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90 Views
(四)物质的变化. 第十五讲 化学用语 第十六讲 化学方程式 第十七讲 化学计算. ( 四)物质的变化. · 新课标. 第十五讲 │ 化学用语. 第十五讲 化学用语. · 新课标. 第 十五讲 │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 50 常见化学用语的意义. 原子. 元素. 原子核. 质子数. 该层上的. 电子层. 电子数. 化合价. 原子个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 微粒个数 . 物质的元素组成. 一种物质. 一个分子. 分子的构成. 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多少份物质反应生生多少份另一种物质. · 新课标.
E N D
(四)物质的变化 第十五讲 化学用语 第十六讲 化学方程式 第十七讲 化学计算
(四)物质的变化 ·新课标
第十五讲│ 化学用语 第十五讲 化学用语 ·新课标
第十五讲│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50 常见化学用语的意义 原子 元素 原子核 质子数 该层上的 电子层 电子数 化合价 原子个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 微粒个数 物质的元素组成 一种物质 一个分子 分子的构成 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多少份物质反应生生多少份另一种物质 ·新课标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 1.[2011·怀化]元素符号“H”除表示氢元素外,还能表示 () A.氢气 B.一个氢原子 C.一个氢分子 D.一个氢离子 B ·新课标
2.[2011·泰安]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K15-1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 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D ·新课标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3.[2011·邵阳] 2011年5月,邵阳公安局查处某生猪生产基地使用“瘦肉精”。“瘦肉精”是违禁添加剂,化学式是C12H19Cl3N2O,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由碳、氢、氯、氧、氮五种元素组成 A [解析] 瘦肉精是一种物质,其中不含有其他的分子。 ·新课标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4.[2011·眉山]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原子 C.2H:2个氢元素 D.CO: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A [解析] B中应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C中应是两个氢原子,D中应是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新课标
第十五讲│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51 化学用语的书写 一大二小 大写 右下角 ·新课标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 5.[2011·雅安]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 A [解析] 四个选项分别表示2个氢原子,2个氢离子,1个氢分子,2个氢分子。 ·新课标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6.[2011·宜宾]下列化学式书写规范的是 () A.氧化镁mgO2 B.氯化铝alCl3 C.五氧化二磷P2O5 D.一氧化碳Co C [解析] 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氯化铝的化学式为AlCl3,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 ·新课标
7.[2011·深圳]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H2——2个氢原子 B. C——钙离子 C.3Fe2+——3个亚铁离子 D.NO3——硝酸 +2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C [解析] 四个选项分别表示氢分子,+2价的钙元素,3个亚铁离子,硝酸根。 ·新课标
+1 H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8.[2011·衡阳]用化学符号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 (2)+1价的氢元素 ____________; (3)碳酸氢铵________________; (4)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 CH4 NH4HCO3 ·新课标
第十五讲│针对练习 9.[2011·鸡西]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__。 HCl ·新课标
第十六讲│化学方程式 第十六讲 化学方程式 ·新课标
第十六讲│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52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 质量 生成 原子重新组合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 1.[2011·大庆]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分子的数量 A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2.2011年5月初,眉山市某县一干部酒后驾车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2S3 C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3.[2011·桂林]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C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4.[2011·娄底]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2 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8 g B.18 g C.28 g D.30 g B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8 g+2 g-12 g=18 g。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5.[2011·十堰] 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反应: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 g A与10 g B充分反应后生成C与D的质量之和一定为20 g B.若B是氧气,C、D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则A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若A、C是单质,B、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若C、D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解析] 10 g A与10 g B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故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小于或等于20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物质A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属于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不是复分解反应。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6.[2011·衡阳]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D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m的值为1;甲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可表示为丙→乙+丁,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9-20)∶(8-2)=9∶6=3∶2。 ·新课标
7.[2011·孝感]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K16-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C ·新课标
[解析] 反应可表示为4NH3+3O2 2N2+6H2O,丁为水,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点燃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新课标
8.[2011·佛山]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图K16-2所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8.[2011·佛山]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图K16-2所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 g,则图K16-2中托盘天平的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g。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防止锥形瓶底部 局部受热爆裂 2.6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产生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5)反思:白磷燃烧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烟,气球开始先胀大,后又缩小 装置漏气(或锥形瓶未冷却等) 遵守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新课标
第十六讲│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53 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标注反应条件和符号 配平 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生成什么物质 多少份质量的什么物质反应生成多少份 质量的什么物质 ·新课标
9.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点燃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 D ·新课标
10.[2011·佛山]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 B.Cu+H2SO4===CuSO4+H2↑ C.3Fe+2O2 Fe3O4 D.Cu+ZnSO4===Zn+CuSO4 点燃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C [解析]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置换出锌。 ·新课标
11.[2011·泉州]图K16-3为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H原子,“〇”表示Br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表示氢分子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D.反应可表示为:H2+Br2===HBr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A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解析]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反应涉及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D项所给的反应没有配平,且没有标明反应条件。 ·新课标
12.[2011·哈尔滨]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 === 2NaCl+H2O+CO2↑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 2H2O+O2↑ C.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中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 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Fe2O3+3CO2 Fe+3CO2 高温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D ·新课标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解析] 小苏打指碳酸氢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一般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熟石灰与硫酸的反应没有配平。 ·新课标
13.[2011·衢州]硫铁矿(主要含FeS2)是工业制硫酸(H2SO4)的原料,第一步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生成硫酸。第一步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FeS2+xO2 2Fe2O3+ySO2(x、y表示化学计量数),则其中的x= __________。 高温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11 [解析]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y为8,则x为11。 ·新课标
2Al+Fe2O3 2Fe+Al2O3 高温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14.施工建设中,常利用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行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并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化学 ·新课标
第十六讲│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54 化学反应的类型 ·新课标
15.[2011·揭阳] 如图K16-4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第十六讲│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 C ·新课标
第十七讲│化学计算 第十七讲 化学计算 ·新课标
第十七讲│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55化学式的有关计算(以AaBb为例) a×A的相对原子质量+b×B的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 代数和为零 ·新课标
第十七讲│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 1.[2011·天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其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 A.+2B.+3 C.+6 D.+7 C [解析] 钾元素为+1,氧元素为-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2)×7=0,x=+6。 ·新课标
第十七讲│针对练习 2.[2011·泉州]根据酒精的化学式“C2H6O”的有关计算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 B.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6.1% C.酒精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2∶6∶1 D.酒精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 B ·新课标
3.[2011·广东]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00 mg。图K17-1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第十七讲│针对练习 ·新课标
第十七讲│针对练习 维生素D3 钙 (1)该药片主要为人体补充______元素和_________。 (2)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3)每片药片含钙______mg。 (4)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 mg的钙,则她每天需服“钙尔奇”________片。 27∶44∶1 600 1 ·新课标
第十七讲│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56 溶液的相关计算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纯净物质的质量 ·新课标
第十七讲│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 4.[2011·广州]向100g 10%NaOH溶液中加入12.5 g 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 12.5%B.20% C.22.5% D.25% B ·新课标
第十七讲│针对练习 5.[2011·泉州]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________g;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葡萄糖溶液________g加水也可稀释成50 g溶质质量分数8%的溶液。 4 20 ·新课标
6.[2011·大连]图K17-2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2011·大连]图K17-2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__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100 g水中溶解________g 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___g。 第十七讲│针对练习 t1 25 20% 125 ·新课标
第十七讲│针对练习 (3)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 B ·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