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60 Views
( 1 ) 质 点. ( 1 ) 参照系. ( 2 ) 刚 体. ( 2 ) 相对性. 运动学绪论. 运动学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 ( 1 ) 确定物体的位形 ( 位置和形态与时间的关系 ). ( 2 ) 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 ( 3 ) 研究物体运动的分解与合成规律. 运动学的对象包括:. 研究 运动学时 注意 :. 质点和刚体的实例. 接触轨道之前,在空间作任意运动。 为 自由体。. 接触轨道之后,保龄球在摩擦力作用下发生滚动。 为 非自由体 。. 运动形式包括:. 直线运动.
E N D
(1)质 点 (1)参照系 (2)刚 体 (2)相对性 运动学绪论 运动学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 (1)确定物体的位形(位置和形态与时间的关系) (2)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 (3)研究物体运动的分解与合成规律 运动学的对象包括: 研究运动学时注意:
质点和刚体的实例 接触轨道之前,在空间作任意运动。 为自由体。 接触轨道之后,保龄球在摩擦力作用下发生滚动。 为非自由体。
运动形式包括: 直线运动 质点 曲线运动 最一般的情形为三维变速曲线运动
刚体 定轴转动 平面运动 平行移动
A M r B 0 第十五章 点的运动 运动的描述、速度和加速度的表示方法 1、矢量法 质点的位置: 动点轨迹在瞬时t的变化率 速度: 动点速度在瞬时t的变化率 加速度:
M z k j i r 0 y x 2、直角坐标法 x=x(t) 质点的运动描述 y=y(t) z=z(t)
弧坐标 1)已知点的运动轨迹; 2)在轨迹上任选一参考点作为坐标原点; 3)一般以点的运动方向作为正向。 3、自然法 自然轴系
曲线在密切面内的弯曲程度,称为曲线的曲率,用1/ 表示。 密切面 当P´点无限接近于 P点时,过这两点的切 线所组成的平面,称为 P点的密切面。 自然轴系 P-空间曲线上的动点; 由密切面得到的几点结论: 空间曲线上的任意点无穷小邻域内的一段弧长,可以看作 是位于密切面内的平面曲线。
法面 b (副法线) b (主法线) 通过P点与切线垂直的平面 (切线) s + n n s - P 法线——通过P点在法面内的直线(无数条) 主法线——法面内与密切面的交线(一条) 副法线——法面内与主法线垂直的法线 ——构成了自然坐标系的单位矢量
(副法线) - 正向由确定。 自然轴系的特点: (主法线) (切线) P s + 跟随动点在轨 迹上作空间曲线 运动。 b n s - - 正向指向弧坐标正向; - 正向指向曲线内凹的一 边,曲率中心在主法线上;
其中 与矢径 的关系为: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自然轴上的投影 速度 加速度
在密切面内,且垂直于 , 即主法线方向。 加速度 当 很小时, 所以 其中
例1:车床在车削圆柱时的匀转速为,螺距为h。试求:工件上点P(与车刀端部接触点)的速度v,加速度a。例1:车床在车削圆柱时的匀转速为,螺距为h。试求:工件上点P(与车刀端部接触点)的速度v,加速度a。
y y h R z P x x x=Rcos=Rcos t y=Rsin=Rsin t 解: vx= –R sin t vy= R cos t ax= –R 2cos t ay= –R 2sin t
y h an L x 例2: 汽车以匀速度v=10m/s过拱桥,桥面曲线 y=4hx(L–x)/L2,h=1m,试求:车到桥最高点时的加速度。 解: a=an ,向心加速度会产生离心力,从而减少轮子的正压力与摩檫力,因此驾驶员,特别要注意安全,如车辆快速下隧道会产生怎样情况。
当 例3:半径为R的车轮在地面上纯滚动,轮心速度的大小为u (常量)。试求车轮与地面接触点的加速度。 解:建立点M的运动方程 令:
例4:动点M作平面曲线运动,其速度在轴x上的投影始终为一常数c,证明在此情况下,其加速度 ,其中 为点M的速度大小, 为曲率半径。 证: 由题意知: (1) 设 与x 轴的夹角为 又由于 且由(1)式知 代入上式 M x
用建立运动方程的方法求解点的运动学问题的解题步骤:用建立运动方程的方法求解点的运动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1、分析点的运动轨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根据已知的运动学条件和约束的几何关系,将动点在任意时刻的坐标表示为时间的函数; 3、应用所选择的坐标类型的相应公式,计算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