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高温与低温损伤

高温与低温损伤. Injuries from Physical Agents. 分类. ・ 高温 损伤 ( Thermal injury ) 热损伤 ー 高温直接作用 所导致的损伤 烧伤 : 火焔 作用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烧死) 烫伤 : 开水 ,蒸気 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接触 烧伤 : 与 高温固体接触 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放 射 烧伤 : 放 射 性活性物照射引起的损伤. 烧 死 ー 因火灾的原因而引起的死亡 . 其致死因 素不止是高温 中暑死 ー 热射 病,日射病 , 热痉挛,热 虚脱

gareth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温与低温损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温与低温损伤 Injuries from Physical Agents

  2. 分类 ・ 高温损伤(Thermal injury) 热损伤ー 高温直接作用所导致的损伤 烧伤: 火焔作用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烧死) 烫伤: 开水,蒸気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接触烧伤: 与高温固体接触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放射烧伤:放射 性活性物照射引起的损伤

  3. 死ー因火灾的原因而引起的死亡.其致死因 素不止是高温 中暑死ー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热虚脱 ・ 低温损伤 冻伤: 由寒冷所引起的局部损伤    低体温症,冻死: 由低体温而引起的全身障碍

  4. 局部障碍与全身障碍 • ▲  局部障碍 • ・ 性状,範囲,程度,分布状態等 • 受傷机制,病態,死因,傷后的生存時間,是判断自 • 他殺,事故死,是否涉及犯罪的依据 •   ・ 广泛性热损伤 • 如热损伤的范围广泛可引起全身性障碍, • 严重者可致死亡

  5. ・ 气道烧伤 • 热作用可引起气管浮肿导致气道闭塞(窒息死) • ・ 严重程度的判定 • 范围比深度重要 • ▲ 全身性障碍 • 剖検可以正确的说明病态,判断死因

  6. 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 在火灾死的法医学鉴定中尤为重要 生前烧死 →烧死的生活反応 死后焚尸 →死后身体组织烧损

  7. 热损伤 原因 儿童烫伤: 跌入浴槽,热水烫伤等 烧伤: 多见于火灾 劳动灾害: 水蒸气喷射,气体爆炸等 自杀: 多见于焚身自杀 他杀: 多见于儿童及老人虐待 烟头,炉具等接触性损伤较多

  8. 局部所见 烧伤的受伤部位,深度,损伤面积的估算,有无感染 全身性伤害程度 (重症度,病态,死因) 推测依据

  9. 烧伤的深度(日本熱傷学会)

  10. 烧伤深度的分类

  11. 烧伤的深度 Ⅰ度: 可见于Ⅱ,Ⅲ度烧伤的周围 (紅斑,充血在尸体也可验证) Ⅱ度: 水泡形成,水泡破裂后露出真皮, 易引起皮革样化及表皮剥脱 Ⅲ度: 皮肤呈苍白~灰黄色,发硬, 呈热凝固性坏死

  12. 烧伤的深度

  13. 烧伤面积的推算 ・ 重症度的推算范围(面积)比深度重要 ・烧伤面积用体表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 成人用9法則,婴幼儿用5法則 ・ 小范围烧伤用死者手掌的面积 (体表面积的1%)

  14. 烧伤面积的推算 9法则 5法则

  15. 重症度的简易判定 深度: Ⅲ度烧伤,水分显著丢失 (不感蒸发) 烧伤面积: 最重要的因子  部位: 顔面→气道,胸腹部→呼吸运动受限 年令: 小儿及老年人死亡率高 有无合併症

  16. 烧伤重症度的判定标准 (Artz)

  17. 烧伤系数 •  判定烧伤重症度的係数 • 烧伤系数= • Ⅱ度烧伤面積 (%)/2 + Ⅲ度烧伤面積 (%) • 热损伤係数在10~15以上为重症烧伤 • 重症烧伤易引起烧性休克

  18. 死の危険 • 小儿及高齢者的致死率高 •  年齢+烧伤面积(%)>100:致死性 •  Ⅱ度烧伤达体表面積的50%以上 • Ⅲ度烧伤30%以上 • 合併气道烧伤

  19. 全身性障碍 • 成人15-20%以上,小儿8-10%以上,乳幼儿 • 5-6%以上时发生 • 烧伤性休克 • 受伤后~2日以内 • ・水分丧失: 血液浓縮 • 血管透過性亢進: 浮腫,从局所到全身扩散 • 不感蒸泄: 創面的水分蒸発,Ⅲ度烧傷显著

  20. ・ 低蛋白血症: 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清 • 蛋白从血管内漏出 • ・ 電解質异常 (低Na血症,高K血症)→心室纤颤 • ・ 红血球的変化: 热的直接作用 •    溶血→血红蛋白血症,高K血症 • 血液粘度增加→末梢循環障碍 •    循環血液量減少 • DIC • 多臓器功能不全→死亡

  21. 感染 (多见于受傷後1~3週内) •  汗腺及毛囊常在细菌(葡萄球菌等) •  発生免疫功能不全 • 对呼吸系的影響 • 气道烧伤 •    上気道傷害型 •    肺実質障碍型 •  胸部呼吸運動障害 •  換気障碍: 肺水腫,ARDS

  22. 腎機能障碍 • 烧性休克,筋肉障碍的影響 • 消化系 • 麻痺性肠梗阻: 腸間膜血栓症 •   胃・十二指腸潰瘍形成 (应急性潰瘍)

