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00 Views
任务 2 原材料的核算. 一、原材料的核算内容 原材料 是指经过加工能 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 、 材料 及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辅助材料。 1. 原料及主要材料 2. 辅助材料 3. 外购半成品 4. 修理用备件 5. 包装材料 6. 燃料. 采用实际成本 核算存货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计划成本法 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任务 2.1 原材料按 实际成本 计价的核算.
E N D
任务2 原材料的核算 一、原材料的核算内容 • 原材料是指经过加工能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材料及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辅助材料。 • 1. 原料及主要材料 2. 辅助材料 3. 外购半成品 4. 修理用备件 5. 包装材料 6. 燃料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存货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存货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 计划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任务2.1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1.含义: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2.实际成本法下的账户设置
实际成本法下的账户设置 (1) 原材料 (2) 在途物资 在实际成本法下尚 未验收入库的各种 材料物资用本科目 (3) 应付账款 核算购买材料等尚未支付的款项 (4) 预付账款 注:在计划成本法下用“材料采购”科目核算尚 未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物资。
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是会计上的一对“双胞胎”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是会计上的一对“双胞胎” 资产负债表上的应付账款(负债类)项目=应付账款贷方明细+预付账款的贷方明细 资产负债表上的预付账款(资产类)项目=预付账款借方明细+应付账款的借方明细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若企业采用预付款方式购入原材料:举例说明:若企业采用预付款方式购入原材料: 东方公司12月5号向光明公司预付货款10000元,采购一批原材料,光明公司于12月25日交付所购材料,并开来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价款为11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870元。 12月5日,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货款——光明公司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12月25日,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1100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0 贷:预付账款——光明公司 12870
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也是会计上的一对“双胞胎”。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也是会计上的一对“双胞胎”。 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资产类)项目=应收账款借方明细+预收账款的借方明细 资产负债表上的预收账款(负债类)项目=预收账款贷方明细+应收账款的贷方明细
3.原材料的业务 (1)原材料取得 外购、自制、委托加工、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盘盈等; (2)原材料的加工领用(发出) (3)原材料的销售
(1)原材料购进 ①货款已付,材料已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注:原材料的入账金额为“买价+应计税金+相关费用” 这里的应计税金不包括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要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扣)。
举例说明 1.甲公司购入一批A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6000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元,另对方代垫包装费20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入库。 原材料入账金额=600000+2000=602000元 借:原材料 60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 贷:银行存款 704000
课堂案例一 某企业购入材料,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斤为600元,增值税税额为204000元,另发生装卸费用8000元,途中保险费用4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990斤,运输途中发生正常洒落10斤,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原材料入账金额=600×2000+8000+4000=1212000元 借:原材料 12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0 贷:银行存款 1416000
课堂案例二 某企业购入材料,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斤为600元,增值税税额为204000元,另支付运输费用8000元,取得运输部门的运费发票,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2000斤,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支付的运费按93%计入原材料,7%计入进项税
原材料入账金额=600×2000+8000×93%=1207440元 进项税额=204000+8000×7%=204560 借:原材料 12074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560 贷:银行存款 1412000
课堂案例三 某企业购入材料,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斤为600元,增值税税额为204000元,对方代垫运输费用8000元,取得运输部门的运费发票,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2000斤,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原材料入账金额=600×2000+8000×93%=1207440元 借:原材料 12074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560 贷:银行存款 1412000
课堂案例四 某企业购入材料,发票上注明的售价每斤为600元,增值税税额为204000元,对方代垫运输费和杂费8000元,取得运输部门的运费发票,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2000斤,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原材料入账金额=600×2000+8000=1208000元 借:原材料 120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0 贷:银行存款 1412000
结论 一、运费能够按7%计入进项税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费发票 2、必须是企业自己支付的或负担(如:对方代垫)的运费 注:只有运费才能适合上述规定 运杂费可不行
②货款已付,材料尚未入库 采购: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入库: 借:原材料—XX材料 贷:在途物资
举例说明 甲公司2月4日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B材料一批,发票及账单已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为30000元,增值税为5100元。支付保险费用1500元,材料尚未到达。2月6日材料到达,验收入库 2月4日采购借:在途物资—— B材料31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5100贷:银行存款 36600 注:汇兑用“银行存款”科目
