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第九章 醛和酮

第九章 醛和酮. 教学要求 : 掌握: 醛、酮的结构特征以及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亲核加成反应以及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并应注意醛和酮在反应中的差异;酮式-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和 α - H 的酸性;醛、酮的 α- 卤代反应和醇醛缩合反应。 熟悉: 醛、酮的命名方法;醛、酮的物理性质以及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 醛、酮的分类 ; 一些在医学上常见的醛、酮化合物,如甲醛的功能和毒性等。. 醛 (aldehyde) 和酮 (ketone) 都是含有羰基 (carbonyl group) 官能团的化合物。 第一节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一、 醛、酮的分类

gag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醛和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醛和酮

  2. 教学要求:掌握:醛、酮的结构特征以及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亲核加成反应以及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并应注意醛和酮在反应中的差异;酮式-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和α-H的酸性;醛、酮的α-卤代反应和醇醛缩合反应。 熟悉:醛、酮的命名方法;醛、酮的物理性质以及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醛、酮的分类;一些在医学上常见的醛、酮化合物,如甲醛的功能和毒性等。

  3. 醛(aldehyde)和酮(ketone)都是含有羰基(carbonyl group) 官能团的化合物。 • 第一节醛、酮的分类和命名法 • 一、醛、酮的分类 • 按照烃基结构的不同,醛、酮可分为脂肪族醛、酮和芳香族醛、酮。 • 根据分子中羰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醛、酮和多元醛、酮。

  4. 二、醛、酮的命名 • 简单的醛、酮可用普通命名法命名。

  5. 含有芳香环的醛、酮,可把芳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含有芳香环的醛、酮,可把芳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6. 结构复杂的醛、酮主要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从醛基一端或靠近羰基一端给主链编号。结构复杂的醛、酮主要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从醛基一端或靠近羰基一端给主链编号。

  7. 命名不饱和醛、酮时,除羰基的编号应尽可能小以外,还要表示出不饱和键所在的位置。命名不饱和醛、酮时,除羰基的编号应尽可能小以外,还要表示出不饱和键所在的位置。

  8. 多元醛、酮命名时,应选取含羰基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并注明羰基的位置和羰基的数目。多元醛、酮命名时,应选取含羰基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并注明羰基的位置和羰基的数目。

  9. 脂环酮命名时,在名称前加一个“环”字,编号从羰基碳原子开始。脂环酮命名时,在名称前加一个“环”字,编号从羰基碳原子开始。

  10. 许多天然醛、酮都有俗名。

  11. 第二节醛、酮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 一、羰基的结构 • 醛和酮的羰基碳与氧均为sp2杂化。

  12. 二、物理性质 • 1、状态:在室温下,除甲醛外,其它醛酮都为液体和固体。许多低级醛有刺鼻臭味。某些天然醛、酮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可用于化妆品及食品工业。 • 2005年8月8日据《科技日报》报道:美科学家发现乙醛是饮酒者患癌祸根,易导致胃肠癌症。权威检测表明,新装修的房屋及新家具室内存在大量污染,而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氨、氡等;这些有害气体的检出率达100%。

  13. 2、沸点: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其沸点比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羧酸要低,但由于醛、酮一般为极性分子,所以沸点比相应的烷烃和醚类要高。2、沸点: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其沸点比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羧酸要低,但由于醛、酮一般为极性分子,所以沸点比相应的烷烃和醚类要高。 酸 >醇>醛>烷 例如:乙酸 丙醇 丙醛 丁烷 1180 97.80 560 -0.50

  14. 3、溶解性由于醛酮的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级醛、酮易溶于水,例如,甲醛、乙醛、丙醛和丙酮都可与水混溶。随着醛、酮中烃基的比例增大,水溶性迅速降低,含6个碳以上的醛、酮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中。3、溶解性由于醛酮的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级醛、酮易溶于水,例如,甲醛、乙醛、丙醛和丙酮都可与水混溶。随着醛、酮中烃基的比例增大,水溶性迅速降低,含6个碳以上的醛、酮几乎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乙醚、甲苯等有机溶剂中。

  15. 第三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 • 一、亲核加成反应

  16. 亲核试剂中一般含有带负电荷或孤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常见的亲核试剂有:氢氰酸、醇、水及氨的衍生物等。亲核试剂中一般含有带负电荷或孤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常见的亲核试剂有:氢氰酸、醇、水及氨的衍生物等。 • 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难易除了与亲核试剂的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醛、酮的结构,即取决于羰基碳上连接的原子或基团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17. 1、加氢氰酸 • 如存在碱,可提高HCN加成羰基的反应速率,因为加碱可增加CN-离子浓度。

  18. 问题 10-4下列哪些化合物难与HCN发生反应?

