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 Quinonoids ). 概 述. 一、定义. 醌类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不 饱和二酮结构 ( 醌式结构 ) 或容易转 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二、分布:. 蓼科、茜草科、鼠李科、百合科、 豆科. 三、存在形式: 游离状态,苷. 四、天然药物:. 大黄、何首乌、虎杖、决明子、丹参、芦荟、紫草、番泻叶中的 有效成分 。. 邻苯醌 O-quinone. 对苯醌 P-quinone.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苯 醌 类( benzoquinones ). 邻苯醌不安定,故天然界存在的大多为 对苯醌.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Quinonoids)

  2. 概 述 一、定义 醌类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不 饱和二酮结构(醌式结构)或容易转 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3. 二、分布: 蓼科、茜草科、鼠李科、百合科、 豆科 三、存在形式:游离状态,苷 四、天然药物: 大黄、何首乌、虎杖、决明子、丹参、芦荟、紫草、番泻叶中的有效成分。

  4. 邻苯醌 O-quinone 对苯醌 P-quinone 第一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苯醌类(benzoquinones) 邻苯醌不安定,故天然界存在的大多为对苯醌

  5. α-(1,4)萘醌 amphi-(2,6)萘醌 β-(1,2)萘醌 二、萘醌类(naphthoquinones) 但目前从自然界得到的多为α-萘醌类。

  6. 对醌 邻醌 三、菲 醌 类(phenanthraquinones) 天然的菲醌类:包括邻菲醌和对菲醌两种类型 如:丹参醌类成分

  7. 四、蒽醌类(anthraquinones) 1、4、5、8—α位 2、3、6、7—β位 9、10 —meso 位 (也称中位) 依据其还原程度的不同,将其分成以下三类:

  8. 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 如:氧化蒽酚、蒽酚(anthranol)、 蒽酮(anthranone)及蒽酮二聚体等。 (一)蒽醌衍生物 根据-OH在蒽醌母核中位置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 1.大黄素型 -OH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呈黄色。

  9. 例:大黄中的主要蒽醌成分多属于大黄素型(五种苷元)例:大黄中的主要蒽醌成分多属于大黄素型(五种苷元) 大黄酚(chrysophanol)R1=CH3 R2=H 大黄素(emodin)R1=CH3 R2=OH 大黄素甲醚(physcion) R1=CH3 R2=OCH3 大黄酸(rhein)R1=COOHR2=H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R1=CH2OHR2=H

  10. 2.茜草素型 -OH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 颜色较深,多为橙黄或橙红色。 羟基茜草素

  11. (二)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蒽醌在酸性下易被还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蒽醌蒽酚蒽酮 蒽酮、蒽酚性质不稳定,故只存在于 新鲜植物中。

  12. g l c O O O H O H O O H C O O H H + g l u c o s e H 2 C O O H C O O H g l c O O O H (三)二蒽酮类衍生物 二蒽酮类是两分子蒽酮在C10–C10’位或其他位脱氢而形成的化合物。 如:番泻叶中致泻的有效成分——番泻苷A、B、C、D等 番泻苷A 大黄酸蒽酮

  13. 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呈色反应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颜色—— 无Ar-OH近乎于无色 助色团越多,颜色越深 如:黄、红、橙、紫红等 多为有色晶体

  14. (二)升华性 游离醌类多有升华性,可得到最纯的结晶。 小分子的苯醌、萘醌—— 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 应用:用于提取、精制

  15. —COOH,Ph-OH, 二、化 学 性 质 (一)酸性 有机化合物中有显酸性基团: 1 Ar-OH的存在——显酸性——用于碱提酸沉 分子中Ar-OH的数目、位置不同则酸性强弱 有差异。

  16. 1.有-COOH的酸性> 无-COOH(Ph-OH) 2. β-OH>Ph-OH > α-OH β-羟基蒽醌α-羟基蒽α-羟基蒽醌 Pka 7.6 9.9 11.5

  17. 3.酚-OH数目增多,酸性↑ 3,6-二羟基蒽醌3-羟基蒽醌1,2-二羟基蒽醌

  18. 含-COOH > 2个以上-OH>1个-OH>2个-OH>1个-OH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 将按下列顺序排列: 5%NaHCO35%Na2CO31%NaOH5%NaOH 应用:可用于提取分离。

  19. (二)颜色反应 • 菲格尔(Feigl)反应—各种醌类(+) 醌类衍生物在碱性下加热能迅 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紫色 化合物。

  20. 苯醌PPC 喷雾蓝色斑点 萘醌TLC 无色亚甲蓝 2. 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苯醌、萘醌——区别于蒽醌 TLC、PPC

  21. α-羟基蒽醌红色 3. 碱液呈色反应(Borntrager’s反应) —羟基蒽醌遇碱液显红或紫红色 反应机理如下:

  22. ②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 氧化蒽醌(+) 专属性: 因呈色反应与形成共轭体系的酚 -OH和C=O有关。 ①羟基蒽醌及具有游离酚-OH的 蒽醌苷均可呈色(+) 此反应也适用于P.C显色。

  23. 4. 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 专属性: 苯醌及无2,3位取代的萘醌(+) 蒽醌→(-)

  24.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具有α-OH或邻二Ph-OH的蒽醌 ①醋酸镁反应 特点:有颜色(生成橙红、紫红、 或蓝紫色络合物),灵敏。 应用:鉴别,及TLC,P.C 显色剂

  25. 与醋酸镁形成的络合物 ②与Pb++络合 一定pH条件下能↓,用于精制。

  26.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一、游离醌类的提取方法 1.有机溶剂提取法 可用CHCl3、ben等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进行浓缩。

