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623 Views
生命關懷 _ 8 動物關懷. 授課教師 : 李淑君 2014.04.09 shu-chun.lee@outlook.com. 教學大綱. 流浪動物 校園動物 實驗 動 物 動 物 戲 謔. 流浪動物帶來何種社會問題 ?. 流 浪動物的大量繁殖 而影響 市容 。 流 浪動物隨地的排放排泄 物或是 翻咬垃圾 而 影響環境衛生 。 浪動動物 因是野生並沒有經過醫院的檢疫而有發生傳染病的危機 。 流 浪動物因有區域性領地的習性而會對人的人生安全照成危險。 影響交通 、 追車追人 、 狗吠叫或貓發情的噪音 … 等等. 政府對流浪動物的處理方式.
E N D
生命關懷_8動物關懷 授課教師 : 李淑君 2014.04.09 shu-chun.lee@outlook.com
教學大綱 • 流浪動物 • 校園動物 • 實驗動物 • 動物戲謔
流浪動物帶來何種社會問題? • 流浪動物的大量繁殖而影響市容。 • 流浪動物隨地的排放排泄物或是翻咬垃圾而影響環境衛生。 • 浪動動物因是野生並沒有經過醫院的檢疫而有發生傳染病的危機。 • 流浪動物因有區域性領地的習性而會對人的人生安全照成危險。 • 影響交通、追車追人、狗吠叫或貓發情的噪音…等等
流浪動物主要來源 • 個人棄養 • 條件不允許下仍養寵物 • 嚴重疾病醫療無法分擔 • 未結紮 • 走失 • 為植入晶片 • 保育場關閉 • 繁殖場棄養 • 利用後任其自生自滅或關籠致死 • 惡意丟棄母犬或未售出的幼犬 • 流浪狗生育
養狗前的六大條件 • 居家環境:尊重鄰居或社區大樓的規定,能維護環境整潔。 • 居住空間:具備合適的活動空間及清潔的狗窩。 • 親友感受:獲得家人同意並可以在必要時協助照顧。 • 時間付出:提供每日食物飲水、基本訓練與互動。 • 耐心責任:學習養育的正確態度知識,以愛與體諒來了解牠。 • 經費準備:預防針、每月心絲蟲、防跳蚤藥劑、疾病醫療的支出預算。
養狗後的六大責任 • 領養:以認養代替購買,紓解流浪犬的惡性循環 • 教育:以獎勵代替打罵,學習了解牠的行為語言 • 衛生:環境潔淨好習慣,遛狗繫狗鍊隨手清狗便 • 醫療:寵物登記植晶片,每月心絲蟲與防蚤藥劑 • 休閒:人犬互動樂趣多,適度運動有助身心健康 • 死亡:生老病死總有時,關愛牠不離不棄是王道
結紮 • 流浪貓狗的真正源頭,並非一般人想像的寵物棄養,純種貓狗的數量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代表那些佔九成以上的米克斯們真正 的來源是流浪動物族群自身的繁衍,以及鄉村地區半野放家貓犬的後代。 • 反方 • 不人道 : 認為繁殖應該是動物生與俱來的權利,不應為了人類管理環境的方便而消除它 • 正方 • 現實面:流浪動物的數量如果沒有適當結育會一發不可收拾,過多的流浪動物會引起居民反感而被抓進收容所,12天後無人認養就會被安樂死。所以絕育可能是救了牠;不絕育,會害了牠以及牠生下的幼畜們。 • 尊重繁殖權利可能會導致更多生命的死亡 • 經絕育後因性荷爾蒙減少、個性穩定,不易產生攻擊行為,無需爭奪交配權,減少爭吵打架情況
TNVR • T(trap) 捕捉 • N(neuter) 結紮 • V(vaccinate) 接種疫苗 • R(return) 原地回置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uZUe_FDmI • 杜絕棄養、推廣絕育、擴大領養
動物晶片 • 現行法律也規定,民眾特定寵物 (目前只有狗) 時,均應強制植入晶片。 若經發現後勸導仍不改善,將可處以新台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 寵物晶片:無線射頻辨識科技(RFID) • RFID 標籤中可以存入資訊,並藉由電磁力供給能源後,以無線電波傳遞資訊至掃描器中。 • 寵物晶片也是 RFID 標籤的一種,植入寵物體內後不會主動傳遞資訊,只會靜靜保存每隻寵物的身分資訊。由於裡面不含電池,也沒有內部動力來源,只是留在寵物體內供日後讀取資訊用,因此這種標籤又稱為「被動 RFID 標籤」,與悠遊卡、eTag等原理相同。
