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694 Views
香港职业治疗学院 中华慈善总会 老人痴呆症作业治疗培训班 职业治疗师 聂淑贤女士 2009 年 12 月 6 日. 院舍环境设计和安全. 环境设计的重要元素. 实物环境设施 (Physical Environment) 活动的环境及气氛 ( Social Environment ) 态度环境 (Attitudinal World) 老人服务机构的架构和经营环境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 Operating Environment). 环境设计的理念.
E N D
香港职业治疗学院中华慈善总会 老人痴呆症作业治疗培训班 职业治疗师聂淑贤女士 2009年12月6日
环境设计的重要元素 实物环境设施(Physical Environment) 活动的环境及气氛( Social Environment ) 态度环境(Attitudinal World) 老人服务机构的架构和经营环境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 Operating Environment)
环境设计的理念 根据哥很(Cohen et al, 1991)的理念采用补偿式的环境设计模式(Compensatory Design) 目的是补偿患者退化了的能力(例如:近期记忆,手眼协调或视力等),以提高痴呆症长者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
环境设计的原则 (一)安全 (二)认知提示 (三)家居式 (四)私人空间 (五)辅助设施 (六)富感官刺激
环境设计的原则(一)安全 • 注意门锁和大门的 设计,以防止患者游走的行为及迷途。 • 例子:隐闭式的门, 半边门,双门锁的 设计及游走径的设计
徘徊、游走行为 • 游走的原因:无聊、习惯、迷路 • 院舍职员面对的其中一个最大问题 • 走到不应到的地方 • 离开院舍
有意义的徘徊 好处: • 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活动 • 舒缓忧虑
徘徊路线的设计 • 安全 • 连贯 • 容易理解,例如 不应太长和复杂 • 坐标,例如指示牌 • 活动角
环境设计的原则(一)安全 • 带有患者姓名/紧急联络电话的手镯/ • 颈炼/名片/匙扣/衣物唛头和戴有防止 • 走失的传感器,以防止患者迷途
环境设计的原则(一)安全 • 为方便老人在晚上不用摸黑 前往洗手间,宜于走廊和 必经之路安装长明小灯
环境设计的原则(一)安全 • 减低耀眼的光(窗户采用百叶帘) • 避免用玻璃桌面/反光的胶面 • 减少地上的障碍物
环境设计的原则(一)安全 • 地板/墙纸宜用简单的图案 • 楼梯级边扫上明显的颜色提示
环境设计的原则(一)安全 • 厕所/浴室 安装扶手 /防滑垫 • 雪柜里生和熟的食 物要分开 • 锁好利器/洗洁剂及 贵重的物品
环境设计的原则(一)安全 • 安装水满惊报器于洗手盆/浴缸 • 注意吸烟的习惯 • 留意电器的安全
环境设计的原则(一)安全 • 配置后备门匙 • 安装平安钟 留意安全守则 如同照顾孩童一般
环境设计的原则(二)认知提示 • 提供环境的提示,包括图像、 • 文字的标贴和颜色/符号的提示
环境设计的原则(二)认知提示 • 在房门贴上患者的相、名字及房号 • 房内的摆设以患者喜欢的和熟悉的 • 东西为主,以协助患者找寻房间
环境设计的原则(二)认知提示 • 在柜门上可张贴衫、裤、袜等的图样 • 或文字作提示,以协助患者找寻衣物
环境设计的原则(三)家居式 • 院舍宜采用家居式的设计,为患者带来亲切和舒适的感觉
环境设计的原则(四)私人空间 • 房间内可以摆放患者喜欢的物品和照片,让患者拥有自己私人的空间
环境设计的原则(五)辅助设施 • 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会逐渐减弱,居所宜加装一些辅助设施 • 例如厕所的扶手或床边的围栏
环境设计的原则(六)富感官刺激 • 不同活动空间的墙壁可以扫上不同颜色,睡房和厕所的门可以选用不同质感的材料
院舍通道 • 倾泻在地上的水、油或 其他滑溜物体应立即清除 • 勿让杂物散布在地上, 阻碍通道 • 损毁的地板要立即修葺
