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59 Views
魅力黔东南. 简介. 黔东南位于贵州东南部,与湖南、广西邻省。境内峰峦起伏,江河纵横,山青水秀,景象万千,自然风光绚丽多姿,人文胜景绚烂古朴,民族风情浓郁独特,是贵州东线“真山、真水、真情”旅游胜地。 “唐朝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的民族风情、奇特古朴的自然之美,独具魅力,被联合国确定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首选地之一,号称“人类保存最古老的歌谣,人类疲惫心灵最后的家园”。. 清水江 、 都柳江 、 舞阳河 雷公山 、 月亮山 苗族文化风情园. 黔东南的 三江两山一座园.
E N D
简介 • 黔东南位于贵州东南部,与湖南、广西邻省。境内峰峦起伏,江河纵横,山青水秀,景象万千,自然风光绚丽多姿,人文胜景绚烂古朴,民族风情浓郁独特,是贵州东线“真山、真水、真情”旅游胜地。 • “唐朝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的民族风情、奇特古朴的自然之美,独具魅力,被联合国确定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首选地之一,号称“人类保存最古老的歌谣,人类疲惫心灵最后的家园”。
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 • 雷公山、月亮山 • 苗族文化风情园 黔东南的三江两山一座园
清水江为沅水流域干流的上游河段, 以水之清纯而闻名,流经贵州黔东南全境。最后由瓮洞镇的下金紫村流入湖南,称沅江,注入洞庭湖。清水江为沅水流域干流的上游河段, 以水之清纯而闻名,流经贵州黔东南全境。最后由瓮洞镇的下金紫村流入湖南,称沅江,注入洞庭湖。 • 清水江两岸,群峰叠翠,风光旖旎,江水清澈,急缓有致,从宰贡下至清浪,就是著名的清浪滩。
这里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是优质杉木的生产地。这里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是优质杉木的生产地。 • 每年五月端阳,当地群众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两岸观众数以万计。
都柳江为榕江县城内的第一大河流,发源于黔南州独山县,流经榕江县的兴华、定威、八开、都江、古州、都什、八吉入从江县,境内全长77.3公里。都柳江为榕江县城内的第一大河流,发源于黔南州独山县,流经榕江县的兴华、定威、八开、都江、古州、都什、八吉入从江县,境内全长77.3公里。
都柳江两岸重峦叠嶂,堆青拥翠,苗村、侗寨、水舍隐现其间,江水清澈纯净,古榕垂竹倒映,渔舟往来其间,景色美不胜收。 清代《古州厅志》中曾把都柳江风光概括为“古州八景”即“五榕翠色”、“三江渔火”、“古洞石书”、“赤壁横江”、“星月孤舟”、“石笔书云”、“明星夜观”、“独石回澜”。
凡游览过舞阳河的客人, 无不恭维赞誉其幽谷、 山色、水景为 天下绝色、叹为观止。 清代爱国将领 林则徐 曾在此留下著名诗章: 两山夹溪溪水恶, 一经秋烟凿山脚。 行人在山影在溪, 此身未坠胆已破。
雷公山---苗岭之颠,海拔2178.8米。苗岭山脉横贯黔西、黔中、黔南、及黔东南,连绵近千公里,因此,雷公山冠贵州名山,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视为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 雷公山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在已知的1390种植被中,被列为国家濒危、珍惜植物的有20种,即秃、红豆杉、马尾松等。这些珍惜物种,都是距今200--7000万年之间的新生代第三代物种。在雷公山保护区内尚有黑熊、猕猴、林麝、大鲵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500多种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 雷公山不仅是物种基因库,而且是一座神秘的山。
雷公山响水岩 冰瀑景观
月亮山 月亮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两地交界处,黔东南州榕江县境内,是传说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因地理位置极其偏僻,至今仍保存着3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居住在这里的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自耕自织,同大自然和谐共存。
月亮山原生植被完好,自然风景别具一格,千米以上山峰有80余座,主峰顶上有典型的“分水岭”。林中众多飞瀑高悬,水畔林间。山顶,不时可见“佛光”,罕见天象,堪称“童话世界”,生态之秘。月亮山原生植被完好,自然风景别具一格,千米以上山峰有80余座,主峰顶上有典型的“分水岭”。林中众多飞瀑高悬,水畔林间。山顶,不时可见“佛光”,罕见天象,堪称“童话世界”,生态之秘。
知名旅游景点 音乐舞蹈 民风民俗 服饰 百节之乡黔东南——苗族、侗族的风情园
西江千户苗寨 万家灯火
朗德上寨是苗族风情文化集中体现的 旅游村寨之一,这里苗族风情独特且浓厚 异常。其特色鲜明堪称苗族文化的明珠 和瑰宝,倍受旅游人士的追捧和热爱。
反排木鼓舞 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反排木鼓舞”,是流传于黔东南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是一种世代相传的苗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长途迁徙,开辟疆土,围栏打猎,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 民族风味浓郁的音乐和舞蹈
鼓声响起来 舞蹈跳起来~
锦鸡舞 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 在这一地区,无论男女老少均能跳锦鸡舞。尤其是遇到起房建屋、喜庆节日时,当芦笙吹起,人们听到后相继围拢来,纷纷加入,围成圆圈起舞,欢乐无比,热闹非常。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 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黔东南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黔东南苗族拦门酒 苗族同胞们有着独特的欢迎远方客人的方式。如果事先他们知道了客人从远方而来,在很早的时候就会盛装站在寨门口迎接远方客人。而客人到来后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苗族拦门酒。拦门酒是苗族自己酿造的米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大,用牛角盛满,客人走上前来就要一气喝完,而在喝的时候不允许客人有任何的推辞表现。客人喝酒时不要用手扶着牛角,那样苗族同胞会认为你还想喝于是就会再给你灌上第二杯拦门酒。 拦门酒
好客的苗族姑娘 请客人喝下尊贵的 拦门酒~~
苗族的“斗牛节”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对牛结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着对牛的敬爱与崇拜心理。苗寨寨门悬挂带角牛头。苗家神龛下放有相连牛角,不忘时祭。苗族人民常说牛如同她们的父母,史记:"蚩尤有角,牛首人身。"可见远古之时,苗族早就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了。 刺激的斗牛比赛
苗族的姊妹饭 每逢农历三月十五,苗寨里都准备好五颜六色的姊妹饭,欢天喜地地过姊妹饭节。姊妹饭是用糯米做成的,用不同的糯米再经过加工处理后就成了五颜六色的姊妹饭了。 在这一天,如果有外寨的后生们来作客,会得到姑娘们的热情招待。临别时,小伙子向姑娘讨姊妹饭,姑娘便用蓝子或新帕子盛满姊妹饭送给小伙子,饭中往往藏入了姑娘心中的暗示标志——“谜子”:如果藏的是松针叶,即是示意后生要用绣花针和丝线酬谢姑娘;如果藏的是一对筷子或红花瓣,那就叫小伙子快点张罗把自己娶过门了;如果饭里藏的是辣椒或大蒜,告诉小伙子彼此不合缘,请不必徒费心机了。姊妹饭有如无字的情书,撮合了无数美好姻缘。 姊妹饭
苗族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男性银铁匠精心做成,据说已有400多年历史。
谢谢观赏 成员:徐忠雁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