  27. 2.碱提酸沉法 用于提取含酸性基团(Ar-OH、 -COOH)的化合物。 3.水蒸气蒸馏法 用于具挥发性的小分子苯醌及萘醌类 化合物。

  28. 二、游离羟基蒽醌的分离 1.pH梯度萃取法——有酸性差异(见后) 2.层析法——利用(苷元)的极性差异 吸附剂—硅胶、磷酸氢钙、 聚酰胺粉、葡聚糖凝胶 *不用氧化铝,尤其不用碱性氧化铝

  29. 1. pH梯度萃取法 EtOH提取液 浸膏 Et2O溶解 Et2O溶解 不溶物 OH-/H2O萃取 碱性由弱到 强继续萃取 OH-/H2O H+/H2O H+/H2O 沉淀

  30. 三、蒽醌苷类与蒽醌衍生物苷元的分离 在有机溶剂中(CHCl3)的溶解度不同 蒽苷——不溶于CHCl3 游离蒽醌——溶于CHCl3

  31. 四、蒽醌苷类的分离 由于蒽醌苷类水溶性较强,分离精制较困难,故现多用柱色谱进行分离。 柱层析载体常用有: 硅胶、聚酰胺、葡萄糖凝胶、纤维素等 1. 分离前,多进行预处理——除部分杂质 ① 溶剂法 用极性较大的溶剂将苷从提取液中提取 (萃取)出来。

  32. ②铅盐法 蒽醌苷/H2O 醋酸铅 滤液 沉淀(蒽醌苷+醋酸铅) 加水 通入H2S气体使沉淀分解 硫化铅 蒽醌苷/H2O 放置 苷类析出

  33. 2.蒽苷的分离 聚酰胺: (分离具酚-OH) 氢键吸附: Ar-OH少,先洗下来 葡聚糖凝胶: MW大小—MW大,先洗下来 反相硅胶柱层析: Rp-8等

  34. 苷水解苷元(水解产物)鉴定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结构测定步骤: 1.化学鉴别反应:确定comp.的类型 2.纯度检查:TLC(氨熏、碘熏) 3.MW测定:MS,(元素分析)

  35. 4.光谱分析: UV、IR、MS、1H-NMR、13C-NMR 5.衍生物制备: 甲基化 乙酰化 了解母核上的取代基

  36. 252nm 325nm 272nm 405nm 苯样结构(a) 醌样结构(b) 一、蒽醌类的紫外光谱 蒽醌母核可分为a 、b两部分 蒽醌有四个吸收峰

  37. 羟基蒽醌类可有五个主要吸收峰 第Ⅰ峰230nm左右 第Ⅱ峰240~260nm(苯样结构引起) 第Ⅲ峰262~295nm(醌样结构引起) 第Ⅳ峰305~389nm(苯样结构引起) 第Ⅴ峰> 400nm(对醌结构中的C=O引起) -OH取代将影响相应的吸收带向红位移

  38. 各吸收谱带与结构的关系 1.峰Ⅰ230nm左右—与-OH数目有关 -OH数目 λmax (nm) 1 222.5 2 225 3 230±2.5 4 236

  39. 2.峰Ⅲ(262~295nm) 受β-酚羟基的影响 具有β-OH的峰Ⅲ发生红移,吸收强度也增强。 峰Ⅲ的吸收强度 logε值>4.1 有β-酚羟基 logε值<4.1 无β-酚羟基

  40. 3.峰Ⅴ(>400nm)—— 受α-酚羟基的影响 α-酚羟基越多,峰Ⅴ红移值越大

  41. 二、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区域有: νC=O1675~1653cm-1 νOH3600~3130cm-1 ν芳环1600~1480cm-1

  42. α-OH数蒽醌类型游离C=O频率缔合C=O频率C=O频率差α-OH数蒽醌类型游离C=O频率缔合C=O频率C=O频率差 (cm-1) (cm-1)(cm-1) 0 无α-OH1678~1653 —— 1 1-OH1675~1647 1637~1621 24~28 21,4或1,5-二OH—1645~1608 — 2 1,8-二OH1678~1661 1626~1616 40~57 3 1,4,5-三OH—1616~1592 — 4 1,4,5,8-四OH—1592~1572— 2.蒽醌类νC=O吸收峰位与α-酚羟基的数目关系

  43. 3.-OH的IR光谱 α-OH 3150 cm-1↓ β-OH 3600~3150 cm-1

  44. 三、醌类化合物的质谱 蒽醌类质谱(MS)特征是: 1.分子离子峰多为基峰 2.游离蒽醌相继脱去二分子CO, 得到m/z 180、152的强峰, m/z 90、76的双电荷峰。

  45. m/z 180 m/z 152 m/z 208

  46. 四、醌类衍生物的制备 1.甲基化反应 目的: 保护-OH、测定-OH数目及成苷的位置 条件:(1)反应物甲基化易难: -COOH > -OH > Ar-OH > -OH > R-OH ( 酸性越强,质子易解离,甲基化易 ) (2)试剂的活性:CH3I > (CH3)2SO4 > CH2N2 (3)溶剂:溶剂的极性强,甲基化能力增强

  47. 2.乙酰化反应 (1)反应物的活性:(易与羰基形成氢键) 强 R-OH > -OH > -OH弱 (亲核性越强,越容易被酰化) (2)乙酰化试剂的乙酰化能力强弱: CH3COCl>(CH3CO)2O>CH3COOR>CH3COOH

  48. (3)反应环境 (4)-OH性质对乙酰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反应意义: 利用醋酐-硼酸作为酰化剂,可以保护α-酚羟基不被乙酰化,得到β-羟基乙酰化产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