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06 Views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与展望.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红雷. 内容. 流行病学 房颤的危害 房颤的治疗现状 房颤导管消融适应症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 导管消融并发症 展望. 一 、流行病学. 患病率:总体人群为 0.4%~1% ,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Framingham 研究:≥ 80 岁的 AF 患病率高达 8.8% 。 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 0.77% ,男性患病率为 0.9% ; < 60 岁男女患病率分别为 0.43% 和 0.44% ,≥ 60 岁分别为 1.83% 和 1.92% ,≥ 80 岁达 7.5% 。
E N D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与展望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红雷
内容 • 流行病学 • 房颤的危害 • 房颤的治疗现状 • 房颤导管消融适应症 •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 •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 • 导管消融并发症 • 展望
一 、流行病学 • 患病率:总体人群为0.4%~1%,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 Framingham研究:≥80岁的AF患病率高达8.8%。 • 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男性患病率为0.9%; <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43%和0.44%,≥60岁分别为1.83%和1.92%,≥80岁达7.5%。 • 中国有房颤患者约800万
二、房颤危害 • 临床症状 • 心功能(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栓塞(卒中占80%,外周血栓栓塞占20%) Framingham研究 年卒中率平均5% 50-69岁为1.5%, 80-89岁为23.5% 非瓣膜病房颤卒中率 普通人群的2~7倍 瓣膜病房颤卒中率 普通人群的17倍 非瓣膜病房颤的5倍 约2/3外周栓塞在下肢血管,其中上肢占15%,肾动脉加内脏血管占15%
内容 • 流行病学 • 房颤的危害 • 房颤的治疗现状 • 房颤导管消融适应症 •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 •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 • 导管消融并发症 • 展望
三、房颤的治疗现状 优势:简便易行,一次性费用少, 患者易接受,无创伤 劣势:长期服药,致心律失常作用,有副作用,生活质量低,成功率低 左心耳封堵术:有效性与华法林相似,围手术期并发症多,限于有经验中心。 起搏治疗:若无心动过缓不建议 创伤小, 具有可重复性, 有可能根治 开展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AF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Govindan M,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 2010;15(4 Suppl):36S-50S.
抗心律失常药物与房颤 JACC 2011;58:1975 JACC 2012; 59:1039 III类AAD目前被认为是安全的,事实并非如此 III类AAD增加AF死亡率和住院率 期待等效但更安全的AAD Coceani:AAD in 2012: Time to open our eyes!
外科迷宫术与房颤--开创了根治时代 10年成功率85% Cox迷宫术成功率高,但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长,创伤大。 Ⅱa,A 微创外科消融术简单易行,可用于导管消融失败的症状性房颤。Ⅱb,C Circ AE 2012;5:8
内容 流行病学 房颤的危害 房颤的治疗现状 房颤导管消融适应症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 导管消融并发症 展望
导管消融与房颤 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已开展10余年,其间经历了疑虑、争论和逐渐获得认可,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 随着临床实践和证据的不断积累,这一技术已经成为了房颤治疗的一利器,相关指南已经把其推荐为阵发性房颤和部分持续性房颤的一线治疗。
内容 流行病学 房颤的危害 房颤的治疗现状 房颤导管消融适应症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 导管消融并发症 展望
1996年法国的Haissagurre最先尝试; 频发早搏、房速大多源于PV口及附近,且可引发房颤,消融房早和房速后房颤也消失; 终点为PV电隔离;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PVI) 起源于肺静脉的异位激动触发房颤的发生 很快兴起房颤消融热潮: 适应症一再扩大; 成功率不断创新高; 肺静脉狭窄; 目前公认成功率约30%; 该术式已被淘汰;
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 2000年意大利Pappone提出环肺静脉线性消融,但近远期成功率不高,复发率54.6%;不再是基础消融术式;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ICE、Carto、Ensite、双Lasso指导下,达到同侧上下肺静脉电隔离; 在PVI的同时消除了PV口外的异位灶,阻断前庭部位的微折返和颤动样传导,消融了局部自主神经节和神经末梢 成功率明显提高; 目前公认一次成功率约50%;
心房复杂碎裂电位消融(CFAE) 2004年美国Nademanee报告;只消融有碎裂电位的部位;成功率87% CFAE:1、电位图有2个或2个以上的波折组成和心房波连续10s以上无恒定基线且伴有延长的连续心房激动波;2、连续10s心房激动平均周长≤120ms
CFAE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价值荟萃分析 • 迄今数百中心尝试,但无人能重复出相同结果; • 阵发性AF:前庭以外的CFAE可能是“无辜的旁观者” • 持续性AF:PVI加上CFAE消融有可能略微提高成功率 阵发性AF P=0.741 持续性AF P=0.048 • 《共识》专家中50%在长程持续性AF中常规消融CFAE,其中50%以AF终止为消融终点 Li WJ/Ma CS, Circ AE 2011;4:143
神经节从消融(GP ablation) • 消融中,对每个在高频刺激下产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区域进行消融,直到高频刺激下迷走神经反射消失为止; • 作为独立术式,成功率不高; • 目前多用于其他消融策略的辅助术式.
