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 likes | 1.07k Views
实验室安全工作介绍. 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 2009 年 10 月. 提纲. 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研究 结语. 一、安全理念. 高校拥有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实验室和实践场所,广大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研究工作难免面对各种危害。 实验室还要面向流动性极强的学生群体。如何使一批批学生在实验室安全学习和工作,并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安全、环保的理念,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内涵,是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古来有之,一直与人类活动相伴而行。 古代的宿命论 被动承受型 近代的经验论
E N D
实验室安全工作介绍 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 2009年10月
提纲 • 安全理念 • 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 安全教育与培训 • 安全研究 • 结语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高校拥有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实验室和实践场所,广大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研究工作难免面对各种危害。 • 实验室还要面向流动性极强的学生群体。如何使一批批学生在实验室安全学习和工作,并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安全、环保的理念,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是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内涵,是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安全文化古来有之,一直与人类活动相伴而行。 • 古代的宿命论 • 被动承受型 • 近代的经验论 • 事后弥补型,依据经验主动进行事故防范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安全文化古来有之,一直与人类活动相伴而行。 • 现代的系统论 • 随工业化而起。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作用,研究安全问题,形成安全措施。 • 发展中的本质论 • 预判、预防。即在开展一项新的工作之前就将安全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预防措施。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工业安全的影响。1991年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 •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对安全文化概念的个人观点:以人为核心载体,以人的安全健康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目标,借助于制度体系的支撑和行为规范的保障所形成的意识、能力和行为方式。 • 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水平可以有众多的考核指标,但最终由每一个个体的观念和行为来体现。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防范事故,保护人员和财产,保证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 • 安全工作是基础工作,是一切其它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 “以人为本”是安全工作的核心内容 • 把人的安全、健康作为安全工作最重要的目标 • 组织好队伍,形成合力,才能做好安全工作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抓住关键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 培养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能够让人终身受益 • 安全教育 • 安全意识、观念、习惯的养成 • 安全常识的普及,专门的安全知识的学习 • 安全技能的培训 • 安全检查 • 起到提醒和强调的作用,有助于强化安全意识 • 起到发现问题的作用,有利于隐患的排除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抓住关键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 体制和制度是开展安全工作的载体和抓手 • 组织队伍,健全体制,形成合力 • 以国家法律、规定和要求为基本依据 • 面向管理工作需要,制定规章制度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抓住关键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 依靠业务单位。安全(尤其是技术安全)工作必须和业务工作相结合,才能有效开展 • 技术安全工作是业务工作的伴生物 • 安全工作服务于业务工作 • 安全问题具有否决权 • 业务专家是最可信赖的安全专家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抓住关键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 用服务的方式做安全工作 • “态度决定一切” • 放低身段,用平等的交流讨论问题 • 努力说服,从对立走向合作 • 用温和的态度拒绝妥协 • 换位思考 • 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 经常在矛盾中反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个人修养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抓住关键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处理矛盾 • 安全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对立统一 • 管理意识与服务意识的对立统一 • 换位思考,增强服务意识,从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角度开展工作 • 淡化管理色彩,强调共同防范 •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安全观念,减少抵触现象 • 以管理制度约束日常行为,原则底线不让步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高校:文化道德的领跑者 •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作为,必然要承担起引领者的角色。