出下列與文學名著相關的詞語嗎? 參考選項:(A)天方夜譚 (B)變色龍 (C)羅生門 (D)烏托邦 (E)哈姆雷特 (F)象牙塔 (G)唐璜 (H)維特的煩惱 (I)羅蜜歐與茱麗葉 (J)浮士德 (K)唐吉訶德 (L)阿Q
(C)羅生門 (D)烏托邦 (B)變色龍 (E)哈姆雷特 (K)唐吉訶德 (A)天方夜譚
(G)唐璜 (H)維特的煩惱 (J)浮士德 (F)象牙塔 (L)阿Q (I)羅蜜歐與茱麗葉
二、中國歷來的小說創作相當多,還有人編寫新詩或口訣來幫助記憶;你能回答下列( )中,各是哪一部小說佳構嗎?二、中國歷來的小說創作相當多,還有人編寫新詩或口訣來幫助記憶;你能回答下列( )中,各是哪一部小說佳構嗎? 《祥子‧古老的故事 》 從來的□□□替天行道 敵不過□□的老謀深算 有多少窮斯文□□□□ 都做了□□□辛酸眼淚 《水滸傳》 《三國》 《儒林外史》 《紅樓夢》
得道的□□□八仙過海 求經的□□□多災多難 遊□□多的是雞鳴狗盜 難得有抱不平□□□□ □□□常遇見薄情如紙 有誰似□□□水漫金山 且剪枝□□□風花酒月 □□裡不須問是鬼是人 《封神榜》 《西遊記》 列國《東周列國志》 《三俠五義》 《杜十娘》 《白蛇傳》 《金瓶梅》 《聊齋》
隋唐的大英雄尚有馬賣 小民女□□□沒有青天 編不完道不盡□□□□ 讀書人何必又□□□□ 《竇娥冤》 《世說新語》 《拍案驚奇》 《中國古典名著詩》 東西三水桃花紅,官場儒林愛金瓶; 三言兩語贊今古,聊齋史書西廂鏡。
東:《東周列國志》作者:余邵魚 西:《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三:《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水:《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桃花:《桃花扇》作者:孔尚任 紅:《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官場:《官場現形記》作者:李寶嘉 儒林:《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
金瓶:《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恆言》作者:馮夢龍 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作者:凌濛初 今古:《今古奇觀》作者:抱甕老人 聊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 史書:《史記》作者:司馬遷 西廂:《西廂記》作者:王實甫 鏡:《鏡花緣》作者:李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