動物晶片 • 目前全國畜犬登記作業之晶片規格混亂,掃出所有經政府核可的晶片,可能需要三至四支掃描器,造成經費的浪費;甚至掃不到晶片而被當成野狗,而遭受12天後無人認養則安樂死的悲劇。
攻擊行為 • 繁殖 • 一隻發情的母狗,足以引來一整群的公狗 • 母狗剛生完小狗,若此時誤闖了狗窩,母狗也有可能會為了保護小狗而對人有攻擊行為 • 捕食 • 家犬或流浪犬較常見到的,是為了搶食物 (資源) 而有攻擊行為 • 資源保護(護食、護地盤 、護玩具…等等) • 放養在外的犬隻,較常因為地域性問題,對於經過的人或狗出現攻擊行為 • 不論貓狗皆有追逐快速移動物體 (捕食) 的本能
攻擊行為 • 迴避危機 • 被人類戲弄欺負等不良經驗,流浪狗時常在外被人欺負或驅趕,長期下來對於人的印象是較負面的,會讓狗兒在見到人出現的時候情緒更為不安及緊張 • 直視狗狗的眼睛,這會讓狗兒覺得不自在 • 碰觸受傷或生病的狗,也有可能讓狗兒受到驚嚇而想保護自已 • 狗狗也會因為害怕、恐懼而攻擊 • 兒童的尖叫聲,會引起狗狗的注意,又在狗面前快速移動,狗狗有追捕獵物的本能,萬一兒童又做出任何可能讓牠感覺到倍受威脅的行為,導致狗因為恐懼進而攻擊
如何處理與面對威脅犬 ? • 當被狗追的時候,請面對狗狗,把雙手舉高,讓狗狗覺得你突然變很高大而不敢靠近 • 爬到高的地方去,因為狗狗通常沒法爬很高. • 面對狗狗慢慢的往後退,因為背對著狗狗會讓狗想追逐,所以要退到人多的地方,例如便利商店、市場…等等 • 國外有個 Be a Tree計畫,宣導作法是讓兒童像一顆樹一樣,樹對狗而言是無趣的 • 不尖叫 (尖叫的話會引起狗的注意) • 不直視狗的眼睛看 (因為瞪著狗狗會讓狗兒感到緊張) • 不奔跑而繞路或慢慢的走過去 (狗喜歡追逐快速移動的東西)
國外流浪動物情形 • 英國狗貓收容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5zVyAZKI • 英國在1822年通過了「動物保護法案」,是全世界第一個設立動物保護法律的國家,並於1824年成立世界上第一個動物保護團體-防止動物虐待協會(SPCA),在1840年英國女皇准予該協會冠上皇家(Royal)之後,就改名為皇家動物防虐協會(RSPCA)。 • 英國流浪動物的捕捉由政府處理,動物收容所則多由動物保護團體籌資興建。但政府與動保團體維持良好關係,捉到流浪動物後便會送往收容所。 • 該機構設有經考試認證的動物保護員,平日穿制服執勤。民眾如果看到虐待動物行為,也會向RSPCA舉報 • 針對動物收容所該有的設備,RSPCA有一套鉅細靡遺的規定,包括狗、貓舍須達一定的高度,要有獨立的休息和運動空間。收容所還必須提供可刺激動物視覺、聽覺的設備,輕音樂列為首選。
校園同伴動物 • 擁有空間與食物來源的校園成為浪動物的棲身之所,特別是流浪狗。然而,在校園安全與學校教育的雙重期待壓力下,流浪狗的管理也成了學校的難解之題。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ysrBnHHgPw
有狗校園優缺點 • 狗翻咬垃圾 • 狗吠叫 • 狗追人 • 狗屎 • 心理不安 • 狗屍體 • 狗影響交通 • 狗追車 • 餵狗問題 • 狗咬人 • 自然控制校園流浪犬數量 • 維護校園安全 • 讓師生學習尊重與關懷生命 • 養成負責任、解決問題的態度等 缺點 優點