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一、安全理念 • 作为引领者 • 建设自身的安全文化环境,形成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 • 针对学生充分开展安全文化教育与训练,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成为社会安全文化的传播者。 •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安全研究,为国家政策和企业文化提供支持。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提纲 • 安全理念 • 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 安全教育与培训 • 安全研究 • 结语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 安全管理的目标 • 安全管理的体制 • 管理队伍 • 制度建设 • 主要措施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1、安全管理的目标 • 传统观念 • 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 • “不出事”、“没动静”一直被作为安全工作到位的显性的评判标准。 • 新的观念 • 教学科研活动中是否有危害健康的因素; • 是否有对环境造成潜在影响的因素; • 学生是否存在不利于安全、健康、环保的思想、观念、行为。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1、安全管理的目标 • 基本目标 • 人的安全与健康 • 财产安全 • 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 • 长远目标 • 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使之具备安全文化素质,并借此帮助提升整个社会的安全及环保文化水平,应当是高校安全工作追求的长远目标。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2、安全管理的体制 • 组织体制的重要性在于形成严密的组织与管理的网络体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安全问题在所有问题中处于最高优先地位,应当对其他工作具有否决权。 • 层次结构合理,安全管理职能相对集中的安全体制有利于安全工作各个方面的协调和实施,也有利于与其它工作的协调。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2、安全管理的体制 • 清华大学安全管理体制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2、安全管理的体制 • 香港科技大学健康安全及环境处 处长 实验室供应中心 校园疹所 校园诊所 辐射安全 行政 工程安全 职业/环境 卫生 环境保护 校园设施 及承包人员安全 健康安全 服务队 健康,安全及环境处实验室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2、安全管理的体制 政府的安全管理体制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2、安全管理的体制 •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高校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许多高校存在管理不到位,甚至有的部门不愿意接手管理,推脱安全职能的现象。 • 责任大,工作难度大 • 管理体制不紧凑,管理职能过于分散。“踩脚”or“真空” • 以职能相对集中的安全管理部门为核心,赋予权利和资源,分层次展开工作,将有利于理顺关系,明确定位,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手段,提高效率。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3、管理队伍 • 管理队伍是建设安全文化的组织保障。 • 在健全的管理体制中明确人员的岗位职责,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做的功课。 • 安全管理人员在行政管理上的权威性也往往来自其出色的业务表现。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3、管理队伍 • 一支优秀的安全管理队伍 • 其校一级核心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背景,能够解决专门的安全问题; • 基层管理人员则要强调安全意识,熟悉基层情况,明确职责范围内安全工作的主要方面和要害之处,时时保持警觉。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3、管理队伍 • 每一位教师都负有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的职责,都负有在社会上宣传普及与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安全知识的义务。教职员工既是安全工作的对象,也是安全工作的主体。 • 从广义上讲,安全管理队伍必然包括全体教职员工。因此,要特别重视教师队伍整体的安全素养建设,使全体教师成为安全管理队伍的扩展,言传身教,重视育人。 • “全民皆兵”是高校安全队伍建设的至高境界。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4、制度建设 • 一是在国家法规的框架体系内建设 • 宏观的法规——可操作的制度 • 政出多门问题 • 科研工作的超前性问题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4、制度建设 • 二是要切合实际 • 立而不为,不如不立 • 令行禁止 • 宣传与实施相结合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4、制度建设 • 三是要疏导而不是一味堵截 • 有效的处罚还要和有效的引导相结合,有奖有惩才会产生最大效益。 • 安全工作者要和业务工作者一起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安全问题。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4、制度建设 • 四是要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 • 高校往往率先涉足新的研究领域,制度建设就要及时跟进,敢于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为政府法规开路,为社会安全做贡献。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4、制度建设 • 五是要加强评估分析 • 将科学技术的成果不断引入评估环节,建立标准规范,尽可能多地用定量的测试数据评价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状况。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4、制度建设 • 六是要树立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威 • 安全工作对教学、科研和其他管理工作具有否决权。也就是说,安全部门不仅要有发整改通知的权利,还要有贴封条、停工作的权利,充分体现安全工作的否决权。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4、制度建设 • 最后,要不断优化规章制度,使规定、办法、措施与时俱进,与业务工作同行。使得事前评估,事后分析与工作改进的工作能够长期、规范地执行。