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91 Views
我国奶业发展形势与有关政策. 农业部畜牧业司 王俊勋 2013 年 5 月 27 日. 世界奶业发展概况. 1. 我国奶业发展形势与特点. 2. 提 纲.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 3. 奶业发展展望. 4. 奶业扶持政策. 5. 一、世界奶业发展概况. 人类食用奶类已有上千年历史 2011 年全球人均奶类消费 105kg 奶类是人们摄入动物蛋白质重要来源 。. (一)世界奶业生产和消费情况. 1 、世界奶类产量. 2011 年,世界奶类总产量为 7.27 亿吨,比 1995 年增长了 34.6% 。
E N D
我国奶业发展形势与有关政策 农业部畜牧业司 王俊勋 2013年5月27日
世界奶业发展概况 1 我国奶业发展形势与特点 2 提 纲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 3 奶业发展展望 4 奶业扶持政策 5
一、世界奶业发展概况 人类食用奶类已有上千年历史 2011年全球人均奶类消费105kg 奶类是人们摄入动物蛋白质重要来源。
(一)世界奶业生产和消费情况 1、世界奶类产量 • 2011年,世界奶类总产量为7.27亿吨,比1995年增长了34.6%。 • 从品种看,牛奶6.07亿吨,占83.4%;水牛奶0.93亿吨,占12.8%;山羊奶1586万吨,占2.2%;绵羊奶926万吨,占1.3%;骆驼奶226万吨,占0.3%。 7.27 亿吨 7.19 7.0 6.5 5.8 5.4 数据来源:FAO
3、我国奶业在世界奶业中地位 • 2011年,我国奶类产量3810.7万吨,牛奶产量3656万吨,分别占世界的5.2%和6.1%。2012年,全国牛奶产量3744万吨。 • 我国奶类产量在2006年上升为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之后一直保持。 • 2011年,我国奶牛存栏1440万头,全球奶牛存栏2.53亿头(不包括奶水牛5900万头),我国约占5.7%。 • 2012年,世界奶粉产量830万吨,我国奶粉产量136.5万吨,约占世界的16.4%。世界奶粉贸易量为403万吨,我国进口奶粉66.9万吨(其中大包原料粉57.8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9.1万吨),奶粉进口量占世界的16.6%。
(二)奶牛养殖模式 • 1、规模集约化 • 2、低成本放牧式 • 3、农户散养式
1.规模集约化 • 北美和欧洲模式 • 高单产 • 高投入 • 高效益 • 存栏在减少 • 单产在增加 • 质量在提高
美国 • 1961-2010,奶牛存栏下降了47%;单产提高了1.9倍,总产量提高了56%。 下降47% 数据来源:FAO USDA OCED
增加56% 提高1.9倍
1961-2011年,50年间奶牛存栏从298.7万头减少到96.6万头,减少了202.1万头,67.6%。奶产量从832.7万吨增加到840万吨,增加7.3万吨,增长0.88%。1961-2011年,50年间奶牛存栏从298.7万头减少到96.6万头,减少了202.1万头,67.6%。奶产量从832.7万吨增加到840万吨,增加7.3万吨,增长0.88%。 •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下降49.4% 增加48.7%
二、我国奶业发展形势与特点 • 1、奶业生产 • 2、乳制品生产与消费 • 3、乳制品进口
全国畜产品产量(1990-2012) • 2012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8384万吨、2861万吨、3870万吨(行业预计数),分别比1990年增长1.9倍、2.6倍、7.1倍。
肉蛋奶消费(1990-2012) 2012年,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为61.9公斤、21.1公斤、28.6公斤,分别比1990年增长1.5倍、2倍、5.8倍。
奶牛存栏量迅速增加 • 以1990年奶牛存栏为基础,到2001年实现“翻一番”,用了11年时间,到2005年“翻两番”,用了4年时间。2011年底,全国奶牛存栏1440.2万头,比1990年增加了4.6倍。
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测算,2011年奶牛单产水平达到5400公斤,比2000年提高了91%。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测算,2011年奶牛单产水平达到5400公斤,比2000年提高了91%。 • 奶牛单产大幅增加
美国、印度、法国和中国奶产量 2008 | 2010 2005 | 2007 2002 | 2004 1998 | 2001 1994 | 1997 1989 | 1993 1984-1988 过4千万吨 2004--2010年 1979-1983 过3千万吨 1992--2003年 2000 | 2003 2004 | 2006 2007至今
2011年,13个省奶牛存栏1203万头,占全国的83.5%;牛奶产量3214万吨,占87.9%;奶类产量3331万吨,占87.4%。2011年,13个省奶牛存栏1203万头,占全国的83.5%;牛奶产量3214万吨,占87.9%;奶类产量3331万吨,占87.4%。 • 奶业生产集中度 吨/万公顷 头/万公顷 中国奶牛存栏量分布状况 中国牛奶产量分布状况 数据来源:2010年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以前, 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例为11%-15%; 2008年以后,规模化养殖加快推进,2012年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例为35%,比200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 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
乳制品产量增长 • 2012年,全国乳制品产量2545.2万吨,同比增加6.6%,比2000年增加了10.7倍。其中,液态奶2146.6万吨,同比增加4.2%;干乳制品398.6万吨,同比22%(其中奶粉136.5万吨,同比减少1.4%)。 数据来源:《 2011年中国奶业统计资料》
乳制品消费较快增长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额为253.57 元,比2000年增加2.7倍。2011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生鲜乳消费量分别为21.34公斤和11.16公斤,分别比2001年增长27.3%和3.3倍。
乳制品进口快速增长 • 2012年全国进口乳制品114.6万吨,同比增长26.5% ,比2000年增长4.2倍。其中奶粉57.3万吨,占进口量的50%,是第一大进口乳品。2012年国产奶粉136.5万吨,进口奶粉量相当于国产粉的42.2%。 (万吨)