無/留狗校園的問題 • 無狗校園: 1.必須面對愛心人士或愛心團體批判 2.流浪動物的問題仍舊無解,且更加惡性循環 3.被冠以為了規避法律責任及人道責任的罪名 4.學生不認同校方的情形進而產生衝突 5.無形中以身教導如何漠視弱勢的需求 • 有狗校園: 1.必須面對不理性的反對聲浪與質疑 2.校犬管理問題 3.原地放養會增加犬隻數量 4.移地放養的社會責任問題 5.犬隻絕育及醫護經費不足 6.協助管理及照護的人力不足
實驗動物 • 動物實驗 (animal experimentation) 統稱為vivisection • 貓、狗、兔子、豬、羊、鳥、猴子、鼠類等動物 • 以民國98年為例,共使用1,526,725隻動物,以囓齒類1,266,555隻 (82.96%)為最多,其次為魚類179,877隻 (11.78%),其他諸如兔子、猿猴、犬、貓、豬、鳥、兩棲類…等動物則佔5.26% • 各種醫學實驗,如藥性測驗、開刀手術、及教學工具 • 支持動物實驗的理由中,最常見的是:「因為動物與人類相似,可以將實驗結果運用到研究人類生理與心理的病症,因此有助於醫學發展」。 • 反問:「既然認定動物也是有意識感知的生命,站在道德的立場,動物實驗是否不人道呢?」
支持動物實驗 • 動物實驗是一個龐大,制度化,以營利為主的運作系統。上自政府及擁有億萬資金的醫藥科技等大企業,下至研究機構,商業產品以及捕捉、繁殖、販賣動物業者,彼此間的利益緊密相連。 • 美國國家健康署每年提供上億的動物實驗研究經費,這等於是在間接阻礙代替法的研究與發展。研究人員為了經費,只好依照成規執行動物實驗。 • 醫學生的學習
反對動物實驗 • 動物的內臟結構,生理組織、免疫系統,基因、以及對疾病與藥物的反應,與人類的有相當大的差距。研究人類的疾病,卻用異類來代替,既不合邏輯,更不可靠 • 絕大多數人類的疾病,動物是沒有的,其比例低於2%。 • 有92%已通過動物實驗的藥物,卻無法安全的適用於病人。 • 有15%的病人因藥物副作用而引起的病症大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是無法在動物實驗中偵查出來。 • 超過90%通過動物實驗,而對病人完全無效。 • 在動物身上試驗過的藥物,最後還得在病人身上作測驗。
反對動物實驗 • 精神科或心理研究 : 精神分裂症、憂鬱症 • 動物被固定、體膚被火炬灼傷、眼睛被化學劑弄瞎 • 有的被毒氣、幅射線致死,被當作化學藥毒性的測驗工具,或被注射病原體而感染疾病 • 以動物來作開刀及縫合手術的實習對象。動物的器官被摘除,胳臂、肢體被截斷等等 • 動物被用來作火傷、槍枝、炸彈等實驗
替代實驗動物的方法 • 在人造環境下進行生物體的作用或反應 • 幹細胞培養 • 電腦模擬 • 合成生物 • 圖片、電影、人的模型 • 臨床觀摩 • 手術實習可以漸進方式,從臨床的局部協助和參與開始
動物試驗的專業訴求 • 3Rs ─ 取代 (Replacement)、減量 (Reduction) 及精緻化 (Refinement) • 取代(Replacement): 減少動物的使用量並儘量尋求替代方案。取代的方案有下列數種模式:離體技術、使用較低等的生物、免疫學的方法、生理反應的數學模式運用、人類疾病模式、電腦教學及資料的交換運用等。
動物試驗的專業訴求 • 減量(Reduction): 受試動物量應介於3-18隻,若一藥物使前三隻動物死亡,則接續試驗可不必再進行。有時可利用統計方法及抗體偵測技術的加強來達到動物減量的目的 • "Data mining" -是動物減量上的新觀念,它避免了過多重覆或不必要的試驗不斷發生,例如:若證明小鼠或大鼠對一試劑有敏感性,則不必再用其它物種,如狗或靈長類來重覆同樣的試驗。 • 精緻化(Refinement) • 對操作者施行訓練以降低因不熟練的技術導致的疼痛及緊迫、適切地利用鎮痛劑及麻醉劑來減少動物的痛苦等。 • 當動物試驗確定必須執行,在實驗動物的選擇上也必須小心,應儘量能夠使用最少量、神經生理感受性最低的物種及產生痛苦最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