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第一章 焊接化学冶金

第一章 焊接化学冶金. 第一章 -- 焊接化学冶金. 第一节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特点. 第二节 气相与金属的作用. 第三节 熔渣与金属的作用. 第四节 合金过渡. 1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特点 2 、 熔敷速度 、熔合比 3 、气相对金属的作用( H ) 4 、焊接化学冶金的一般规律 5 、熔渣的作用性质 6 、合金过渡问题. 重点内容. § 1-1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特点.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熔化焊时,焊接区内各种物质之间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的过程。 要点:各种物质包括气体、液态金属、熔渣。. 普通化学冶金过程是对金属熔炼加工过程,在放牧特定的炉中进行。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焊接化学冶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焊接化学冶金

  2. 第一章--焊接化学冶金 第一节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特点 第二节 气相与金属的作用 第三节 熔渣与金属的作用 第四节 合金过渡

  3. 1、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特点 2、熔敷速度、熔合比 3、气相对金属的作用(H) 4、焊接化学冶金的一般规律 5、熔渣的作用性质 6、合金过渡问题 重点内容

  4. § 1-1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特点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熔化焊时,焊接区内各种物质之间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的过程。 要点:各种物质包括气体、液态金属、熔渣。

  5. 普通化学冶金过程是对金属熔炼加工过程,在放牧特定的炉中进行。普通化学冶金过程是对金属熔炼加工过程,在放牧特定的炉中进行。 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是金属在焊接条件下,再熔炼的过程,焊接时焊缝相当高炉。 二者共同点:金属冶炼加工。 普通化学冶金过程和焊接化学冶金过程对比

  6. 1)原材料不同 2)目的不同 普冶:提炼金属; 焊冶:对金属再熔炼,以满足构件性能 不同点: 普冶材料:矿石、焦炭、废钢铁等。 焊金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

  7. (一)焊条的加热及熔化 1、焊条的加热 电阻热:焊接电流通过焊芯时产生的电阻热。 电弧热:焊接电弧传给焊条端部的热量。 化学反应热:药皮部分化学物质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热量。 一、焊条熔化及熔池的形成

  8. 2、焊条金属的熔化速度 焊条金属的平均熔化速度 gM=G/t =αpI αp为焊条熔化系数 gM焊条金属的平均熔敷速度 gD=GD/t=αHI gD为焊条的平均熔敷速度 损失系数 Ψ=(G-GD)/G=(gM-gD)/gD=1-αH/αP αH=(1-Ψ) αP

  9. 3、焊条金属熔滴及过渡特性 • 熔滴过渡形式 短路过渡、颗粒过渡、附壁过渡、射流过渡、旋转射流过渡。 碱性焊条:短路过渡和大颗粒过渡;酸性焊条:细颗粒过渡和附壁过渡。

  10. 2) 熔滴的比表面积和作用时间 熔滴的比表面积S:熔熵的表面积与其质量之比。 S=Ag/ρVg=4ДR2/(4/3ДR3ρ)=3/Rρ I↑,R↓,S↑,利于冶金反应进行。熔滴的平均作用时间是指熔滴的平均质量与一个周期内焊芯的平均熔化速度之比。

  11. 3) 熔滴的温度 实测手工电弧焊碳钢焊条:2100-2700K,熔渣平均温度:1600C0

  12. 1、熔池的形状和尺寸 熔池为半椭球,几何尺寸为L=P2IU 其中,P2是比例系数,取决于焊接方法和规范。I是焊接电流,U是焊接电压,上式适用于点状热源 。 (二)熔池的形成

  13. 3、熔池温度 熔池中部温度最高,头部次之,其次是尾部。 2、熔池质量和存在时间tmax=L/v tcp=Gp/ρvAwAW焊缝的横截面积

  14. 1)液态金属密度差引起自由对流运动 2)表面张力差强迫对流运动 3) 熔池中各种机械力搅拌 4、熔池运动状态 4)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15. 1、气渣联合保护 2、渣保护 3、气保护 4、真空保护 5、自保护 二、焊接过程中对熔融金属的保护 保护方式

  16. 1、药皮反应区:指焊条受热后,直到焊条药皮熔点前发生的一些反应。1、药皮反应区:指焊条受热后,直到焊条药皮熔点前发生的一些反应。 1) 水分蒸发 2) 某些物质分解 3) 铁合金氧化 三、焊接化学冶金反应区及反应条件 焊接方法不同,冶金反应阶段也不同。以手工电弧焊为例,加以讨论

