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台灣金融業

台灣金融業. 朱美錡 49770010 杜霈琪 49770011 吳孟樺 49770046 許凌榮 49770060 謝怡婷 49770072. 企管四甲 第 11 組. 目錄. 一、前言 二、金融業之演進 三、 金融業困境的形成背景 四、台灣金融機構併購概況 五、結論. 前言. 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體係扮演著重要角色,乃是儲蓄與投資的橋樑。在不同的年代,逐步進展的經濟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遷,金融體系所發揮的功能與其發展特色並完全不相同。. 金融業之演進. 金融業之演進 ( 續 ).

frie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金融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金融業 朱美錡 49770010 杜霈琪 49770011 吳孟樺 49770046 許凌榮 49770060 謝怡婷 49770072 企管四甲 第11組

  2. 目錄 • 一、前言 • 二、金融業之演進 • 三、金融業困境的形成背景 • 四、台灣金融機構併購概況 • 五、結論

  3. 前言 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體係扮演著重要角色,乃是儲蓄與投資的橋樑。在不同的年代,逐步進展的經濟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遷,金融體系所發揮的功能與其發展特色並完全不相同。

  4. 金融業之演進

  5. 金融業之演進(續)

  6. 台灣金融業困境的形成背景

  7. 第一次金改 以「除弊」為主軸,宣示「二五八」為政目標,即在二年內將金融機構壞賬比率降到5%以下,銀行資本充足率提高到8%以上。 5% 8%

  8. 第二次金改 以「興利」為號召,企圖加速推動金融國際化及自由化,以提升金融國際競爭力,尤其對兩岸金融亦逐步朝開放的目標邁進,有四大目標:

  9. 台灣金融機構併購概況 • 一、農、漁會信用部方面 自民國64年實施「台灣地區各級農會合併方案」以來,至89年期間有65個農會合併為32個農會。 • 二、信用合作社方面 財政部於民國84年12月6日訂定實施「信用合作社變更組織為商業銀行之標準及辦法」,鼓勵信用合作社自願合併並改制為商業銀行, 透過金融機構改制、合併, 以健全整體金融體制。

  10. 台灣金融機構併購概況(續) • 三、一般銀行方面 一般銀行合併,早期僅有84年世華銀行合併華僑信託投資公司一案。 自發性合併始於90年12月的台新銀行合併大安銀行, 之後興起金融控股公司風潮, 銀行紛紛以合併方式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 四、大型金融控股公司風潮 面對金融全球化的競爭環境,及加入WTO 之後國際金融集團大舉入侵的強大競爭壓力,唯有大型化之金融機構方能在東亞地區佔一席之地。

  11. 併購案 • 我國目前金融市場的狀況產生併購的原因:

  12. 併購案-案例

  13. 併購案-案例

  14. 新金融整併 啟動 • 為提升台灣金融業競爭力,財政部正積極規劃公股金融機構整併案,聯手推動新一波金融整併。 • 公股金融機構基於發展需要,可以做策略性規劃,包括如何透過合併、結盟壯大規模,每家公股金融機構都有做規劃。

  15. 結論 如今回想當年俞國華總裁的金融措施,採取逐步開放的策略,至少方向不易偏差,腳步不會錯亂;由於穩定的金融市場,讓金融機構的獲利空間,維持合理的水平之上,被形容為有「特權」的指標,這是後來開放市場,企業界競相投資經營銀行業務的原因。

  16. 資料來源 • http://www.fffi.com.tw/Article_Datail.asp?ID=56 • http://www.npf.org.tw/post/1/4020 •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226085.shtml • http://www.fscey.gov.tw/Layout/main_ch/index.aspx?frame=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