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68 Views
第十章 核酸的降解和 核苷酸代谢. 一、核酸的降解. 糖. 核酸. 核酸酶(磷酸二酯酶). 核苷酸. 核苷酸酶(磷酸单酯酶). 核苷. 磷酸. 核苷磷酸化酶. 嘌呤或嘧啶. 戊糖 -1- 磷酸. 核酸的降解过程. + 磷酸. 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 一)嘌呤碱的分解代谢 这是一个氧化降解过程,不同生物降解的产物不同。. 别 嘌呤醇: 次黄 嘌呤 底物类似物经酶 作用后成为酶的 灭活物,称之为 自杀作用物。 自杀性底物. 腺嘌呤 鸟嘌呤
E N D
第十章核酸的降解和 核苷酸代谢
一、核酸的降解 糖
核酸 核酸酶(磷酸二酯酶) 核苷酸 核苷酸酶(磷酸单酯酶) 核苷 磷酸 核苷磷酸化酶 嘌呤或嘧啶 戊糖-1-磷酸 核酸的降解过程 +磷酸
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一)嘌呤碱的分解代谢 这是一个氧化降解过程,不同生物降解的产物不同。
别嘌呤醇: 次黄嘌呤 底物类似物经酶 作用后成为酶的 灭活物,称之为 自杀作用物。 自杀性底物 腺嘌呤 鸟嘌呤 H2OH2O NH3 NH3 次黄嘌呤 黄嘌呤 H2O+O2 H2O2 H2O+O2 H2O2 尿囊素 尿酸 H2O CO2+H2O2 2H2O+O2 尿囊酸 尿素 + 乙醛酸 H2O 2H2O 4NH3 + 2CO2 腺嘌呤脱氨酶 鸟嘌呤脱氨酶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 氧化酶 (灵长类以外的哺乳动物) 尿酸氧化酶 (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爬虫、鸟类) 尿囊 素酶 (植物) (鱼类、两栖类) 尿囊酸酶 脲酶 (海洋无脊椎动物)
嘧啶的降解:这是一个还原降解过程。 • 胞嘧啶 尿嘧啶 二氢尿嘧啶 H2O NH3 NAD(P)H+H+ NAD(P)+ H2O β-丙氨酸 β-脲基丙酸 H2O • 胸腺嘧啶 二氢胸腺嘧啶 NAD(P)H+H+ NAD(P)+ H2O β-氨基异丁酸 β-脲基异丁酸 H2O 胞嘧啶脱氨酶 二氢尿嘧啶脱氢酶 脲基丙酸酶 NH3+CO2+ 二氢尿嘧啶脱氢酶 二氢嘧啶酶 脲基丙酸酶 NH3+CO2+
三、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 体内的核苷酸可以氨基酸和某些小分子物质为原料,经一系列酶促反应从头合成,称为从头合成途径,也可利用细胞中自由存在的碱基和核苷合成核苷酸,一般称为补救合成途径。 • 从头合成途径是体内核苷酸合成的主要途径,大脑中次黄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主要依赖于补救途径。
H2N H2N H2N
AMP-S AMP IMP XMP GMP Asp Gln NAD+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 原料:磷酸核糖、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及一碳单位 • 部位:胞液 • 活性磷酸核糖形式: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 • 两个阶段:首先合成IMP,再由IMP转变成AMP与GMP • 嘌呤核苷酸是在一磷酸水平上合成的 • 在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中逐步合成嘌呤环
腺嘌呤 腺嘌呤 嘌呤核苷酸的 补救合成途径
嘧啶环中各原子的来源 Gln(NH3)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 原料:磷酸核糖、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 • 部位:胞液 • 两个阶段:首先合成UMP,再由UMP转变成CTP与dTMP • 胞嘧啶核苷酸的生成发生在三磷酸水平,由UTP转变为CTP • 先合成嘧啶环,再合成嘧啶核苷酸
嘧啶磷酸核苷转移酶 嘧啶 + PRPP 一磷酸嘧啶核苷 + PPi 尿苷激酶 尿嘧啶核苷 + ATP UMP + ADP 嘧啶核苷酸的补救途径
抗代谢物:竞争性抑制 6巯基嘌呤(6MP):次黄嘌呤(I)的类似物,抑制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在体内可转变为6巯基嘌呤核苷酸,抑制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5氟尿嘧啶(5FU):胸腺嘧啶的类似物,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阿糖胞苷:胞苷的类似物,抑制dCDP的生成。 氨甲蝶呤(MTX):叶酸类似物,抑制四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同时抑制嘌呤核苷酸和胸腺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氮杂丝氨酸:Gln类似物,同时抑制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