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探究核磁共振采集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近代物理实验期末报告. 探究核磁共振采集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0519014 杨柳. 引言. 1. 实验室新买进的仪器,对其并不了解 2. 成像参数是工程师设置的,具体的作用也不是很清楚 3. 为以后的同学做一个铺垫. 内容概要. 成像原理 采集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和分析 成像瑕疵的说明和避免方法. 成像原理. 数字灰度图像→像素的灰度值和位置 像素的灰度值:表征质子密度变化 像素的位置:三位正交梯度场实现定位. 采集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和分析. NE1 对图像的影响

Download Presentation

探究核磁共振采集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近代物理实验期末报告 探究核磁共振采集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0519014杨柳

  2. 引言 1.实验室新买进的仪器,对其并不了解 2.成像参数是工程师设置的,具体的作用也不是很清楚 3.为以后的同学做一个铺垫

  3. 内容概要 • 成像原理 • 采集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和分析 • 成像瑕疵的说明和避免方法

  4. 成像原理 数字灰度图像→像素的灰度值和位置 像素的灰度值:表征质子密度变化 像素的位置:三位正交梯度场实现定位

  5. 采集参数对图像的影响和分析 • NE1对图像的影响 标准图 NE=32 NE=64 NE=128 NE=256 对比得出NE作用:图像畸变 分辨率提高 测量时间增加 原因解释:a/ b/NE所表征的是相位编码步数,它也代表在K空间中采集次数的多少 c/重复次数的增加导致时间的延长

  6. 2. SW对图像的影响和分析 SW=25 SW=50 SW=100 SW=150 SW=200 对比得出SW的作用:图像x轴方向畸变 分辨率提高 测量时间缩短 原因分析:a/ b/对于X方向的分辨率 (FOV)x=SW/rGx;P=SW/rGx*TD 对于Y方向的分辨率 (FOV)y=SW/eGy;P=SW/rGy*NE c/T=TD/SW 图像不畸变条件:(FOV)x=(FOV)y即

  7. 3. TD对图像的影响 TD=32 TD=64 TD=128 TD=256 TD=512 对比得出TD作用:图像逐渐清晰 图像无畸变 测量时间增加 原因分析:TD表征的是采样点数,采样点数越多当然越清晰 从分辨率公式上也可以看出 X:P=SW/rGx*TD Y:P=SW/rGy*NE 采样点数增加T=TD/SW时间增加

  8. 4. NS对图像的影响 NS=2 NS=4 NS=8 对比得出NS作用:NS表征的是累加次数随着次数的累加信号的差异性就会 逐渐明显,信号的强度也会变大,反映在图像上就是图像灰 度对比度的变化 测量时间变长 5. RG对图像的影响( 对比NS的影响) RG=1 RG=2 RG=3 RG=4 增益加大信号强度变强,同样可以增加对比度,与NS不同的是时间不会变化

  9. 6. SLICE和Gi的选择对图像的影响 0-纵截面 1-横截面 2-冠截面 下图slice调节的是1即以Y轴场来作为选层的梯度场,实际上的Gz扮演的是上面理论中Gx的角色,随着Gz的增大,(FOV)x变小,图像横向拉伸,图像的变化证实了这一点。 Gz=40 Gz=60 Gz=80 Gy=40 Gy=60 在z方向的选层是通过射频的频率差和梯度来决定的 Gy的增大使层厚度减小,实际上后图的厚度是比前图的薄的

  10. 成像瑕疵的说明和避免方法 1.卷褶伪影 成因:选择的参数不合适导致FOV太小没有把所有需要的样品都采集进去,那 么在FOV以外的样品也会产生信号并被线圈收集 ,图像卷曲。 下图就是由于采样宽度太小 SW=25导致的卷褶伪影 消除卷褶伪影的方法就是增大FOV 在X方向 在Y方向 ①增加SW ①增加NE ②减小Gx ②减小D1 ③减小Gy

  11. 2.截断伪影成因:采集有限的点,对无限的回波信号进 行一个矩形的截取,相当于在原来的回波信号中乘上一个矩形窗函数导致振铃效应,FFT后在图像上就表现为涟漪状的黑白条纹 下图就是由有SW=128过小,图像边缘出现了涟漪状条纹。 要避免截断伪影就是要把采样时间加长,减弱截断效应, T=TD/SW增加TD或者减少SW。 值得注意的是卷褶伪影和截断伪影对SW来说是矛盾的,减少SW会减少截断伪影但同时又会出现卷褶伪影,我们要综合考虑SW这些参数,在平衡质量和时间的条件下找到最优化的参数设置。

  12.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