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北京市卫生局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应用效果

北京市卫生局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应用效果.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 年 3 月 18 日. 背景. 北京市免疫规划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支持下,经过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本市防病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提升免疫规划服务质量的呼声日益强烈,流动人口增加,使免疫规划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原有的模式与服务质量已滞后社会发展与公众需求,不能满足免疫规划工作发展需要。 改变滞后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建立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网络,实行免疫规划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已势在必行。. 建设进展.

franz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北京市卫生局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应用效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京市卫生局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应用效果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3月18日

  2. 背景 • 北京市免疫规划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支持下,经过全市免疫规划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本市防病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提升免疫规划服务质量的呼声日益强烈,流动人口增加,使免疫规划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原有的模式与服务质量已滞后社会发展与公众需求,不能满足免疫规划工作发展需要。 • 改变滞后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建立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网络,实行免疫规划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已势在必行。

  3. 建设进展 • 2007年3月,召开项目启动会,正式开始北京市卫生局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 2007年12月,系统开始试运行。 • 2008年4月,召开信息系统启动会,正式对社会公布开始应用该系统。 • 2008年12月,信息系统通过终验。

  4. 建设进展 • 北京市卫生局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成功,是在市政府、市财政局、市卫生局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市疾控中心及社会各方积极努力下,在全市各区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预防接种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它标志着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化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 建设内容 • 建立覆盖全市免疫规划管理部门和预防接种门诊的免疫规划信息网络; • 系统内容覆盖全市免疫规划业务,包含绝大部分免疫规划常规业务数据。 • 满足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数据报告要求,建立相应接口。

  6. 信息系统用户范围 • 信息系统用户主要是负责免疫规划工作的业务部门 • 市疾控中心 • 区县疾控中心18个 • 预防接种单位586个 • 总注册用户2761人

  7. 预防接种数据上报情况 • 截至2009年1月21日: • 全市共录入学龄前儿童总数1193575人。 • 疫苗剂次总数 19480656剂。 • 儿童总数超过“北京市信息统计年鉴”报告的79.5万的北京市学龄前儿童数。 • 98%应上报预防接种数据的单位上报了预防接种数据。

  8. 预防接种工作模式改变 • 摆脱了手工记录,手工统计的落后工作方式,改为用计算机录入预防接种对象的个案数据,接种数据自动查询、汇总和网络上报,各类功能丰富、实用、人性化,不仅非常简捷方便,而且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信息利用大幅度增加,数据更加全面、完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9. 异地接种 • 由于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异地接种成为预防接种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信息系统的应用,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成为现实,各预防接种点之间的接种数据可以自动交换,流动儿童异地接种可以非常轻易地完成,它为方便流动儿童异地接种、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10. 预防接种工作全程网络管理 • 包括预防接种工作的各个方面:疫苗计划和出入库管理、冷链设备(用于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疫苗注射器的出入库管理、辖区各种人口的管理、预防接种单位情况管理、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个案信息和培训情况管理、预防接种数据的个案管理、各种查漏补种数据的管理、预防接种率考核和评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管理、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管理、人群免疫水平、人群发病情况等。如此全面的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管理,全国尚属首例。

  11. 网站服务 • 为了提升对公众的服务质量,满足公众对免疫规划服务的要求,北京市首次建立市级免疫规划网站,开通了预防接种信息网上查询功能,儿童家长可以通过免疫规划网外网方便地查询到自己孩子的预防接种个案信息。 • 外网还提供了新闻公告、防病提示、预防接种常识、疾病常识、免疫程序、疫苗介绍、接种门诊分布、问题解答、友情链接等功能,供公众阅览,丰富公众免疫规划方面的知识。

  12. 网站服务 • 免疫规划网内网只面向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提供了通知公告、内部咨询、图片新闻、 业务资料、软件下载、论坛、友情链接等内容,便于全市工作布署、业务人员工作交流、向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13. 预防接种信息卡 • 预防接种信息卡就是将预防接种信息存储在信息卡上,儿童家长持信息卡完成免疫接种服务和信息查询功能。它抛弃了原来手工录入的落后工作方式,不仅可以极大方便工作人员录入、下载、查询预防接种数据,提高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而且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不易丢失,异地接种易于完成。

  14. 短信通知 • 手机短信通知是将儿童预防接种的预约信息通过免费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儿童家长,它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使儿童家长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知道自己孩子后续接种的安排,它对于提高儿童接种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5. 接种调查、疾病监测、免疫监测、基本资料信息化管理接种调查、疾病监测、免疫监测、基本资料信息化管理 • 接种调查包含了对学龄前儿童的常规查漏补种、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学校查漏补种、对外来儿童的强化查漏补种、接种率调查、数据库接种率抽样检查等功能。 • 疾病监测包含了北京市免疫规划管理的全部疾病。 • 免疫监测包括疫苗滴度、免疫成功率、人群抗体水平等内容。 • 基本资料中包括了机构、人口、服务形式、工作人员、培训情况、监测医院等二十余个报表。 • 许多设计属于国内本系统首创或国内本系统先进。

  16. 接种调查、疾病监测、免疫监测、基本资料信息化管理接种调查、疾病监测、免疫监测、基本资料信息化管理 • 改变了过去单机数据管理的模式,改善了数据的系统存储和管理,数据不易丢失,数据利用更加便捷,为免疫规划工作策略措施制定、免疫规划工作评价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各种数据的管理和利用、预防接种工作的考核和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使免疫规划工作走上了网络化管理的轨道。

  17. 相关系统接口 • 通过与《国家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接口完成向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报告。 • 通过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接口获取传染病报告数据,用于疾病监测。 • 通过与西城德胜社区信息系统、东城社管中心信息系统的接口,交换数据。

  18. 结语 • 北京市卫生局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成功建设,彻底改变了免疫规划工作落后的信息管理模式,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极大提高了信息利用的效率,大力拓展了为公众和基层服务的渠道,明显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解决了预防接种工作中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实现了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目标。

  1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