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5

第五章 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第五章 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5.1 物流条码技术 5.2 物流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5.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5.4 全球定位系统 5.5 智能运输系统. 本章学习目的. 1. 了解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 初步掌握物流条码标准体系的常用码制 2. 了解 EDI 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 掌握其原理与组成 3. 了解 GIS 系统的应用 , 初步掌握其构成与功能 4. 了解 GPS 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5. 了解 ITS 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5.1 物流条码技术.

gaiu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5.1 物流条码技术 5.2 物流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5.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5.4 全球定位系统 5.5 智能运输系统

  2. 本章学习目的 • 1. 了解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初步掌握物流条码标准体系的常用码制 • 2. 了解EDI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掌握其原理与组成 • 3.了解GIS系统的应用,初步掌握其构成与功能 • 4.了解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 5.了解IT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3. 5.1 物流条码技术 • 条码:由一组排列规则的条、空和相应的字符组成。这种条、空组成的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 • 条码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对货物上的条码进行自动扫描实现对货物的信息的自动输入系统。

  4. 静区 起始字符 数据字符 校验字符 终止字符 静区 • 静区:没有任何印刷符或条形码信息,它通常是 白的,位于条形码符号的两侧。静区的作 用是提示阅读器即的描器准备扫描条形码 符号。 • 起始字符:条形码符号的第一位字符是起始字符,它的特殊条、空结构用于识别一个条形码符号的开始。阅读器首先确认此字符的存在,然后处理由扫描器获得的一系列脉冲。

  5. 数据字符:由条形码字符组成,用于代表一定的原始数据信息。数据字符:由条形码字符组成,用于代表一定的原始数据信息。 • 终止字符:条形码符号的最后一位字符是终止字符,它的特殊条、空结构用于识别一个知形码符号的结束。阅读器识别终止字符,便可知道条形码符号已扫描完毕。若条形符号有效,阅读器就向计算机传送数据住处并向操作者提供“有效读入”的反馈。终止字符的使用,避免了不完整信息的输入。当采用校验字符时,终止字符还指示阅读器对数据字符实施校验计算。 起始字符、终止字符的条、空结构通常是不对称的二进制序列。这一非对称允许扫描器进行双向扫描。当条形码符号被反向扫描时,阅读器会在进行校验计算和传送信息前把条形码各字符重新排列成正确的顺序。

  6. 校验字符:在条形码制中定义了校验字符。有些码制的校验字符:在条形码制中定义了校验字符。有些码制的 校验字符是必须的,有些码制的校验字符则 是可选的。校验字符是通过对数据字符进行 一种算述运算而确定的。当符号中的各字符 被解码时,译码器将对其进行同一种算术运 算,并将结果与校验字符比较。若两者一致 时,说明读入的信息有效。

  7. 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条码应用系统是80年代末建立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于1988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于1991年4月19日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的前缀码为“690,691,692"。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条码应用系统是80年代末建立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于1988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于1991年4月19日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的前缀码为“690,691,692"。

  8. 条形码按码制一般分为九类。 • (一)UPC码 • 1973年,美国率先在国内的商业系统中应用UPC码,之后加拿大也在商业系统中采用UPC码。 • UPC码是一种长度固定的连续型数字式码制,其字符集为数字0~9。它采用四种元素宽度,每个条或空是1、2、3或4倍单位元素宽度。UPC码有两种类型,即UPC—A码和UPC—E码。

  9. (二)EAN码 • 197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按照UPC码的标准制定了欧洲物品编码EAN码,与UPC码兼容,而且两者具有相同的符号体系。EAN码的字符编号结构与UPC码相同,也是长度固定的、连续型的数字式码制,其字符集是数字0—9。它采用四种元素宽度,每个条或空是1、2、3或4倍单位元素宽度。EAN码有两种类型,即EAN一13码和EAN一8码。

  10. (三)交叉25码 • 交叉25码是一种长度可变的连续型自校验数字式码制,其字符集为数字0~9。采用两种元素宽度,每个条和空是宽或窄元素。编码字符个数为偶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数据以条编码,偶数位置上的数据以空编码。如果为奇数个数据编码,则在数据前补一位0,以使数据为偶数个数位。

  11. (四)39码 • 39码是第一个字母数字式码制。1974年由Intermee公司推出。它是长度可比的离散型自校验字母数字式码制。其字符集为数字0。9,26个大写字母和7个特殊字符(一、。、Space、/、+、%、$),共43个字符。每个字符由9个元素组成,其中有5个条(2个宽条,3个窄条)和4个空(1个宽空,3个窄空),是一种离散码。

