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第二章 力與運動 第一節 生活中常見的運動

第二章 力與運動 第一節 生活中常見的運動. 一.速度 1. 平均速度: 2. 平均速率 : 3. 瞬時速度 : 時間 t 很短所計算出來的速度 4. 瞬時速率:時間 t 很短所計算出來的速率. By meilinkuo. 二.加速度 (1) 平均加速度 (2) 瞬時加速度:時間很短的時候所算出來的. a 與 v 同方向 ,則速度變 快 a 與 v 反方向 ,則速度變 慢 a 與 v 垂直 ,則 速度方向改變 (1) v = v 0 + at 計算在任意時刻 t 的速度

frei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力與運動 第一節 生活中常見的運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力與運動第一節 生活中常見的運動 一.速度 1.平均速度: 2.平均速率 : 3.瞬時速度 : 時間t很短所計算出來的速度 4.瞬時速率:時間t很短所計算出來的速率 By meilinkuo

  2. 二.加速度 (1)平均加速度 (2)瞬時加速度:時間很短的時候所算出來的

  3. a 與v 同方向,則速度變快 • a 與v 反方向,則速度變慢 • a 與v 垂直,則速度方向改變 (1) v = v0 + at 計算在任意時刻t的速度 (2) s = v0t + 1/2 a t2 計算在時間t內所行的位移 (3) v2 =v02 + 2 a s 從物體所行的位移計算末速

  4. x-t圖:斜率表 瞬時速度 v-t圖:斜率表 瞬時加速度 面積表 位移 a-t圖:面積表 速度變化量

  5. 第二節 力的作用 一.力 1.力的作用:力可使物體 (1)運動狀態改變 (2)產生形變 2.力的單位: (1)牛頓(N) (2)公斤重(kgw) 1N = 9.8 kgw 3.力的種類: (1)接觸力:物體經由接觸才受到力的作用,如推力、摩擦力 (2)非接觸力(超距力):不需經由接觸而能作用的力,如重力、電力、磁力 4.力的測量: 虎克定律:F = k x k稱為彈性常數。

  6. 二.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 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力為零時,原先靜止者恆靜止,原先運動者恆沿著直線作等速度運動。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物體受力後所得的加速度,和其所受的合力(淨力)成正比,和其質量成反比。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當A物作用一力於B時,B會同時作用一力於A。且此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7. 第三節 重力與生活 一.重量 1.地球引力,又稱為重力,恆指向地心。自由落體即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2.體重即是人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 3.重力與萬有引力 W = mg = G:萬有引力常數(G = 6.67*10 –11 Nm2/kg2 ) g:重力加速度。 地表附近g =9.8 m/s2,月球表面g =1.62 m/s2

  8. 二.大氣壓力 1.公式:P = hdg 2.一大氣壓(P0)P0 = 76 cm-Hg = 1033.6 gw/cm2 = 1.01*105 N/m2 = 1.01*105 Pa 1 Pa = 1 N/m2 3.地表附近每上升100公尺,氣壓約下降0.8公分水銀柱高

  9. 三.人造衛星 1.人造衛星在圓形軌道上繞行地球,以地球引力為向心力維持圓周運動。 2.衛星離地愈高,則環繞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稱為週期)就愈長。 3. 同步衛星:在35,840公里高處的衛星週期則為24小時,和地球的自轉週期相等,稱為同步衛星。 4. 失重狀態:衛星內的物體均以同樣的速度環繞地球轉動,且此時無法以磅秤量人的體重,即人和磅秤間沒有力的作用,稱為失重狀態。

  10. 第四節 摩擦力與生活 一.摩擦力 1.兩物體相互接觸,在接觸面上有相對滑動或有將滑動的趨向,則會產生摩擦力。 2.方向:阻止物體滑動的方向(與運動趨勢相反)。 3.(1) 靜摩擦力 (2) 最大靜摩擦力 (3) 動摩擦力 4.影響因素:(1) 接觸面的性質 (2) 作用於接觸面的正向力 固體與固體間的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11. 5.(1)最大靜摩擦力fs = μs N ,μs:靜摩擦係數(2)動摩擦力fk = μk N ,μk:動摩擦係數 6.作用: (1)造成摩擦,消耗能量。 (2)a.使物體前進,如人走路,車行進。b.傳遞動力,如機械傳動皮帶。

  12. 二.物體在流體中的摩擦力 (1)流體性質,如:在水中比在空氣中摩擦力大。 (2)運動速度。通常v愈大,摩擦力愈大。 (3)接觸面積。一般接觸面積愈大,摩擦力愈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