  17. 指熔滴形成.长大.脱离焊条.过渡到熔池之前 1).温度高 2).与气体.熔渣的接触面积大 3).时间短速度快 4).熔渣和熔滴金属进行强烈的搅拌,混合. 2)、熔滴反应区 特点:

  18. 1)、熔池T 1600~1900℃低于熔滴T 比表面积 2 )、接触面积小3~130 3)、时间长 手工焊3~8秒埋弧焊6—25s 4)、搅拌没有熔滴阶段激烈 5)、熔池温度不均匀的 突出特点 3、熔池反应区 熔池前斗部分发生金属熔化和气体的吸收,利于吸热反应熔池后斗部分发生金属凝固和气体的析出,利于放热反应

  19. (一)、熔合比的影响 熔合比:焊缝金属中,局部熔化的母材所占的比例。 ①= ②:熔合比 F1 :熔化母材的面积 F2 :填充金属的面积 四、焊接工艺条件与化学冶金反应的关系 焊接规范:焊接金属(焊条、焊丝)和局部熔化的母材组成。

  20. ①焊接电流I的变化 冶金反应不充分 ②焊接电压V的变化 U 弧长 冶金反应充分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影响)熔 滴过渡特性的影响 本节结束

  21. 一、焊接区内的气体 (一)气体的来源和产生 来源:1.焊接材料 2.气体介质 3.焊丝和母材表面上的油锈等杂质。 4.金属和熔渣的蒸发产生的气体 成分: 金属及熔渣蒸气 § 1-2 气相与金属的作用

  22. 来源:主要是焊接区周围的空气。 氮与金属作用有两种情况。 1、不与氮发生作用的金属,即不能熔解氮又不形成氮化物,可用N作为保护气体。 2、与氮发生作用的金属,即能溶解氮又能形成氮化物,这种情况下就要防止焊缝金属的氮化。 二、氮与金属作用

  23. 1)原子形式溶于液态金属 2)以NO形式溶入 3)以氮离子形式溶入 (二)氮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1) 时效脆化 2) 气孔 3) 有利一面 :可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钢中,一般指高合金钢 。 (一)氮在金属中的溶解

  24. 1)、机械保护:气一渣保护、渣保护、气体保护、抽真空。对于适渣型焊条:保护效果取决于药皮的数量及成分 2)、焊接工艺规范影响 : 3)、焊丝成分的影响 :增加焊丝或药皮中的含碳量可降低焊缝中的含氮量d (三)影响焊缝含氮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25. (一)、氢在金属中的溶解 1、来源:焊条药皮、焊剂、焊丝药芯中水分,药皮中有机物为、焊件表面杂质(锈、油)空气中水分 第一类能形成稳定氢化物金属 第二类不形成稳定氢化物的金属 三、氢对金属的作用

  26. 焊接区为氢可以处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状态 1).氢以原子形式溶入 2).以 溶入 3).以 溶入 2、氢的溶解机构

  27. 氢与金属作用的特点,把金属分为两类 ①与氢形成稳定氢化物的金属 ②不与氢形成稳定氢化物的金属 ③合金元素的影响 :氢在铁中溶解度受合金元素影响 3、[H]的影响因素

  28. 1.存在形式 ①扩散氢:氢以原子或质子形式存在的并可在金属晶格中自由扩散。 ②残余氢(剩余氢):氢原子扩散聚集到金属的晶格缺陷,显微裂纹和非金属夹杂物的边缘空隙中,结合成分子不能自由扩散。 总含氢量=扩散氢+剩余氢 (二)、焊缝金属中的氢及其扩散

  29. (1)氢沿长度方向的分布基本均匀 但火口处含氢量较高。 (2)氢沿焊接接头横断面的分布 (3)母材与焊缝的匹配 2.氢在焊缝中分布

  30. 暂态现象:脆化、白点、经时效、热处理可消除 永久现象:气孔、改变组织、显微斑点、冷裂纹、不可消除 1)、氢脆 氢在室温附近, 氢溶解在金属晶格中,引起钢的塑性严重下降现象 (三)、氢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31. 肉眼可见,直径0.5~3mm中心处有气孔或小的夹渣,外围有塑性裂断的痕迹,象鱼眼似的也称“鱼眼”.肉眼可见,直径0.5~3mm中心处有气孔或小的夹渣,外围有塑性裂断的痕迹,象鱼眼似的也称“鱼眼”. 产生原因:白点是在塑性变形阶段产生的。 “诱捕理论”解释:焊缝中的气孔及非金属夹杂物边缘的空隙,好象“陷阱”一样.捕捉氢原子,并在其中结合成氢分子,在拉伸试验中“陷阱”中的氢分子被吸附.由于塑性变形新产生的微裂纹表面上,分解成原子氢,原子氢扩散到微裂纹金属晶格内,引起金属脆化。 2)、白点