  12. (五)库德巴码 • 库德巴码(code Bar)出现于1972年,是一种长度可变的连续型自校验数字式码制。其字符集为数字0~9和6个特殊字符(一、.、/、。、+、$),共16个字符。常用于仓库、血库和航空快递包裹中。

  13. (六)128码 • 128码出现于1981年,是一种长度可变的连续型自校验数字式码制。它采用四种元素宽度,每个字符由3个条和3个空,共11个单元元素宽度,又称(11,3)码。它由106个不同条形码字符,每个条形码字符有三种含义不同的字符集,分别为A、B、c。它使用这3个交替的字符集可将128个ASCII码编码。

  14. (七)93码 • 93码是一种长度可变的连续型字母数字式码制。其字符集为数字0—9,26个大写字母和7个特殊字符(一、。、Space、/、+、%、$)以及4个控制字符。每个字符由3个条和3个空,共9个元素宽度。

  15. (八)49码 • 49码是一种多行的连续型、长度可变的字母数字式码制。出现于1987年,主要用于小物品标签上的符号。采用多种元素宽度。其字符集为数字0~9,26个大写字母和7个特殊字符(一、。、Space、%、/、+、%、$),3个功能键(F1、F2、F3)和3个变换字符,共49个字符。

  16. (九)其他码制 • 除上述码外,还有其他的码制,例如25码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主要用于航空系统的机票的顺序编号;11码出现于1977年,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标签;矩阵25码是11码的变形;Nixdorf码已被EAN码所取代;Pbssey码出现于1971年5月主要用于图书馆等。

  17. UPC码 EAN码 交叉25码 39码 库德巴码 128码 93码 49码 长度 固定 固定 可变 可变 可变 可变 可变 可变 连续型 连续 连续 离散 离散 连续 连续 连续 连续 支持 自校验 字母 自校验 自校验 字母 字母 符号 数字式 数字式 数字式 数字式 数字式 数字式 字母数字式 字母数字式 字符集 0-9 0-9 0-9、A-Z。- / + %$ space 0-9。/ + % -$ 0-9:- /。+ ASCⅡ码 0-9、A-Z。- / + %$ space 0-9、A Z。- / + %F1、F2、F3三个变换字符$space 元素宽度 四种 四种 两种 多种可变 多种可变 四种 多种可变 多种可变 常见条形码的各项指标比较

  18. 条形码按维数分类 • (一) 一维条码 一维条形码: 一维条码只是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达信息,而在垂直方向则不表达任何信息,其一定的高度通常是为了便于阅读器的对准。

  19. (二)二维条码 二维条形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 称为二维条码(2-dimensional bar code), 二维条码可以表示包括汉字、照片、指纹、签字在内的小型数据文件;在有限的面积上表示大量信息;对"物品"进行精确描述;防止各种证件、卡片及单证的仿造;在远离数据库和不便联网的地方实现数据采集。 ,二维条码还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易于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20. 2 - 3 图 二维条形码实例

  21. 美国的身份证和驾照就是用的二维条码,其中条形码和磁条一般在反面美国的身份证和驾照就是用的二维条码,其中条形码和磁条一般在反面

  22. (三)多维条形码 • 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围绕如何提高条形码符号的信息密度,进行了研究工作。多维条形码和集装箱条形码成为研究、发展与应用的方向。

  23. UPC码的编码 • UPC-A码:12位数据 • 第一位:国家或地区 • 接下去的5位:产品制造商代码 • 接下去的5位:产品代码 • 最后一位:校验字符 校验字符计算办法(例如:条形码为:712345123459 ): (1)将12位字符从右到左顺序编号,校验字符为第1号; (2)从第2号位置开始,将所有偶数号位置上的字符值相加;然后将此结果乘以3;(例:=22*3=66) (3)从第3号位置开始,将所有奇数号位置上的字符值相加;(=15) (4)将第2、3步骤中的结果相加,能使之成为10位数的最小差值便是校验字符。(66+15=81 90 9) 校验字符为:9 • UPC-E码:6位数据

  24. EAN码的编码 EAN-13码结构 前缀码 制造厂商代码 商品代码 校验码 * * * * * * * * * * * * * 商品条码 • 标准版商品条码(13位) • 缩短版商品条码(8位) 标准版商品条码的结构 结构种类 厂商识别代码 商品识别代码 校验码 结构一 X13---X7 X6---X2 X1 结构二 X13----X6 X5---X2 X1 结构三 X13----X5 X4---X2 X1

