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1

长沙市第一中学 黄兴若

新课程 新高考 新对策. —— 对高三化学复习的几点思考. 长沙市第一中学 黄兴若. 高考复习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 1. 复习什么? —— 方向和广度. 2. 复习到什么程度? —— 难度和深度. 3. 怎么复习? —— 讲评技巧. 4. 怎样指导学生复习? —— 指导技巧. 一、从宏观上把握复习的方向性 1. 把握新课程、新考纲的变化,抓准考点; 2. 从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看复习的重点内容; 3. 高考复习的阶段划分与各阶段的任务和策略。 二、从微观上把握复习的准确性 1. 从阅卷中发现的问题看复习的细节把握;

fre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长沙市第一中学 黄兴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程 新高考 新对策 ——对高三化学复习的几点思考 长沙市第一中学 黄兴若

  2. 高考复习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 1.复习什么?——方向和广度 2.复习到什么程度?——难度和深度 3.怎么复习?——讲评技巧 4.怎样指导学生复习?——指导技巧

  3. 一、从宏观上把握复习的方向性 1. 把握新课程、新考纲的变化,抓准考点; 2. 从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看复习的重点内容; 3. 高考复习的阶段划分与各阶段的任务和策略。 二、从微观上把握复习的准确性 1. 从阅卷中发现的问题看复习的细节把握; 2. 几种重要题型的复习教学及化学高考点预测; 3.选修试题的复习技巧及理综测试安排

  4. 一、从宏观上把握复习的方向性 1. 把握新课程、新考纲的变化,抓准考点; 2. 从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看复习的重点内容; 3. 高考复习的阶段划分与各阶段的任务和策略。 精读考纲抓准考点 剖析考题 把握方向 明确任务 有的放矢

  5. 一、精读考纲抓准考点 1、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综考试大纲——化学部分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6. 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7.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3个方面)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8. (2008宁夏)7.图标 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然物质 D.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本题考查对化学实验安全图标的识别。在初中化学中对化学实验安全图标有明确的说明和要求,在高中阶段更需要通过理性分析进行理解和识别。显然属于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所以属于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9. 10.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10.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CH3OH(g)+O2(g)=H2O(1)+CO2(g)+2H+ (aq)+2e - B.O­2(g)+4H+(aq)+4e -=2H2O(1) C.CH3OH(g)+H2O(1)=CO2(g)+6H+(aq)+6e - D.O2(g)+2H2O(1)+4e -=4OH – 本题为信息迁移题。将考生对原电池的掌握与获取信息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在社会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所以属于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0.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11. 1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1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 B.16 C.20 25D.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平衡常数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程度,同时也是对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考查。显然属于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在同一容器中不管有几个反应发生,达到平衡时,对于同一物质只有一种浓度。

  12. 13.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 -285.8kJ·mlo-1、-1411.0kJ·mlo-1和-1366.8kJ,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kJ·mol-1 B.+44.2kJ·mlo-1 C.-330kJ·mol-1 D.+330kJ·mlo-1 本题涉及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并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是典型的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显然属于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3.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14. 27.(15分) 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 (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KMnO4+□FeSO4+□H2SO4=□Fe2(SO4)3+□MnSO4+□K2SO4+□H2O (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式滴定管,理由是 ;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 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二(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是综合性试题,既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也考查了化学实验仪器的选择,同时考查了对实验的准确性的判断。特别是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质,能力要求较高。显然属于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6.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3个层次) 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 了解:对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17. Ⅲ. 考试范围和内容(必考和选考两大部分) A、必考部分内容(3个模块、5个方面)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 根据化学的科学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 “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18.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19.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5点)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8点) 3.溶液——(5点)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8点) 5.化学反应与能量——(7点)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6点)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7.电解质溶液——(8点)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20.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3点)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2点)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21.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22. B、选考内容部分(4个模块)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的试题考试。 选修1—化学与生活 (一)化学与健康——(6点) (二)生活中的材料——(4点)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3点) 选修2—化学与技术 (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4点) (二)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4点) (三)化学与工农业生产——(4点)

  23.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4点)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7点)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3点)

  24.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6点)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6点) (三)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4点)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点) 2、新旧大纲之比较

  25. 2、新旧大纲之比较

  26. 新旧大纲之间存在着以下的联系与差异: (1)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相同 (2)能力要求做了全新的表述 (3)考试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 新增加了“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内容,删去原考纲中化学计算部分内容,将化学计算的要求分散,与相关知识内容整合。 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新增内容的理解: 该内容是化学学科考试的指导性内容,其指导性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 反映了新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 ② 是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四方面内容考查方式的指导性意见。 ③ 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关注化学与生活、能源、环境的关系,重视考查学生对利用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的把握程度,并从定性和定量等多角度研究来进行考查。