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主要措施 • 建设队伍与落实责任 • 从安全教育入手,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 安全检查与监督 • 事故处理 • 危险化学品管理和化学废液回收 • 特种设备管理 • 剧毒品管理 • 放射性防护 • 实验室其它安全管理 • 劳动保护与营养保健 • 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 组织学习交流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a、建设队伍与落实责任 • 校、院系、实验室三级队伍建设 • 学校管理队伍 • 辐射防护办公室负责全校放射性防护的专门工作; • 技术安全办公室则负责实验室中与设备装置、技术工艺、试剂材料、试验研究相关的常规性安全工作; • 院系管理队伍 • 各院系配备主管领导及管理干部 • 实验室与设备处与院系主管领导签订责任书 • 实验室管理队伍 • 实验室(副)主任及安全管理人员 • 实验室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负有安全责任 • 放射性工作、特种设备管理重点落实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b、从安全教育入手,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 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且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清华一向重视对学生安全教育。 • 传统的安全教育一般以院系、实验室为基本单元,以讲座、参观讲解的方式进行,也常常在一些与安全关联度较高的课程、培训、实践环节中体现。 • 这种安全教育方式指向性很强,内容具体实用,但安全教育不够系统,内容常出现重叠。 • 形式上是知识的灌输,学生是被动式学习。为强化教育效果,校内有少数院系采取了安全教育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b、从安全教育入手,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二/5/b、从安全教育入手,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 手册 • 安全责任书(主要面向学生) • 集中式安全教育 • 安全知识讲座及考试 • 专门的安全课程 • 业务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 课程中的安全教育 • 技术培训中的安全教育 问题: 1.管理分散,没有标准,水平差别很大; 2.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不能主动关注安全问题;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c、安全检查与监督 • 日常检查 • 全面检查每学期1+1次 • 放射性检查 • 特种设备的年度检查 • 根据上级要求进行的专门检查 • 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 化学危险品专项检查 • …… • 配合其它工作的局部检查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c、安全检查与监督 • 检查内容 • 责任、岗位落实情况 • 化学药品管理情况 • 易燃、有毒气瓶管理情况 • 室内走线和插座使用的情况,超容量用电现象 • 特种设备管理情况 • 大型仪器安全操作规程 • 规章制度上墙情况 • 卫生环境(尤其是不允许乱堆易燃杂物现象) • 单位内部安全检查记录 • ……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c、安全检查与监督 • 多年来,通过上述各种检查,使得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始终保持警醒状态,安全意识不松懈。同时,借助于检查工作的推动,解决了一些曾长期存在的问题,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d、事故处理 • 启动应急预案 • 发生事故时优先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措施。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采取拉闸断电等措施。 • 重点部位按照提前制订的应急预案行动 • 高危部位技防+人防,做好应急预案、建立援救体系 • 事故调查 • 重大事故学校和事故院系配合公安调查取证 • 普通事故学校和事故院系组织调查,分析原因 • 责任追究 • 安全责任书:明确院系单位的安全责任人 • 总结与宣传:安全教育的延伸 • 典型事故的总结与宣传 • 事故现场会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d、事故处理 • 大部分事故源于 • 麻痹大意,措施没有跟上 • 缺乏安全常识,犯低级错误 • 存在侥幸心理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d、事故处理 • 宣传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e、危险化学品管理和化学废液回收 • 实验室有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理 • 化学品管理是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 • 化学废弃物及时回收 • 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负责,集中处理 • 学校化学品库提供存放服务 • 根据需要及时发放化学废液回收桶,方便实验室收集化学废液 • 费用分摊,学校与院系各出一半 • 根据需要,学校集中组织处理危险废物 • 每学期若干次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e、危险化学品管理和化学废液回收 • 实验室对化学废弃物的妥善处置,不仅对保护环境有益,更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f、特种设备管理 • 属地化管理:海淀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所 • 资料管理与年检的组织工作 • 操作人员的培训上岗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f、特种设备管理 • 压力气瓶要求从正规渠道购置 • 学校准备周转气瓶,化学品库提供气瓶服务 • 易燃、易爆、有毒气瓶采取使用登记办法 • 易燃、易爆、有毒气瓶要求室外放置、分室放置或使用专门的气瓶柜保护 • 易燃、助燃气体分开放置 • 危险气体尽量使用替代物 • 如,使用氢气发生器供氢,选用无毒物质替代有毒气体等。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g、剧毒品管理 • 申报审批 • 院系经保卫处向公安局申报,接受审批 • 专人购买 • 凭“北京市剧毒物品购买使用许可证”,由化学品库派专人负责在指定的化学危险品商店购买 • “五双”制使用管理 • 双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 • 两人管理、两人使用、两人运输、两人保管和两把锁 • 专门回收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
二/5/h、放射性防护 • 放射性实验室安全检查 • 放射性实验室安全管理检查及辐射监测 • 居室装修测量 • CMA和CNAS资格认证和认定 • 仪器的保养、维修、刻度、标定 • 校源库、重要存源存源场所落实技防 • 要求取得北京市公安局的使用证书 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