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likes | 851 Views
第八章 理气药. 定义: 凡以疏理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 适应证: 脾胃气滞 肝气郁结 肺气壅滞. 肝 脾胃 肺 (肝气犯胃) (气滞生痰). 津液代谢障碍(生痰) 气滞 瘀血内阻(气为血帅) 动火(气有余便是火). “ 气之为病,生痰,动火 …… 稽留血液。 ” 《 证治汇补 》. 性能特点: 大多辛香苦温 大多归肺、脾胃、肝经. 陈皮. 一、理气健脾 -- 脾胃气滞证. 特点:
E N D
定义:凡以疏理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定义:凡以疏理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
适应证: 脾胃气滞 肝气郁结 肺气壅滞
肝脾胃 肺 (肝气犯胃) (气滞生痰)
津液代谢障碍(生痰) 气滞 瘀血内阻(气为血帅) 动火(气有余便是火)
“气之为病,生痰,动火……稽留血液。” 《证治汇补》
性能特点: 大多辛香苦温 大多归肺、脾胃、肝经
特点: 1、既理气又健脾,脾胃气滞首选 “调中理气功在诸药之上。” 《本草图解》
理气 脾胃气滞 陈皮 肺气壅滞 燥湿 健脾(脾) 化痰(肺)
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 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橘皮、陈皮、新会皮 “他药贵新,惟此贵陈。” 《纲目》
一、疏肝理气--肝郁气滞诸证 特点:善于疏理肝郁 有破气之功
二、消积化滞--食积气滞证 癥瘕积聚 “小儿消积,多用青皮。” 《纲目》
“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 《本草经疏》
陈皮与青皮比较 相同点:行气 不同点:陈皮成熟果实果皮,药性缓和,入肺脾经,长于理气健脾,多用于脾胃气滞证。又燥湿化痰
青皮幼果或未成熟果实果皮,药性峻急,入肝胆经,长于疏肝破气,多用于肝气郁结证,又消积化滞青皮幼果或未成熟果实果皮,药性峻急,入肝胆经,长于疏肝破气,多用于肝气郁结证,又消积化滞
“青皮如人当年少,血气方刚,陈皮如年至老成,则燥急之性已化。”“青皮如人当年少,血气方刚,陈皮如年至老成,则燥急之性已化。” 《本草图经》
一、破气消积-- 食积脘腹痞满 热结便秘腹胀 泻痢后重
特点: 1、药性峻烈,为破气之品 2、入脾胃经,为脾胃气分药
二、化痰除痞-- 痰浊阻滞,胸脘痞满
枳实与枳壳 1、药性缓急:枳实性急,枳壳性缓 “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和而缓” 《本草衍义》
2、作用强弱:枳实强,枳壳弱 “气滞则用枳壳,气坚则用枳实。” 《本草求真》
枳实与厚朴比较 相同点:行气导滞 不同点:厚朴苦辛性温,行气力缓,长于燥湿散满,且下气平喘 枳实苦辛微寒,行气力强,长于化痰除痞,且消积导滞
古称蜜香 “木香,草类也,本名蜜香,因其气香如蜜也。” 《纲目》
行气调中止痛-- 脾胃气滞证 泻痢后重 肝胆气滞证
1、气味芳香,行气止痛功效颇佳 “木香以气用事,故专治气滞诸痛。” 《本草正义》
2、治三焦气滞,以中焦为主 3、入大肠、肝胆,能疏通大肠气滞,疏利肝胆
1、性平无寒热偏胜,以辛香入肝疏解肝郁为主1、性平无寒热偏胜,以辛香入肝疏解肝郁为主 2、止痛作用佳
二、调经止痛--月经不调 3、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二、温肾散寒--尿频、遗尿 善理下焦气滞
二、温中止呕--胃寒呕吐 清阳明之浊,解太阴之湿 既降逆又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