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07 Views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二课时 2004.10.15. 二 . 营养物质的吸收. 1.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 1 )长 5~6 米,消化道最长的一段 ( 2 )在 12 指肠的内侧弯曲部有胆、胰总管的共同开口处,使胰液和胆汁进入小肠的部位。 ( 3 )小肠有皱裂、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 4 )绒毛间有肠腺 ( 5 )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绒毛壁,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E N D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二课时 2004.10.15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长5~6米,消化道最长的一段 (2)在12指肠的内侧弯曲部有胆、胰总管的共同开口处,使胰液和胆汁进入小肠的部位。 (3)小肠有皱裂、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4)绒毛间有肠腺 (5)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绒毛壁,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其中适于消化的特点有:1 2 3 4,适于吸收的特点有:1 3 5 小肠壁的构造
小肠壁的构造 小肠绒毛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2.吸收方式 (1)渗透、扩散等物理作用:水、胆固醇等脂类物质。 (2)主动运输:K+、Na+等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
3.吸收途径 • 大部分脂类 扩散毛细淋巴管 淋巴循环 • 其余营养成分扩散或主动运输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 被细胞利用
四.细胞内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糖类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代谢和人体健康
(1) 糖类代谢 • a.来源和去路 • b.当血糖低于45mg/dl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力而发生功能障碍。 • c. 血糖浓度>160mg/dl,形成糖尿。
食物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氧化分解 脂肪 CO2+H2O+能量 分解 甘油,脂肪酸 非脂类物质 转化 转变 糖元等 (2)脂类代谢 返回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食物中糖类 经消化吸收 肝糖元 合成 血糖 80mg/dl~120mg/dl 肝糖元分解 肌糖元 合成 非糖物质转变 为肝糖元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变 返回
(3)蛋白质代谢 • a. 来源 • 肠道吸收 • 自身蛋白质分解 • 其他物质转氨基作用而来 • b. 去路 • c. 人体一定要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
氨基转化作用 • GPT(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脏发生病变时,GPT大量释放到血液中。 谷氨酸+丙酮酸 GPT丙氨酸+α酮戊二酸 所以像丙氨酸、甘氨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合成只能从植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合成 各种组织蛋白,以及酶和激素等 氨基转换 形成新的氨基酸 氨基酸 转变 含氮部分:氨基 尿素 脱氨基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不含氮部分 合成 糖类、脂肪 返回
(1)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 • (2)也不能全部由糖类和脂肪转变而来 • (3)组成人体的蛋白质每天都要分解一些,更换新的。青少年体内蛋白质成分需更新;另一方面,青少年需要以蛋白质为主要原料生成比成年人更多的新细胞,故蛋白质供应量应大一些。
糖类 脂肪 氨基酸 蛋白质 五.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 在同一细胞内,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下课!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