步进式个体化线性消融术 • 2005年Haissagurre提出;既不隔离肺静脉,也不消融碎裂电位; • 直接采用消融终止房颤;并以不能诱发做为终点; • 调整改进消融顺序:1、PVI;2、左房顶部线性消融;3、CS、左房下部;4、二尖瓣峡部 • 优点:操作较简单、快速、成功率高,无肺静脉狭窄和食管瘘; • 缺点:部分患者可能有房早或房速残留;
线性消融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价值 荟萃分析 持续性AF • 单纯增加CTI消融未提高阵发性/持续性AF成功率 • 左房线性消融提高持续性AF成功率,对阵发性AF无影响 • 《共识》指出:线性消融应保证消融线传导阻滞 CPVA/PVI好 CPVA/PVI+LALA好 JCE 2011;Epub
射频消融主流术式 环肺静脉电隔离+线性消融 + CFAE电位消融
年轻房颤消融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倾向于一线治疗?年轻房颤消融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倾向于一线治疗? P<0.001 P=0.01 成功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Circ AE 2010;3;452
特殊人群房颤导管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心衰-荟萃分析特殊人群房颤导管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心衰-荟萃分析 AF和AT复发率相同 RR P=0.55 P<0.001 P=0.2 • 8项研究,1851例AF,483例伴心衰,随访6~27月 • 多次消融后成功率接近心功能正常者 • 左室功能障碍者消融后左室功能显著提高 AJC2010;106:1284
特殊人群房颤导管消融:瓣膜置换术后 P=0.9 P=0.1 瓣膜置换组50例(1:1匹配),随访12月 Heart Rhythm 2011;8:975
瓣膜性心脏病房颤消融难度大 P<0.01 P<0.01 P<0.01 Heart Rhythm 2011;8:975
特殊人群房颤导管消融:高龄 • ≥80岁,103例 • <80岁,2651例 • 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并发症无差异 • 随访18±6月 P=0.65 P=0.4 JCE 2012;Epub
持续(持久)性房颤RFCA成功率 现有导管消融技术治疗房颤的成功率 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持久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 70~80% 50~60% Atul Verma,Current Opinion in Cardiology 2011,26:17–24
影响持续(持久)性房颤RFCA成功率的因素 可能的主要因素: --性别、年龄、房颤类型、持续时间、病程长短、心电特征 --心脏结构、心房大小、伴随疾病、术者经验、术式与终点 可能的次要因素: --高血压、LA容积、复发后复律时间、除颤阈值 可能的其它因素: --肥胖、OSA、血浆 YKL-40水平、 BNP水平 ………
房颤成功及复发的判定标准 治疗成功: 消融3个月后,不使用AAD而无房颤、房扑、房速发作,若使用AAD,判定时间是停用AAD5个半衰期,胺碘酮3月 治疗有效: 术后使用术前无效的AAD而无房颤、房扑、或房速发作;或术后房颤负荷降低 早期复发: 术后3m内发生房颤、房扑、房速, ≥30s 晚期复发: 术后3m后发生房颤、房扑、房速, ≥30s(左房、肺静脉电连接恢复)
复发病例处理 早期复发: 消融3个月内房颤、房速发作常见,再次消融至少推迟到首次消融术3m后。 晚期复发: 肺静脉再次电隔离多能消除复发的房性心律失常,附加线性消 融可能仅在大折返性房速的患者中需要,肺静脉传导未恢复,可诱发房颤,应在碎裂电位或具有短心房周长的部位进行消融。 术后房速: CPVI患者中,规则性房速多与消融线上的漏点有关,部分为左心房大折返环路,线性消融者通常为二尖瓣环峡部传导恢复有关。
关于房颤消融策略和技术的建议 2012 HRS/EHRA/ECAS 房颤导管消融专家共识
内容 流行病学 房颤的危害 房颤的治疗现状 房颤导管消融适应症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 导管消融并发症 展望
AF导管消融全球调查 成功率逐年提高,并发症逐年下降 • 2009年全球调查 • 24个国家,521个中心 • 16309例房颤患者 • 平均消融1.3次 • 平均随访18月 Circulation 2005;111:1100 Circ AE 2010;3:32
内容 • 流行病学 • 房颤的危害 • 房颤的治疗现状 • 房颤导管消融适应症 •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 • 房颤导管消融现状 • 导管消融并发症 • 展望
Frontiers 导管隔离肺静脉 JACC 2009:1450
冷冻球囊消融房颤:STOP-AF试验 球囊 69.9% 114/163 无AF发作生存率(%) P<0.001 药物 7.3% 6/82 空白期 245名PAF患者,2:1随机分配到冷冻球囊组和药物治疗组 天 ACC 2010
可视下激光球囊隔离肺静脉 肺静脉隔离率 91% 随访12个月,单次手术成功率67% Circulation 2009:12
第二代可视激光球囊球囊顺应性更好,可逐点消融第二代可视激光球囊球囊顺应性更好,可逐点消融 30pts,PV即刻隔离率100%;3m随访90%PV传导未恢复 Circ AE2010:266
远程操控消融房颤:磁导航系统 CardioRhythm 2011北京安贞医院手术演示病例 操作时间(从房间隔穿刺开始): 90min
电磁导航系统(CGCI) • 8个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 • 临床试验在入选病人 • 已通过CE认证 http://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1222156
机械手系统简化操作 • 100名PAF患者 • 平均手术时间222min • 平均随访15m • 一次手术成功率63% • 平均1.2次消融成功率86% • 无严重并发症 JCE 2011;2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