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802 Views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课前检测 】. 读图思考 :该地区有几种山岳类型?. 试试当一回地质工程师: 1 、说出 A 、 B 处的褶皱类型和地表形态 2 、解释 A 、 B 、 C 、 D 四处地形的成因。. 【 学习目标 】. 举例说明 地形 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 阅读教材 P81 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哪些方面影响比较大?. 【 预习自学 】. 阅读教材 P81 第二自然段并完成 《 导学 》P59 T1. 【 活动 1 】 :分析下面两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表 4.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 限制坡度.
E N D
【课前检测】 读图思考:该地区有几种山岳类型?
试试当一回地质工程师: 1、说出A、B处的褶皱类型和地表形态 2、解释A、B、C、D四处地形的成因。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阅读教材P81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哪些方面影响比较大?
【预习自学】 阅读教材P81第二自然段并完成《导学》P59 T1
【活动1】:分析下面两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活动1】:分析下面两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表4.1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小于公路,说明铁路对地形的要求高。
表4.2在山岳地区与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比 在山岳地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和丘陵地区高。 在山区修建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因此,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后发展铁路。
【预习自学】 阅读教材P81第三自然段并完成《导学》P59 T2
读图回答: 门头沟区的地形以为主, 顺义区的地形以为主。 顺 义 门 头 沟
读图回答: 门头沟区交通线路的密度; 读图回答: 顺义区交通线路的密度。 结论:交通线路的密度,平原地区;山区。
读图思考: 门头沟区交通线路在哪里选址?为什么在那里选址? 在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选址。 因为这里地势比较和缓,施工难度小,成本低。
【预习自学】 阅读教材P81第四自然段并完成《导学》P59 T3
活动2: 左图是某山区公路走向示意,读图分析如下问题。 泽 沼 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 弯曲,道路应尽量避开陡坡 ②公路跨过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 ③公路要避开沼泽 (1)公路选线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自然因素:地形、河流、沼泽
公路选线时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促进经济发展。公路选线时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促进经济发展。 (2)除了自然因素,公路线的选择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平原地区尽量少占好地,路程越短越好。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经济、技术
【例题】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读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路建设的影响( ) A 河流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气候因素 D 矿产因素
【达标检测】 ★《导学》P68 T34 下图是某中学从有关部门得到的某地区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完成。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 占用土地 B 工程造价 C 民工数量 D 技术水平
(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a—b和c—d的直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____c—d线路。(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a—b和c—d的直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____c—d线路。
【能力拓展】 1、西藏长期不通铁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修建青藏铁路其意义何在?
阅读材料一分析问题1: 1、西藏长期不通铁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势高;缺氧;寒冷; 冻土;生态环境脆弱;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达不到要求; 我国的国力难以承受等
阅读材料二分析问题2: 2、修建青藏铁路其意义何在? ①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 ② 改善西藏交通状况 ③ 维护祖国统一 ④ 促进西藏旅游业 ⑤增强国防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杨 开 鸿
课标分析 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形的类型和交通运输方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还无法明确区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归纳能力、读表能力欠缺。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很短,主要从方式选择、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三个方面介绍了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另外,在课后备了一个“活动”供学生探究分析得出结论。
重难点 1、学生能根据具体实例分析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学生能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3、学生能举例说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式 自学——探究——交流——提升 教学资源 教材 + 图片 + 材料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检测 环节二:预习自学 环节三:交流提升 环节四:课堂达标
重难点突破 通过活动得出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能力拓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学校教改组指导意见和教学实际,我们高一地理组三位老师从开学之初就坚持贯彻新课改,坚决执行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效率效益的指导意见,已经初见成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学校教改组指导意见和教学实际,我们高一地理组三位老师从开学之初就坚持贯彻新课改,坚决执行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效率效益的指导意见,已经初见成效。
一、积极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地理素养 地理知识 学习能力 能 力 生存能力 人口观 资源观 观念 环境观 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