院舍通道 • 固定地毡位置或收起不必要的地毡 • 应避免使用小地毡,如有地毡, 请加防滑胶贴在地面 • 走廊应安装扶手, 让老人可抓住扶手 步行
电灯/光线 • 电线应妥为放置,以免绊倒老人 • 室内光线必须充足
家俬 • 避免移动家俬和改变院舍环境 以免患者难于适应 • 家俬墙壁等要避免有尖角, 以减低患者意外受伤
家俬 • 老人椅应选适合其高度的, 不应太低或太软, 最好备有双扶手及靠背 • 对于动过不停的老人, 使用老人椅加枱面板去控制 病人的活动, 比用约束衣更可预防跌倒
房间 • 在房间/睡床贴上老人的姓名和相片, 房内的摆设以老人喜欢的和熟悉的 东西为主,让老人容易找回自己的房间 • 床褥应选硬褥 • 睡床的高度以脚可着地为理想
房间 • 老人个人用品例如眼镜、假牙、 助听器等应放在易取的地方 • 在柜门上可张贴衫、裤、袜等 的图样或文字作提示, 以协助老人找寻衣物
房间 • 为方便老人在夜间如厕, 可考虑摆放大便椅在床边, 以减少失禁或跌倒的危险 • 避免经常转换房间, 房间摆设和同房长者, 以免产生混乱
浴室/厕所 • 应尽量保持地面干爽 • 要有适当的扶手 • 放置冲凉椅 • 地面和澡盆应有防滑装置 • 浴室/厕所门外加上明确标志
使用热水炉守则 • 使用气体热水炉时, 提醒老人开窗或开动抽气扇 • 如老人对调校水温有困难, 可安装热水炉恒温器 • 用热水时应先开冷水再加热水, 和应在冷热水掣上加上明显标志
室内环境 • 梯间要有足够的光线和扶手 • 窗口适宜装上稳固的窗花, 如果是活动窗花最需要加上锁
进食 • 食物宜切成小块,去骨, 以便易于进食 • 进食时须慢慢咀嚼 • 若牙齿脱落,应配戴适合的假牙 • 进食柔软或黏性的食物, 如汤丸、软糖时要小心
跌倒 •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因判断力、记忆力和定向力逐渐衰退, 以致更容易产生意外,甚至跌倒
研究报告(Shaw et. al. 2003) (Tinetti et. al. 1988) •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跌倒个案 达每年70%至80% • 是正常老人跌倒个案的两倍以上
研究报告(Lunkinen H. et.al 1995) • 住院舍的老人比住家中的老人跌倒 的风险更高达三倍之多 • 出现骨折则有两倍之多
为何老年痴呆症患者时常跌倒? • 步伐及平衡失调 • 行为和精神征状 • 缺乏判断力以至做出危险动作 • 使用精神科药物等
研究报告(Kristin ak.et. al 2005) • 探讨住在老人院舍的老年痴呆症 患的跌倒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风险因素 • 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高的老人, 比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低的老人 更容易跌倒 • 能从椅上起来,有跌倒记录, 需协助或使用助行器步行的 老人最易跌倒
风险因素 • 这班老人仍然有主动性, 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判断力都下降, 促使他们做出一些危险动作,以至跌倒
风险因素 • 能独自步行及上落楼梯, 或不能步行,长期卧床的老人, 跌倒的机会就比较低
风险因素 • 行为问题例如游走、 时常做出引人注意的行为、 逃走、过度活跃、被迫害、 抑郁、 有幻觉征状的患者,跌倒的风险也高 • 服食精神科治疗药物 如Olanzapine,抗抑郁药 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风险因素 • 使用约束衣并没有减低跌倒风险, 曾有跌倒记录的舍友,有26%曾被约束 •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最强的跌倒风险因素, 包括能从椅上起来, 有过往跌倒记录, 需协助步行和有过度活跃征状
建议 • 治疗精神和行为问题 • 改善步伐和平衡问题 • 调较药物 • 增加监察和照顾 • 改善院舍环境
总结 • 适当的环境设计能让老人痴呆症的患者 更能适应老人院的生活, 减低跌倒机会和问题行为的出现, 让他们有更优质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