  27. 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新增内容的几点思考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新增内容的几点思考 ① 指明了化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② 指明了化学研究的方法------实验 ③ 明确了进行实验探究的前提-----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④指明了实验探究的重点----定量实验 ⑤ 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认识社会与生活,培养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方法。

  28. (4)试题结构包括必考和选考两大部分 必考试题85分,选考试题15分,总分为100分。 必考试题中含有选修模块内容,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同时,必考试题中的有机合成与推断也含有一定量的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内容; 必考内容中增加了3点新课标的新内容,体现了新考题与新课标之间的紧密联系。 ①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②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③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 选修1——化学与生活; 选修2——化学与技术;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的试题考试。

  29. 2011年《考试大纲》说明化学学科的变化 【变化1】新增考点: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 相关计算。 【解读】2011年《考试大纲》新增对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 配平和相关计算,说明高考将重视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 内容的考查,并会增强该部分内容的综合性,但试题难度 不会太大。

  30. 2011年《考试大纲》说明化学学科的变化 【变化2】在题型示例中把例17、18均换成了两道流程型 的有机推断题。 【解读】题型示例是考试趋势,也是命题专家对某一类 题型的肯定,将原来的两道题改为流程型的有机推断题, 体现了高考对流程推断题的青睐,考生应注意这些变化。

  31. 2011年《考试大纲》说明化学学科的变化 【变化3】湖南选考题删去《化学与生活》,湖南今年 理综化学选考题将呈现三选一形式, 从《选修2一化学 与技术》、《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中选一考试,但湖南只修选修5—有机化 学基础。 【解读】可见《化学与生活》也不出现必做题中。选考 有机化学基础是必然。

  32. 剖析考题 把握方向 一、课标全国卷化学试题题型结构及测试范围 1、课标全国卷【必考+选考】 2007、2008宁夏采用新课标全国卷 2009 宁夏、辽宁采用新课标全国卷 2010年湖南、辽宁、陕西、黑龙江、吉林、宁夏采用 新课标全国卷 2011年湖南、辽宁、陕西、黑龙江、吉林、宁夏、河南、 江西、山西等均采用新课标全国卷 2012年全国大多省市全面铺开。

  33. 2、试题题型结构: 150分钟,满分300分。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 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34. 2、试题题型结构: (1)从题型看 ①客观题 以容易题、中等难度题为主关注考查内容的覆盖试题有 明显的梯度。 ②主观题 有一定的灵活性、发散性、适当的难度 *层层递进,由易到难。 *通过多题把关,达到既能控制难度,又能提高区分度的 效果,使分数有理想的离散程度,发挥试题的定位功能。 *达到甄别和选拔考生的目的。

  35. 2、试题题型结构: (2)从内容看 ①有机化学部分 突出考查获取信息、接受信息、整合信息、应用信息,解答 化学问题的能力。 ②元素周期律(表) 突出考查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作用、元素周期表的工具性, 强调性质、结构和位置的关系,突出性质的规律性与递变性。 ③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突出对化学反应的控制,考查科学研究方法(变量控制) ④化学实验考查 突出考查创新精神和化学研究能力 ⑤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成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 和化学计算的载体,考查的内容更加强调核心知识,突出化 学的学科价值。

  36. 3、测试范围: 从近几年考题分析不难看出: 课改地区高考化学主要内容为 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008年五个课改区均已占到总分的85%左右。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到2012年,并且将会持续。

  37. 3、测试范围:

  38. 4、考试必考内容的比较

  39. 二、新课标高考试题特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新课标高考试题试题特点 (1) 突出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热点内容 (2)突出了课改后新增的教学内容 (3)突出考查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5)突出考查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40. (一)2011年、2010年湖南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1.2010年湖南理综化学试卷结构、题型及得分情况:

  41. (一)2011年、2010年湖南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1.2011年湖南理综化学试卷结构、题型及得分情况: 26题、27题、28题平均得分分别为4.61分、4.93分、4.93分

  42. 2011年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0分)2011年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0分)

  43. 2.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0分)2.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0分)

  44. 2.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0分)2.化学学科考查知识与能力双向细目表(满分100分)

  45. 3.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知识考查分布情况

  46. 2011年理综(新课标卷)化学部分试卷知识点覆盖统计见下表:2011年理综(新课标卷)化学部分试卷知识点覆盖统计见下表: 2011年理综(新课标卷)化学部分试卷知识点覆盖统计见下表:

  47. 4.2010年全国课标全国卷中各题考查知识要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