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1 Views
第五章 茶园建设. 教学目标 :. 1 、掌握无公害茶园的基本建设; 2 、掌握茶树复壮与换种技术; 3 、了解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 4 、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认同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 无公害茶园的基本建设;茶树复壮与换种技术。. 教学难点:. 换种改造技术。. 新课导入:.
E N D
教学目标: • 1、掌握无公害茶园的基本建设; • 2、掌握茶树复壮与换种技术; • 3、了解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 • 4、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认同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 无公害茶园的基本建设;茶树复壮与换种技术。
教学难点: • 换种改造技术。
新课导入: •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在一次种植之后,便可生产数十年,茶园建设的好与坏,对今后是否能产出两高一优产品至关重要。因此,本课从新茶园建设出发,对无公害茶园规划、开垦、复壮换种、土壤改良、园地改造、设施栽培等技术进行详细论述,为建设无公害茶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茶园建设 • 一、无公害茶园的基本概念 • 二、茶园规划 • 三、园地开垦 • 四、茶树种植和初期管理
一、无公害茶园的基本概念 • 无公害茶园的定义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养分和环境生物等自然资源,有效、持续地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能量循环,使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在生产管理上,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无污染、优质、安全、营养成分丰富的特点,并达各类食品标准要求,这样茶园称之为无公害茶园。
讨论: • 无公害茶的概念是什么?什么是无公害茶园?
二、茶园规划 • (一)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 • (二)园地选择 1、我国植茶的生态条件适宜区域 2、园地的选择条件 • (三)园地的规划 1、主要建筑物的布局 2、园地规划 3、道路系统的设置 4、水利网的设置(1)渠道;(2)主沟;(3)支沟;(4)隔离沟;(5)沉沙凼;(6)水库、塘、池 5、防护林与遮阴网(1)林带布置(2)行道树布置(3)遮阴树布置
三、园地开垦 • (一)地面清理 • (二)平地及缓坡地的开垦 • (三)陡坡梯级垦辟 1、梯级茶园建设原则 2、梯面宽度确定 3、梯级茶园的修筑 测定筑坎基线 修筑梯田 梯壁养护
四、茶树种植和初期管理 • (一)种植前整地与施基肥 • (二)茶籽直播 播种时间 播种方法 • (三)茶苗移栽 1、移栽时间 2、种植规格 3、移栽技术 4、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 (四)幼龄茶树管理 抗旱保苗 间苗补苗 • (五)茶树矮化密植 1、矮化密植的理论依据 (1)充分利用太阳能 (2)生殖生长被控制,促进营养生长 (3)群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4)改善生态环境 2、矮化密植茶园的建立 (1)土壤与基肥 (2)品种与排列方式
讨论: • 1、结合实际,说明道路系统的设置的重要意义、水利网设置的重要性,如何处理二者交互问题? • 2、如何处理遮阴带来的负面问题?
第二节 茶树复壮与换种 • 一、低产茶园的概念 • 二、形成低产茶园的原因 • 三、低产茶园茶树复壮与换种
一、低产茶园的概念 • 因地、因时因生产力水平因素不同而有差异,主要有四方面论述。
二、形成低产茶园的原因 • (一)树龄过大 • (二)生态条件恶劣 • (三)建园基础差 • (四)栽培措施不力
三、低产茶园茶树复壮与换种 • (一)茶树群体结构改造 • (二)树冠改造 • (三)改善管理 1、肥水管理 2、采摘管理 3、茶树保护措施 • (四)换种改造 1、改植换种 2、新老套种 3、嫁接换种
启发思考: • 1、怎样给低产茶园赋以定义?你心目中的低产茶园是怎样的状况?如何去改善? • 2、茶树出现“鸡爪枝”、“高脚茶蓬”、“两层楼”、“塌地茶蓬”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治?
第三节 茶园土壤改良与园地改造 • 一、加深有效土层 (一)深耕改土 (二)客土培园 • 三、提高土壤肥力 • 四、改良土壤结构 • 五、调整园地布局
第四节 茶树设施栽培 • 一 、茶园主要设施栽培形式和效应 • 二、塑料大棚茶园生产技术 • 三、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
一 、茶园主要设施栽培形式和效应 • 主要是有两种形式:塑料大棚栽培和日光温室栽培
二、塑料大棚茶园生产技术 • (一)塑料大棚茶园的选择与建造 • (二)大棚茶园的环境条件控制 • (三)大棚茶园的施肥 • (四)大棚茶园的灌溉与修剪 • (五)大棚茶园的采收与揭膜
三、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 • (一)日光温室茶园的选择与建造 • (二)日光温室茶园的水肥管理技术 • (三)日光温室茶园的环境条件调控 • (四)日光温室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与修剪 • (五)采收与揭膜
参与性讨论: • 保护地茶园生产的茶叶与露天生产的茶叶品质是否一样? • 提示:茶叶品质与温、水、肥等关系考虑。
本章小结: • 无公害茶园的定义是在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生产管理上,进行严格要求,进而所生产的产品食品标准要求,这样茶园称之为无公害茶园。 • 茶园规划从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出发,进行园地选择,选择出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布局、园地规划、道路系统的设置、水利网的设置、防护林与遮阴网方面进行规划。 • 陡坡梯级垦辟,即梯级茶园建设原则、梯面宽度确定、梯级茶园的修筑三方面技术环节。 • 茶树种植和初期管理:(一)种植前整地与施基肥;(二)茶籽直播,在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上加以要求;(三)茶苗移栽,主要有移栽时间、种植规格、移栽技术、提高移栽成活率方法五方面环节;(四)幼龄茶树管理,主抓抗旱保苗、间苗补苗;(五)茶树矮化密植,从矮化密植的理论层面上讲关键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控制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发挥群体优势、改善生态环境。从实践层面上讲,矮化密植茶园的建立主要以土壤与基肥、品种与排列方式为切入点。 • 低产茶园的概念。造成茶园低产的原因有四方面因素即:树龄过大、生态条件恶劣、建园基础差、栽培措施不力。 • 低产茶园茶树复壮与换种技术,包括茶树群体结构改造、树冠改造、改善管理、换种改造等。 • 为使茶树根系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改良土壤可以从加深有效土层、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调整园地布局等四方面着手。 • 茶园主要设施栽培形式主要是有两种形式:塑料大棚栽培和日光温室栽培和效应。 • 塑料大棚茶园生产技术关键是塑料大棚茶园的选择与建造、大棚茶园环境条件控制、大棚茶园的施肥、大棚茶园的灌溉与修剪、大棚茶园的采收与揭膜。 • 日光温室茶园栽培技术包括茶园的选择与建造、水肥管理技术、环境条件调控、病虫害防治与修剪、采收与揭膜等技术。
课后训练 • 重要概念: • 无公害茶 无公害茶园 • 思考与训练: • 1、请结合实际说明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有哪些要求? • 2、在新茶园开垦种植中应有哪些注意事项? • 3、简述茶树嫁接技术。 • 4、如何提高茶树移栽成活率? • 5、你对茶树种植技术的要点如何解释? • 6、改良茶园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 7、联系生产实际阐述低产茶园形成的成因,怎样去改造? • 8、塑料大棚中温、肥、水如何管理? • 9、茶园中改善管理技术有哪些? • 10、梯田养护技术有哪些? • 11、你认为茶树遮阴的好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