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800 Views
香港紅 卍 字會大埔 卍 慈中學. Becoming a feature school: Our Capability, Practice & Capacity. 16/12/2011. Our Capability. Our Achievements Chief Executive’s Award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Our School Ethos : 卓越 關愛校園大獎 2010. Our Support to others:
E N D
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 Becoming a feature school:Our Capability, Practice & Capacity 16/12/2011
Our Achievements Chief Executive’s Award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Our Support to others: Resource school on Whole School Approach (2009-2013)
Our critical friendsNorway, Holland, Scotland, Britain, Australia, US, Thailand and Malaysia…
Our contributions to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ading and Writing: Updates on Dyslexia (HKU, Hong Kong) May, 2009 • Conference on Learning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Spain) 6-9 July, 2009 • TESOL Conference 2011 (New Orleans, USA) 17-19 March, 2011 • The Fourth Symposium of the Asia-Pacific Professional Network for Inclusive Education (HKU, Hong Kong) 14 May, 2011 • World Congress on Applied Linguistic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24-27 August, 2011 • Greater China Region Conference on Small Class Teaching (HKIED, Hong Kong) 21 May, 2011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dressing Student Learning Differences (HKIED, Hong Kong) 8-9 Dec, 2011
Hawkins, M. (Ed.). (2011) Social justice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ristol,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p. 124-161 Our Publication
香港中學文憑試帶來的契機 從常模參照(norm-referenced)到水平參照(Standards-referenced) 清晰的水平指標 老師能為每一位學生就每一科訂立清晰的目標及學習內容
水平參照成績匯報 各等級將附有一套等級描述,以說明達至該等級的典型學生的能力水平。制訂這些等級描述的原則,是它們所描述的是該等級的典型學生所能掌握的能力,而非不能掌握的;換言之,它們須正面而非負面地描述考生的表現。 資料來源:HKEAA, 2009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數學科)第2及第5級等級描述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數學科)第2及第5級等級描述 達到下述等級考生的典型表現: 及格 Source: HKEAA, 2009
適異性課程與中學文憑考試 新高中地理科 Using level descriptors to differentiate the curriculum, learning tasks and expected outcomes
照顧學習差異策略–分層課業及評核 • 一般用語→ 地理術語
照顧學習差異策略-分層課業及評核 • 辨認簡單地理概念→ 解釋複雜的過程
照顧學習差異策略-分層課業及評核 • 辨認熟悉地理情景 → 應用知識於不熟悉地理情景
照顧學習差異策略-分層課業及評核 • 簡單的方式描述地理知識 → 評論地理知識
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教師發展日2008-5-9 「照顧學習差異」教學示範分享
「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 • 課堂教學 • 分組活動 • 課堂活動多元化 • 互動教學 • 提問技巧 • 調適工作紙 • 運用資訊科技 • 多元評核
優點: 鼓勵能力較佳的學生培養自學精神 騰出時間給低能力組別作個別指導 同組學生較易達到預期學習目標 同組學生之間易於溝通 缺點: 標籤效應 分流的準確度 學生感覺不公 分流模式
優點: 學習能力稍高的學生為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協助(小導師) 鼓勵朋輩互相學習 減少標籤效應 缺點: 老師未能兼顧各組內能力稍遜的學生 不同能力學生之間的協作問題 能力稍遜的學生養成倚賴的習慣 混合模式
課堂活動多元化 • 以配合學生的各種興趣,使不同能力的學生也能參與課堂學習 • 討論 • 寫作 • 繪畫 • 解決難題 • 繪製概念圖 • 使用圖書館 • 視聽教材 • 資訊科技
互動教學 • 非單向式教學,增加學生課堂參與機會及投入感 • 口頭滙報 • 發問時間 • 角色扮演 • 示範 / 實踐
提問技巧 • 按學生能力,提問不同層次的問題 • 能力稍遜的學生: • 資料性 • 基礎運算 • 能力較高的學生: • 解難 • 推論 • 創意 • 批判 • 按教學內容,逐步提升問題層次
評估調適策略 • 加時應考 • 往特別室應考 • 電腦輔助應考 • 調適試卷
調適試卷 • “A”:一般試卷(包含不同程度題目,以照顧不同能力的同學) • “B”:調適試卷(內容整體較淺)
調適試卷的程序 考調適試卷的要求 • 特殊教育需要報告 • 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建議 • 家長意願 • 學生意願 合資格學生可於任何學期任何科目改變 答考調適卷的數目
試題之調適策略 • 附加提示/解說 • 字體放大 • 試題及答題紙合一 • 減少試題數目 • 淺化題目/避免考核較抽象概念 • 給予公式/例子 • 更改提問方式 • 更改題目類型/答題形式 • 利用圖像代替文字 • 要求完成概念圖以協助答題 • 採用較淺/簡短的閱讀篇章 • 撮寫(簡化)原文(如:閱讀理解)
中二數學科 (A) 中二數學科 (B) • 調適策略: • 提示步驟 • 淺化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