  19. 2 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反应是可逆的,必须加入过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以促使平衡向右移动. • 适用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八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才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20. 2.       加醇和水 • 在干燥氯化氢存在下,醇与醛的羰基加成生成半缩醛(hemiacetal),半缩醛还可以与另一分子醇反应,失水生成缩醛(acetal)。

  21. 酮与醇反应生成缩酮(ketal)比较困难。但酮容易与乙二醇作用,生成具有五员环状结构的缩酮。酮与醇反应生成缩酮(ketal)比较困难。但酮容易与乙二醇作用,生成具有五员环状结构的缩酮。

  22. 缩醛和缩酮的性质相似,对碱及氧化剂都比较稳定,遇稀酸则分解成原来的羰基化合物。缩醛和缩酮的性质相似,对碱及氧化剂都比较稳定,遇稀酸则分解成原来的羰基化合物。

  23. 水可以与醛、酮的羰基加成形成水合物。 • 偕二醇不稳定,容易失水,反应平衡主要偏向反应物一方。当羰基与强吸电子基团连接时,由于羰基碳的正电性增大,可以生成稳定的水合物,其中一些有重要用途。

  24. 3.       加Grignard试剂 • Grignard试剂容易与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

  25. Grignard试剂对醛、酮的加成反应的重要性在于:利用Grignard试剂与不同的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碳原子更多、具有新碳骨架的醇。Grignard试剂对醛、酮的加成反应的重要性在于:利用Grignard试剂与不同的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碳原子更多、具有新碳骨架的醇。

  26. 4.与氨衍生物的加成

  27. 二、a-碳及其氢的反应 • 醛酮的a-H受羰基的影响,表现出相当的活泼性。 • 1. 醇醛缩合 • 在稀碱溶液中,一分子醛的a-碳(以负碳离子形式存在)可以与另一分子醛的羰基碳加成形成新的碳碳键,从而生成b-羟基醛类化合物,该反应称为醇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

  28. 醇醛缩合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重要方法。

  29. 2.卤代反应碱催化下,卤素(Cl2、Br2、I2)与含有a-H的醛或酮迅速反应,生成a-二卤代物和a-三卤代物。2.卤代反应碱催化下,卤素(Cl2、Br2、I2)与含有a-H的醛或酮迅速反应,生成a-二卤代物和a-三卤代物。 • 含有3个a-H的醛或酮(如乙醛和甲基酮等)与卤素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首先生成a-三卤代物,后者在碱性溶液中立即分解成三卤甲烷(俗称卤仿)和羧酸盐。该反应又称为卤仿反应。

  30. 进行卤仿反应常用碘的碱溶液,产物是碘仿和羧酸盐,所以称为碘仿反应。进行卤仿反应常用碘的碱溶液,产物是碘仿和羧酸盐,所以称为碘仿反应。

  31. 三、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 1.氧化反应 • 醛容易被氧化成羧酸,酮在通常情况下难被氧化,这是醛和酮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别之一。 • 实验室中,可利用弱氧化剂(如: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等)能氧化醛而不能氧化酮的特性,方便地鉴别醛与酮。

  32. Tollens试剂(硝酸银的氨溶液)与醛作用时,Ag(NH3)2+被还原成金属银沉积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故称银镜反应。醛则被氧化成羧酸。Tollens试剂(硝酸银的氨溶液)与醛作用时,Ag(NH3)2+被还原成金属银沉积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故称银镜反应。醛则被氧化成羧酸。

  33. Fehling试剂(由硫酸铜与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混合而成)与醛一起加热,Cu2﹢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析出,醛被氧化成羧酸。Fehling试剂(由硫酸铜与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混合而成)与醛一起加热,Cu2﹢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析出,醛被氧化成羧酸。 • 芳香醛不与Fehling试剂反应,故可用它们来鉴别脂肪醛与芳香醛。

  34. 2. 还原反应 • 醛和酮都可以被还原。用不同的还原剂,可以把羰基还原成相应的醇,或者还原成-CH2-。 • 在金属催化剂铂、镍等存在下,以氢气为还原剂使醛和酮还原成相应的伯醇和仲醇。

  35. 也常用金属氢化物:氢化铝锂(LiAlH4)、氢化硼钠(NaBH4)等还原剂还原醛、酮的羰基,其产物为伯醇和仲醇。也常用金属氢化物:氢化铝锂(LiAlH4)、氢化硼钠(NaBH4)等还原剂还原醛、酮的羰基,其产物为伯醇和仲醇。

  36. 含甲醛40%、甲醇约10%。这种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formalin)。含甲醛40%、甲醇约10%。这种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formalin)。 • 福尔马林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和防腐剂,可用于外科器械、手套、污染物等的消毒,也可作保存解剖标本的防腐剂。甲醛具有使蛋白质凝固的作用,细菌的蛋白质被甲醛凝固后,可使细菌死亡,并使皮肤硬化,起到消毒作用。

  37. 甲醛在常温下为气体,对眼、鼻和喉的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甲的醛基与粘膜中蛋白质的游离氨基间发生了反应。甲醛在常温下为气体,对眼、鼻和喉的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甲的醛基与粘膜中蛋白质的游离氨基间发生了反应。 • 长期接触过量的甲醛对人体十分有害。装修房屋的劣质油漆和涂料中、甲醛超标的助剂处理纤维中、用甲醛水溶液泡发的海鲜中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轻者头疼恶心,重者白血球降低。 • 现已探明,甲醛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