  23. 烧死

  24. 焼 死: 因火災所造成死亡的総称 火災尸体: 在火災現場发现的死体 火災尸体除烧死以外,还包括因其他原因死亡而被烧损的尸体

  25. 火災时現場发生的状况 ・烧伤: 高温 (火焔,輻射熱) 的影響 ・气道烧伤: 吸入高温气体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吸入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CO ・ 窒息: 空気中氧气的缺乏 ・吸入有毒气体: 新建築材料及化学線維燃烧所 产生的有毒气体 ・ 一次性休克: 恐怖,惊吓 ・ 外伤: 跌倒、坠落及建築材料塌落

  26. 自他殺,災害死的鉴別 焼死: 几乎均为災害死 因疾病、醉酒发生火灾时: 原死因的判断很困難 他人放火: 他殺 死亡者自己放火 同归于尽: 应鉴别自殺、他殺

  27. 死因为烧死以外的情况 病死: 内因性急死发病过程中,吸烟中的急死等 他殺: 殺害後放火 自殺:焚身 意外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死亡后发生火災等 ・只外表検査,很难判定是烧死还是死后焚尸,需要尸检 ・即便死体焼損严重,也需检验是否有烧伤以外的損傷,验证是否是他殺后的死后焚尸

  28. 各人识别的重要性 • ・ 存在有住宅的居民以外的情况 • ・ 发现多人焼体时尤为重要 • 酒店火災,飞机事故,商场火災 • ・ 在进行個人識別时尽可能收集有用的所见 • 手表,戒指等尸体以外物品也非常重要

  29. 烧死的診断 体表所見 • 有无生活反応: • Ⅰ~Ⅲ度烧傷 • ・ 生前受到高温作用的证据 • ・ 炭化与正常部位的交界处

  30. 内部所見 气道烧伤(热作用呼吸道综合症) • ・ 生前高温气体吸入的证据 • ・ 上呼吸道损伤为主要症状: 咽喉粘膜浮腫,淤血, 水泡形成,粘膜剥離,粘膜凝固壊死(熱凝固)

  31. 煤烟粉尘吸入、嚥下 • ・ 当呼吸道内吸入煤烟时 • 煤烟的粉尘紧附于咽喉、气管粘膜表面,并掺杂在粘液中 • ・ 同样煤烟的粉尘也存在于 食道及胃内

  32. 急性CO中毒: 血中COHb浓度 > 10% 急性CO中毒死: 血中COHb浓度 > 50~60% 血中COHb浓度升高的証据 • 尸斑,肌肉、臓器及血液呈鮮紅色 • 鮮紅色血液: 与COHb浓度有关 • 粘膜鮮紅色: COHb浓度25%以上 • 鮮紅色死斑: COHb浓度30%以上

  33. 在死後焼損尸体也能观察到的所见 • ・ 拳斗姿勢: 由于肌肉的热凝固而引起 • (屈侧肌群的优势) • ・ 四肢末梢焼損 • ・ 由于体内水分蒸発時产生的圧力使組織破裂 • 皮肤破裂: 需生前损伤相鉴别 • 骨折: 骨自身炭化 • 由于胸腹部焼損使内臓脱出 • ・ 硬膜外热血腫: 由于脳和硬膜热硬化,使两者之间产生 • 空隙使静脉窦流出的血液凝固 (需与硬膜外血腫相鑑別)

  34. 拳斗姿勢

  35. 四肢末梢的焼損

  36. 焼損程度

  37. 硬膜外热血腫

  38. 硬膜外热血腫与硬膜外血腫的鑑別

  39. 胸腹部焼損与内臓脱出

  40. 皮肤破裂

  41. 中暑死 高温環境下発生的全身性障碍 • 分类 • 热射病,高体温症:身体蓄热所导致的全身障碍 • 日射病:身体蓄热+日光直接作用 • 热衰竭 (熱疲労): 由脱水而引起 • 热痙攣:主要表现为低Na血症

  42. 发生条件 • 体热产生亢進: • 激烈的肌肉运动→体热产生量以骨格肌,肝臓, • 呼吸肌,心臓的順序,骨格肌最多 • 体热释放障碍: 多由于高温,多湿等使发汗功能 • 发生障碍 • 个人条件: 肥胖,饮酒,疲労,睡眠不足等

  43. 症状 • ・高体温症 • 在直腸内温度40℃以上发病 • 42℃以上死亡率高,43℃以上80%以上死亡 • ・颅内压增高 • 头痛,眩晕,呼吸困难,意識混乱,痙攣,昏睡 • ・其他症状: 肝功能障碍,腎功能不全,肌红蛋白 • 尿,血液浓縮,代謝性酸中毒

  44. 尸检所見 • ・ 于死後経過時間相比较,可见高直腸温 • ・ 脑肿涨 • ・ 肌红蛋白、肌苷等生化学指标的异常 • 肌红蛋白尿 • ・肌红蛋白管型(肌红蛋白尿性肾功障碍)

  45. 案例 案情摘要2007年某月某日,刘某为患者方某(女,18岁)治疗抑郁症,刘某出了个方子,抓来中药,外敷于方某肚脐,然后“发汗”,身上盖有三床被子,不让铺褥子,在治疗过程中方某死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