2月6日验收入库借:原材料——B材料 31500 贷:在途物资 31500
③货款未支付、材料已入库 借:原材料—XX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XX公司/应付票据 注:应付票据是指货款虽然没有付但开具一张商业汇票的情况
举例说明 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Z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40000元,增值税为68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000元,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已到,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Z材料 4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800贷:应付账款—XX 47800
④货款未支付、材料未入库 采购: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入库: 借:原材料—X材料 贷:在途物资
举例说明 某企业4月1日采购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470万元,增值税额为79.9万元.双方商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支付货款,付款期限为90天,材料尚未到达。 4月1日采购借:在途物资——XX材料 47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799000 贷:应付票据 5499000
假定该批原材料在4月7日到达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XX材料 4700000 贷:在途物资 470000
无发票到货的特殊情况 ⑴含义:原材料已到达企业,发票账单没有收到 会计没办法确定该批货物的成本金额。 为了保证账实相符,需要暂估入账。 ⑵处理: ①月末暂估 借:原材料 (计划价或合同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注:增值税不能估计,因为没有发票
②下月初冲回(红字)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③发票账单到达,正常处理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举例说明 某企业2007年1月28日验收入库材料一批,月末尚未收到发票账单,货款未付,合同作价45万元。 1月31日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450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450000 说明:1月28日验收入库时可暂不入账,1月31日,为反映库存真实情况,才需要根据合同价暂估入账
2月1日冲回: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450000 450000 2月5日,收到上述购入材料托收结算凭证和发票账单,专用发票列明材料价款44万元,增值税7.48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2月5日正常账务处理:借:原材料 4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74800 贷:银行存款 514800
外购材料发生短缺的处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偿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属于运输机构或过失人造成的短缺,应将短缺部分的成本和增值税转入“其他应收款”账户 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并相应提高单位采购成本 属于供货单位少发货等原因造成的短缺,应将短缺部分的成本和增值税转入“应付账款”账户,不构成材料的采购成本
举例说明 • 东方公司从南开公司购入原材料2000件,单价3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但材料尚在运输途中。待所购材料运达企业后,验收时发现短缺100件,经查,东方公司确认短缺的存货中有90件为运输部门的责任造成,经与运输部门协商,同意赔偿但款项尚未收到,其余10件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①支付货款时: 借:在途物资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200 贷:银行存款 70 200 ②验收入库时: 实收1900件: 借:原材料 57000(1900×30) 贷:在途物资 57 000 短缺100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510 贷:在途物资 3000(100×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 200
③查明原因后: 10件属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材料成本。 借:原材料 300(10×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300×17%)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51 90件为运输部门责任造成: 借:其他应收款——运输部门 3159(3510-351)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159
(2)原材料的加工领用(发出、加工) 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领用) 制造费用(车间领用材料) 管理费用(行政部门领用材料)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材料) 在建工程(工程领用材料) 贷:原材料-XX材料
2007年6月25日中山电器股份公司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本月领用材料如下表所示:2007年6月25日中山电器股份公司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本月领用材料如下表所示: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1000 —乙产品 26000 制造费用 3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原材料—A 45000 —B 18000 —C 4000 —D 14000
2007年10月5日中山电器股份公司,本月仓库发出材料如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2007年10月5日中山电器股份公司,本月仓库发出材料如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3)原材料销售 ①记录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②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举例说明 2007年8月25日中山电器股份公司销售一批,取得价款58500元,增值税为8500元,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40000元,款项已收存入银行。 ①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8500 ②借:其他业务成本 40000 贷:原材料 40000
作业 2007年8月25日中山电器股份公司销售一批5月份购入的原材料,取得价款34000元,增值税为5780元,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30000元。
小结 6、原材料的核算(购入) (1)购入原材料 借:原材料(没有入库用“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2)领用材料(加工材料) 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领用) 制造费用(车间领用材料) 管理费用(行政部门领用材料)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领用材料) 在建工程(工程领用材料) 贷:原材料
(3)销售原材料(没有加工) ①记录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 ②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 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