  32. 4)、组织变化和显微斑点 焊缝金属A—M时,由于氢在A有较大的溶解度,当含氢量高的焊缝自A化,温度冷却时,引起局部A过冷残余A增加,残余A—M时,富氢的组织内产生大的内应力,造成显微裂纹 5)、产生冷裂纹 3)、气孔

  33. 1)、限制焊接材料的含氢量,药皮成分 2)、严格清理工件及焊丝:去锈、油污、吸附水分 3)、冶金处理 4)、调整焊接规范 5)、焊后脱氢处理 (四)控制氢的措施

  34. (一)氧在金属中的溶解 1).以原子氧形式溶解 2).以FeO形式溶解 (二)金属被氧化的途径 气相中氧化气体与金属相互作用 四、氧对金属的作用 1).自由氧对金属的氧化 2).CO2对金属的氧化 3).H2O气对金属的氧化 4).混合气体对金属的氧化

  35. 1).机械性能下降 2).化学性能变差 3).产生气孔CO合金元素烧损 4).工艺性能变差 (三)氧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四)防止措施 一防二脱 本节结束

  36. 熔渣:电焊条药皮,焊剂溶化形成的金属及非金属氧化物及复合物。熔渣:电焊条药皮,焊剂溶化形成的金属及非金属氧化物及复合物。 一、焊接熔渣 (一)熔渣的作用、成分及分类 1.熔渣的作用 1).机械保护作用 2).冶金处理作用 3).改善工艺性能 §1-3 熔渣与金属的作用

  37. 1).熔渣成分:大体由氧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硼酸盐类组成是多种化学组成的复杂体系。1).熔渣成分:大体由氧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硼酸盐类组成是多种化学组成的复杂体系。 2).熔渣分为三类 第一类 氧化物型 第二类 盐—氧化物型 第三类 盐型 2.熔渣的成分和分类

  38. 液态熔渣的结构有两种理论: 分子理论和离子理论 分子理论可简明的定性为解释熔渣与金属之间的冶金反应,但不能解释一些重要现象,如导电性、电解等。 (二)熔渣结构理论

  39. 1).液态熔渣由自由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分子组成1).液态熔渣由自由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分子组成 2).氧化物之间成盐反应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1.分子理论: 当T↑k↓自由氧化物↑浓度复合物浓度↓熔渣活性↑ T↓k↑自由氧化物浓度↓复合物浓度↑熔渣活性↓

  40. 3).只有自由氧化物才能与金属作用 4).各氧化物之间的化学亲和力可近似用生成复合物时的热效应来衡量

  41. 5).液态熔渣是理想的熔体---服从理想溶液定律 分子理论可简明的定性解释熔渣与金属之间的冶金反应,但不能解释一些重要现象,如导电性、电解等。

  42. 1).熔滴是由简单和复杂的离子组成的中性溶液 2.离子理论: 负电性大的元素以负离子形式存在 负电性小的元素以正离子形式存在 碱性渣中 少,氧以自由氧离子形式存在 酸性渣中SiO2多,形式复杂的离子. 之间形成离子团,极性键结合.

  43. 2).离子的分布,聚集和相互作用取决于它的综合矩2).离子的分布,聚集和相互作用取决于它的综合矩 综合矩=Z/r r= 其子Z—离子电荷(静电单位) r—离子半径 离子综合矩越大,静电场愈强,与其它离子作用力愈大综合矩 如 综合矩最大47 负离子 综合矩最大7.3 二者可结合成或更复杂的离子 当Z↑综合矩↑ r↓综合矩↑

  44. 盐型简单结构均匀溶液,氧化型熔渣具有复杂网状,结构的化学成分更不均匀的离子溶液,盐—氧化物型比较复杂的化学成分微观不均的离子溶液。盐型简单结构均匀溶液,氧化型熔渣具有复杂网状,结构的化学成分更不均匀的离子溶液,盐—氧化物型比较复杂的化学成分微观不均的离子溶液。 3).液态熔渣与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原子与离子交换电荷的过程 离子理论 分子理论 由于离子交换电荷、运动、形成电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