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328 Views
激光位相调制光谱特性检测. 一 . 实验目的. 了解激光位相调制原理 用光学谐振腔观察位相调制光频谱分布特性 掌握光学谐振腔的原理和调节技能 掌握调制度及光频谱线宽的测试与计算. 综合理论与实验研究. m. RF. EOM. LASER. 二 . 基本原理. 激光位相调制. 未调制激光场. 调制后激光场频域分布. 包括一个频率为 的载波和频率分别为 + m 和 - m, 且幅度相等、位相相反的正、负一级边带. 问题的提出 : 如何进行实验观测 ? ( 光学频率 ~10 14 Hz). R=0.1. R=0.5.
E N D
一.实验目的 • 了解激光位相调制原理 • 用光学谐振腔观察位相调制光频谱分布特性 • 掌握光学谐振腔的原理和调节技能 • 掌握调制度及光频谱线宽的测试与计算 综合理论与实验研究
m RF EOM LASER 二.基本原理 • 激光位相调制 未调制激光场 调制后激光场频域分布 包括一个频率为的载波和频率分别为 +m 和 -m, 且幅度相等、位相相反的正、负一级边带 问题的提出:如何进行实验观测? (光学频率~1014 Hz)
R=0.1 R=0.5 R=0.83 2.光学谐振腔 A0 • 基于多光束干涉相干迭加原理 • 透射光复振幅:A 透射光强:I =AA* • 当光相干迭加位相差满足:=2k, k=0, 1, 2, …… 透射光的光强为极大值:
3.用F-P腔观测激光位相调制光谱特性的原理 通过高压锯齿波驱动压电陶瓷(PZT)扫描F-P腔长,使激光位相调制光场的载波及边带(不同频率的光)依次在F-P腔内共振增强,使频率分布特性以强度形式在扫描时间轴上表示。 锯齿波扫描 解决了观测光学频谱分布的难题 位相调制光场
He-Ne 激光器 声光调制器 M 电光调制器 锯齿波发生器 光电探测器 光学谐振腔 压电陶瓷 M M1 M2 Y 示波器 X 三.实验装置
F-P Cavity M1 Detector M2 四.实验内容与要点 1.根据高斯光束匹配原理,计算出激光腔和F-P腔匹配参数,确定反射镜位置。 2.安排与调节光路: • 难点1:AOM一级衍射效率, >70%,用光功率计测定; • 难点2:激光束耦合进F-P腔(观测F-P腔纵模并微调反射镜,使光共振)——注意调节方法
(ωm) (Δν) ω0-ωm ω0 ω0+ωm 3.光频谱观测内容与步骤: (1)观测电光位相调制频谱特性,根据载波及边带幅度比计算调制度;(2)根据调制频率按比例测定计算谱线宽度;
五.思考题 • 为什么要用光学谐振腔观察位相调制光谱?是否可以用高频探测器直接观察? • 实验发现光学谐振腔透射谱中存在许多模式,其中每一个模式是否都一一对应激光的模式? • 如何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构成光学谐振腔的反射镜的反射率? • 激光位相调制光的光外差检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