三、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监管机构 • 乳品监管机构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农业、卫生、食药、质检等部门 • 生鲜乳监测机构 农业部乳制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 省级监测中心,参与单位33家
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法规 • 食品安全法 •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奶牛养殖 生鲜乳收购 乳制品加工
1、体制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处理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监管责权统一。1、体制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处理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监管责权统一。 2、机构建设: 2010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国发〔2010〕6号)
3、法制建设: 2008年10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第536号,发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2009年2月28日,胡锦涛签署主席令第九号,发布《食品安全法》 各有关部委都出台了相应的部门规章。
4、政策支持: 2008年11月7日,国办发(2008)22号,发布《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明确了各项扶持奶业发展的政策。
四、奶业发展展望 • 1、育种: • (1)遗传育种三项基础工作:生产性能测定、种公牛后以测定和良种登记,建立了相应的基础数据库。 • (2)种公牛站建设:一是抓数量。提高准入门槛,种公牛站从1990年的55个减少到现在的43个,种公牛由不到1000增加到4200多头。种公牛自主培育能力显著增强。二是抓质量。每年进行种公牛质量评定,开展良种登记,提高种公牛遗传品质和改良效果。 • (3)制定并实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到2020年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工作覆盖到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稳步推进,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全面普及和推广,奶业优势区域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达7000公斤,其他地区奶牛每个世代的单产提高500公斤,奶牛遗传改良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奠定奶业发展的优良种源基础。
2、饲养管理 • (1)饲草料:青贮技术、优质苜蓿 • (2)TMR饲喂、机械挤奶 • (3)修蹄、犊牛岛、乳房炎防治 • (4)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和牧场
3、奶牛生产技术推广和人员培训 • 畜牧技术推广机构: • 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负责制, 形成 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的架构。 • 行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
五、奶业发展支持政策 • 1、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 • 支持奶牛养殖小区(场)改扩建,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挤奶贮奶设施建设、粪污处理、检测仪器购置等给予投资补助。 • 2008--2012年共投入22亿元,累计补助3002个奶牛养殖场(小区)。 • 2012年,100头以上规模比例为35%,较2008年的19.5%增长15.5个百分点。 • 2013年项目增至10亿元。
2、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 在全国奶牛优势区域中,选择合格奶牛规模场(小区),通过创建活动的示范带动,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引导奶农生产方式转变。 • 2010年5月启动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创建奶牛标准化示范场(小区)482个。
3、奶站机械设备购置补贴 • 自2009年起,对奶站设备购置(挤奶机、储奶罐和运输奶罐)进行补贴。 • 补贴比例总体上为购机金额的30%,单个机械补贴不超过12万元。 • 2009-212年,中央财政投入5.56 亿元,补贴挤奶机15647 台,补贴贮奶罐和冷藏罐 6484 台。
4、奶牛良种补贴 • 2005-2012年,奶牛良种补贴资金,共计14.95亿元,改良奶牛5176.5万头(次)。全国奶牛平均单产从4吨提高到5.4吨,提高了35%。 • 2005年,国家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和山西4省区开展试点。2008年推广至全国31个省(区、市),实现了荷斯坦奶牛的全覆盖。
5、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补贴 • 2008-2012年共投入1亿元,累计测定奶牛178.6万头(次)。 • 2008-2012年,有560个奶牛场持续参加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显示,参测奶牛日均产奶量由22.14千克增加到24.83千克,乳蛋白率由3.26%增加到3.28%,体细胞数由66.1万减低到42.1万个/毫升。
6、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 2012-2015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对生产优质苜蓿予以扶持。 • 2012年,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重点在东北、华北、西北3大区域。2012年,在河北、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市)扶持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 金皇后 阿尔冈金
2014/9/25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