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奋力前行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奋力前行. 主要 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一、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提出过程 (1) 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003 年7月在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必须更好的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fred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奋力前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2. 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3.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提出过程 (1)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003年7月在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必须更好的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4.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完整表述 。 这也是党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5. (3)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胡锦涛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6. 2、形成原因 (1)继承发展——即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发展思想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7. 科学发展观理论源流 科学发展观 江泽民 第一要务论 邓小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8. (2)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继续发展面临许多新课题、新矛盾,全党只有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摘自十七大报告

  9. 第一,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经济改革 ——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资 源配制方式、产业结构 社会改革 ——两极对立、社会民生 政治改革 ——政治民主、法治建设 精神文化改革 生态环境改革

  10. 第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266.8美元,这一经济发展水平,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 人均GDP1000—3000美元时对社会的影响: 国际竞争力下降(许多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原来的比较优势降低了); 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出现多样化; 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意识增强; 各种矛盾和冲突显现。

  11. 城乡差别: 1978年是2.57:1,2008年扩大到了3.35:1。 地区差别: 2008年全国城市人均最高(上海26675元)和最低(甘肃10959元),相差 2.43倍;农村人均最高 (上海11443元),最低 (甘肃2725元),相差4.2倍。 基尼系数: 改革前0.16,现在0.47,国际公认警戒线0.4。(世界银行2008提供) 1、城乡和地区差别

  12. 我国的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七大水系40%的水已经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全国17%的土地已彻底荒漠化,30%的土地被酸雨污染。目前有3亿农民饮用不合格的水,4亿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70%死亡的癌症患者与污染相关。我国的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七大水系40%的水已经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全国17%的土地已彻底荒漠化,30%的土地被酸雨污染。目前有3亿农民饮用不合格的水,4亿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70%死亡的癌症患者与污染相关。 2、环境和生态破坏

  13. 工业化、城镇化过度占用耕地引发严重后果: 出现约4000万失去土地、失去工作、失去生活保障的农民; 粮食减少,导致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突出。 3、耕地资源大幅减少潜伏重大危机

  14. 4、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过量消耗 可持续发展承受能力三项指标:中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的1/3、人均淡水1/4、人均树林面积1/5 我国建国50多年来,GDP增长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 我国的GDP只占世界的4%,消耗原油占世界的7.4%,原煤占31%,水泥占40%。 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德国的1/6、美国的1/10、日本的1/20。

  15. 教育投入:世界平均水平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9%左右, 欠发达国家4.1%,我国2007年2.86%。 卫生和教育投入:瑞典、丹麦、法国、德国、古巴为 13-15%,印度5%,中国4.5%。 5、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16. 第三,稳定面临新的矛盾 当前社会不稳定最大风险源有四个 政治风险源—腐败 经济风险源—失业 社会风险源—贫富的两极分化 国际风险源—金融危机

  17.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 发展 核 心是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18. 1、第一要义—发展 理解一:发展还是硬道理,但发展的内涵已更新 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胡锦涛: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19. 理解二:发展还是硬道理,但科学 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 发展必须科学,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0. 内容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归谁所有”、“谁怎样发展”的问题。 2、核心—以人为本

  21.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1)全面发展 经济建设——物质基础 政治建设——政治特征 文化建设——精神支撑 社会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位一体”的发展,即四个方面都全面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

  22. (2)协调发展 就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适应和协调,不是不计代价的发展

  23. 指标一:一楼不装防盗窗 指标二:祖国何时像花园 指标三:派业余选手参加 奥运会 指标四:时不时有人得诺 贝尔奖 指标五:超市里自己称菜 指标六:农村生活是享受 中国离发达国家还有多远? 海归言论 安全·环境·体制·科技·文明·农村

  24. (3)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不是竭泽而渔的发展

  25. 统筹城乡发展 ; 统筹区域发展 ;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 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26. “一个中国(大陆)、四个世界” 第一世界 :深圳、上海,人口占2.2%,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 水平; 第二世界:广东、浙江、江苏、辽宁,人口占21.8%,已达到 上中等国家收入水平; 第三世界: 河北、东北、华北、中部一些地区,人口占26.0%, 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 第四世界:即中西部地区,人口占50%,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 平。

  27. 振兴东北 西部大开发 东部新跨越 中部崛起

  28. 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一)全国(全党)层面 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实现五大转变。 1、转变发展观念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转变经济体制 4、转变政府职能 5、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29. (二)教育工作者 层面 一要思考两个问题 1、如何服务科学发展 2、自身如何科学发展

  30. 二要实现五破五立 1.破就教育抓教育的思想,树立把教育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察的观念。 2.破一叶障目的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3.破片面追求外延扩张显性发展的政绩观,树立注重内涵、提升队伍软实力的战略理念。

  31. 4.破分数为本的片面发展观,树立以素质为本的科学评价体系。4.破分数为本的片面发展观,树立以素质为本的科学评价体系。 5.破谋生手段的职业观念,树立塑造灵魂的职业理想。

  32. 三要做到三个加快 1、加快转变发展理念 2、加快转移工作重心 3、加快转化育人模式

  33. 胡锦涛: 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确立和实施科学发展方式。 推动科学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0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

  34.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