  25. 条形码阅读设备的分类与选择 • (一)分类 • 条形码阅读设备可分为两大类: • 1.在线式阅读器 • 在线式阅读器按其功能和用途,又可分为多功能阅读器和各类在线式专用阅读器。这类阅读器一般直接由交流电源供电,在阅读器与计算机或通讯装置之间由电缆连接,传递数据。多功能阅读器除具有识别多种常用码制的功能外,根据不同需要还可增加可编程功能、可显示功能以及多机连网通信功能等。

  26. 2.便携式阅读器 • 便携式阅读器配有数据存储器,通常由电池供电,适用于脱机使用的场合。当数据搜集后,先把数据存储起来,然后转储主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已推出能存储上万个条形码的便携式阅读器,广泛应用于仓库管理、商品盘点以及多种野外作业上。

  27. 条形码阅读器的种类 1.光笔条形码扫描器 • 光笔条形码扫描器是一种轻便的条形码读入装置。在光笔内部有扫描光束发生器及反射光接收器。 • 2.手持式枪型条形码扫描器 • 手持式枪型条形码扫描器内一般都装有控制扫描光束的自动扫描装置。 • 3.台式条形码自动扫描器 • 台式条形码自动扫描器适合于不便使用手持式扫描方式阅读条形码信息的场合。

  28. 4.激光自动扫描器 • 激光自动扫描器最大优点是扫描光照强,可以远距离扫描且扫描景深长。 • 5.卡式条形码阅读器 • 卡式条形码阅读器可以用于医院病案管理、身份验证、考勤和生产管理等领域。 • 6.便携式条形码阅读器 • 一般来讲,便携式条形码阅读器配接光笔式或轻便的枪型条形码扫描器,但有的也配接激光扫描器。

  29. 条形码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 条形码作为一种及时、准确、可靠、经济的数据输入手段已被物流信息系统所采用。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普及应用,已成为商品独有的世界通用的“身份证”。

  30. 一、基于条形码技术的信息采集与输入 • 条形码技术用于物流信息系统中,完成计算机的信息采集与输入。这将大大提高许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用性。 • (一)交通运输业 • 国际运输协会已作出规定,货物运输中,物品的包装上必须贴上条码符号,以便利对所运物品进行自动化统计管理。此外,铁路、公路的旅客车票自动化售票及检票系统,公路收票站的自动化,货运仓库、货栈的物流自动化管理等,都须利用条码技术来实时采集数据。

  31. (二)邮电通讯业 • 邮件的分拣、邮件的登单是非常繁重的工作,占用了邮电职工的绝大部分工作量。在邮件上贴上或印制上条码符号,就能用条码阅读设备输入相应的信息,实施分拣、登单的自动化管理。

  32. (三)物流行业 • 物流行业是条形码技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方面。在物资入库、分类、出库、盘点和运输等方面,可以全面实现条形码管理。

  33. 5.2 物流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 一、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含义 电子数据交换,简称EDI,英文全称为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它是按照统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也有人称它为无纸贸易。

  3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于1994年确认了EDI的技术定义:“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易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

  35. 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 • 物流EDI的参与对象有货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协助单位(如政府有关部门、金融行业等)和其他的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配送中心等)。

  36. 二、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特点 • 由EDI的含义可知,它有以下特点: • 1.EDI是企业之间传输商业文件数据的一种形式,EDI的使用对象是具固定格式的业务信息和具有经常性业务联系的单位; • 2.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一般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而不是指一般性的通知; • 3.传输的文件数据是采用共同的标准和具有固定格式,并具有格式校验功能,例如联合国EDI FACT标准,这也是与一般E—mail的区别;

  37. 4.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一般是增值网和专用网来传输,由收发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尽量避免人工的介入操作;4.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一般是增值网和专用网来传输,由收发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尽量避免人工的介入操作; • 5.与传真或电子邮件(E—mail)是区别的,表现在:后者需要人工的阅读判断处理才能进入计算机系统,需要人工将资料重复输入计算机系统中,浪费人力资源,也容易发生错误; • 6.对于传输的文件具有自动跟踪,确认防篡改、防冒领和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化措施。

  38. 实现EDI 的条件 • 要实现EDI的全部功能,需要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其中包括EDI通信标准和EDI语义语法标准。 • 1、数据通信网是技术基础:要求通信网具有一般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之外,还必须具有格式校验、确认、跟踪、防篡改、放被窃、电子签名、文件归档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出现法律纠纷时能提供法律证据。

  39. 2、计算机应用是实现EDI的内部条件:从EDI的角度看,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EDI子系统和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EDP)。2、计算机应用是实现EDI的内部条件:从EDI的角度看,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EDI子系统和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EDP)。 • 3、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键:文件结构、格式、语法规则等。 • 4、EDI立法是保障EDI顺利运行的社会环境: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