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704 Views
生命的答案 - 水知道. 你不可不知的水.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起源。 人體的 70% 由水構成 . 水是生命力 , 人體吸收養分 , 透過血液及體液循環、輸送養分 . 水會直接反應萬事萬物產生的波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的冰結晶. 水的冰結晶 , 又稱水結晶。 這些有關水結晶的實驗,是 IHM 綜合研究所做的。 圖片由量子力學 博士 江本勝先生的 IHM 綜合研究所提供。 本研究結果, 已在世界各國巡迴演講發表,獲得熱烈響應 。. 實驗程序 1 : 給 蒸餾 水各種不同冷凍條件. IHM 綜合的實驗程序是:
E N D
你不可不知的水 •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起源。 • 人體的70%由水構成. • 水是生命力,人體吸收養分,透過血液及體液循環、輸送養分. • 水會直接反應萬事萬物產生的波動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的冰結晶 • 水的冰結晶, 又稱水結晶。 • 這些有關水結晶的實驗,是IHM綜合研究所做的。 • 圖片由量子力學博士江本勝先生的IHM綜合研究所提供。 • 本研究結果,已在世界各國巡迴演講發表,獲得熱烈響應。
實驗程序 1:給蒸餾水各種不同冷凍條件 IHM綜合的實驗程序是: 1. 讓水分別處於在各種不同的環境條件下。 例如上圖是讓水聽音樂。
實驗程序 2 :將各種水結凍 2. 把實驗水分別滴在100個試皿, 在冷藏室冷凍2個小時。
實驗程序 3 :顯微觀察 3.在冷藏室通過顯微鏡將有結晶的冰用200至500倍的倍率拍照它的頂端部位。
實驗程序 4 :拍攝其解凍過程 顯現出漢字“水”的形狀。漢字似有妙理存焉。 4.拍攝水結晶照片。任何的冰都會經過右邊照片的狀態,而變回水。 • 隨著溫度上升(-5℃~0℃),結晶水變成液態水的前一瞬間,你看到了什麼?
實驗程序完畢:分析各種水結晶 讓水聽曲調明快、愉悅的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 這張美麗的水結晶照片是如何照出來的呢?
聽了"離別"曲的蒸餾水結晶 似乎證明了音樂也可以使水產生不同的改變。 • 這是聽了蕭邦鋼琴曲“離別” 的水結晶。 • 因為是“離別”之曲,水結晶被分化得更小了,成為離別模樣。
讓蒸餾水讀文字的實驗 讓水讀了文字“愛和感謝”後,拍下水結晶。
讓蒸餾水讀文字的實驗 • 讓水讀了“真噁心討厭, 我要殺你” 所拍的照片。 • 語言使水的結晶產生巨大的變化.
蒸餾水接受電視電磁波的實驗 • 把兩瓶同樣的蒸餾水放在電視機旁, 接收電磁波。
蒸餾水接受電視電磁波的實驗 • 貼有“愛,感謝”字條的蒸餾水, 接受電磁波後的結晶。
蒸餾水接受電視電磁波的實驗 • 沒貼字條的蒸餾水,接受電磁波後的結晶。 • 結論:接收電磁波後的水結晶完全被破壞,但是貼有‘愛與感謝’字條的蒸餾水較無影響.
讓蒸餾水看錄影片的實驗 • 這蒸餾水雖然沒貼“愛,感謝”的文字,但或許因接觸良性信息,也形成了漂亮結晶。
[水 v.s. 人心意識] 實驗 • 地震不久的神戶自來水 • 江本先生的實驗報告說:「大地震之後的第三天,用採來的神戶自來水偶然拍出的結晶照片。水好像攝取了地震後人們的“恐怖,慌亂,悲痛欲絕”…,結晶完全破壞…」
[水 v.s. 人心意識] 實驗 • 地震三個月後的神戶自來水。 • 三個月後,遭受重擊的神戶人民得到了全世界的關心。這是蘊藏著關懷和祝願的水結晶。
[水 v.s. 人心意識] 實驗 • 500個人在1997年2月2日下午2點鐘,想著放在作者辦公室的一杯水。從各地,在同一時刻,每個人都想“水變乾淨了,謝謝”。 • 實驗結果,使研究成員都被感動得淚水盈眶。 • 心念的力量,是能夠超越空間距離的?
[水 v.s. 人心意識] 實驗 • 接受500人"愛的信息"前後的水結晶 。
[語言與大自然相應] 實驗 • 用同樣的精製水,讓水看日、英、德文的智慧、宇宙、愛、感謝。結果,水結晶竟似乎與語意有所相應 。 • 似乎:“語言是與大自然相應的,語言不只是人所製造的,也是大自然產生的。” • 雖然,各物種,各民族,各有不同的語言,但不同語言的背後,確有相通的心靈。
[語言與大自然相應] 實驗 • 水讀了日、英、德文的“智慧” 。 • 彼此相像。
[語言與大自然相應] 實驗 • 讀"宇宙"的日、英、希臘語的水結晶照片。
[語言與大自然相應] 實驗 • 讓水讀“愛、感謝”的英、日、德文。 • 不分地區,大自然的感知是相同的!
水的結晶…. 告訴你什麼? 語言、意識擁有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你每天說的話,動心起念,都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當然,也會對你親愛的家人、同學、朋友、週遭的環境產生影響. 水是心靈的明鏡,你期待你身體裡的水是怎樣的模樣? ‘愛與感謝‘是勝過一切的良藥。 ‘用心’才能喝一杯‘好水’。
善惡球菌 ……水有靈兮,萬物有靈 • 米飯分裝進兩玻璃瓶,每天讓小學孩子向貼“謝謝”的瓶子說謝謝,對另一瓶說“混蛋”。 • 一個月後,貼“謝謝”的米飯發出香麴味;另一瓶則變黑發臭。
實驗簡介時間:92年1月17日至2月20日,共35天學校:高雄市瑞豐國小材料:米飯3份(重量相同)、廣口瓶3個實驗方法1.將米飯分別放進瓶子裡,瓶子加蓋。2.早晚分別對讚美組、批評組和忽視組發出不同的意念。‧讚美組:「你很棒」、 「謝謝你」。‧批評組:「你真差勁」、「你是個大笨蛋」。‧忽視組:不發出任何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