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1.13k Views
第六章. 服務品質. 學習目標 -1. 描述並以實例說明服務品質的五個構面。 使用服務品質缺口模型來診斷服務品質問題。 說明防錯法在服務品質設計上的應用。 建構「品質屋」,並說明其在品質機能展開程序中的角色。 為服務業繪製統計製程管制圖。. 學習目標 -2. 描述無條件服務保證的特色及其在管理上的優勢。 討論服務補救的觀念。 執行作業現場巡查。 說明服務補救的本質及其重要性。. 圖 6.1 認知的服務品質. 服務品質的構面 -1. 可靠性 指可信賴且準確地實現所承諾之服務的能力。顧客都期待可靠的服務表現,亦即準時、一致且無誤地完成服務。 反應性
E N D
第六章 服務品質
學習目標-1 • 描述並以實例說明服務品質的五個構面。 • 使用服務品質缺口模型來診斷服務品質問題。 • 說明防錯法在服務品質設計上的應用。 • 建構「品質屋」,並說明其在品質機能展開程序中的角色。 • 為服務業繪製統計製程管制圖。
學習目標-2 • 描述無條件服務保證的特色及其在管理上的優勢。 • 討論服務補救的觀念。 • 執行作業現場巡查。 • 說明服務補救的本質及其重要性。
服務品質的構面-1 • 可靠性 • 指可信賴且準確地實現所承諾之服務的能力。顧客都期待可靠的服務表現,亦即準時、一致且無誤地完成服務。 • 反應性 • 指協助顧客與提供及時服務的意願。 • 確實性 • 指員工的知識和禮貌及傳達信賴的能力。確實性包括服務的勝任程度、對顧客的禮貌和尊重、與顧客進行有效的溝通,以及設身處地關心顧客利益。
服務品質的構面-2 • 同理心 • 指對顧客提供個人化的關懷。同理心包括易親近度、敏感度,以及努力瞭解顧客的需求。 • 有形性 • 指實體設備、裝備、人員及溝通資料等屬性。實體環境的狀況(如清潔) 是服務提供者表現注重細節態度的實質證據。
服務品質缺口-1 • 缺口一(市場研究)來自顧客與管理階層之間的認知落差。 • 缺口二(設計)來自於管理階層無法制定服務品質的目標水平,因此無法達成顧客的期待,並將它轉化成一份工作規格書。 • 缺口三(遵循)的發生來自實際服務遞送未達到管理階層預先設定的標準。
SERVQUAL • 衡量服務品質的五個構面:可靠性、反應性、確實性、同理心及有形性。 • 這個工具 被劃分成兩部分 • 第一個部分是記錄顧客對某一類別服務(如廉價旅館) 的期待 • 第二個部分責是記錄顧客對特定服務公司的認知
設計有品質的服務 • 在服務配套中納入品質考量 • 田口方法 • 防錯法 • 品質機能展開
在服務配套中納入品質考量 • 支援設施 • 配備商品 • 資訊 • 外顯服務 • 內隱服務
田口方法 • 產品必須「設計周全」,才能確保產品在不利的環境條件下仍能發揮功能。 • 田口玄一主張,品質可以藉由標準化的設計規格來達成。
防錯法 • 新鄉重夫(Shigéo Shingo)認為,錯誤之所以發生,不是因為員工無法勝任,而是因為例行事務受到干擾或注意力中斷。 • 服務提供的錯誤共有三種類別:任務型、對待型及有形性。 • 顧客錯誤可分成準備、接觸及解決三類。
品質機能展開 • 由日本的豐田(Toyota)汽車及供應商發展出來。 • 品質屋 • 核心思想是,產品應該依照顧客的欲望及喜好來設計。
圖6.7 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博物館的作業現場巡查-1
圖6.7 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博物館的作業現場巡查-2
圖6.7 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博物館的作業現場巡查-3
圖6.7 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博物館的作業現場巡查-4
達成服務品質 • 品質的成本 • 統計製程控制 • 無條件服務保證
統計製程控制-1 • 管制品質涉及兩種類型的風險 • 如果實際上運作正確 的程序卻被認為失去控制,便是發生第一型風險(生產者風險)。 • 如果一個已經失去控制的程序卻被認為正常地運作,就是發生第二型風險(消費者風險)。
統計製程控制-1 • 管制圖 • 一種用來標示過程績效之衡量數值的視覺化方法,以便判斷程序是否在控制中。 • 當某一次的測量落在管制限制外(管制上 限(upper control limit, UCL)以上或管制下限(lower control limit, LCL)以下)即被視為失去控制。
1.平均數與全距管制圖 (X-R Chart) 2.平均數與標準差管制圖 (X-s Chart) 3.中位數與全距管制圖 (X-R Chart) 4.個別值與移動全距管制圖 (X-Rm Chart) 管制圖的選定 1.計量值管制圖(Control Charts for Variables) 2.計數值管制圖(Control Charts for Attributes) 1.不良率管制圖 (p Chart) 2.不良數管制圖 (np Chart) 3.缺點數管制圖 (c Chart) 4.單位缺點數管制圖 (u Chart)
管制圖之選定原則 管制圖之選定 計量值 計數值 資料性質? 資料是 不良數 或缺點 數? n=1 樣本大小 n>2? n>1 缺點數 不良數 ~ X _ X 中心線 CL之性 質? 一定 N 是否 一定? 不一定 單位大 小, 是否 一定? 一定 不一定 10<n<25 N是否 較大? n=2~5 ~ Pn 圖 X - R 圖 X - R 圖 X - Rm 圖 P 圖 C 圖 u 圖 X-σ 圖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 收集數據 • 將數據分組(幾個數據整理成一組) • 記錄到數據表上 • 平均值的計算 • 總平均值的計算 • 全距的計算(查表6.6) • 平均值管制圖 全距管制圖 • CL=總平均值 CL=平均全距 • UCL=總平均值+A2*全距 UCL=D4*平均全距 • LCL=總平均值-A2*全距 LCL=D3*平均全距(n<6)
範例一:救護車平均應變時間 • 每日抽取4個樣本 • 平均績效5分鐘,平均全距3.1分鐘 • 平均值管制: • UCL=5+0.7239*3.1=7.26 • LCL=5-0.729*3.1=2.74 • 全距管制 • UCL=2.82*3.1=7.1 • LCL=0*3.1=0
不良率管制圖(p圖) 管制界限: 假設管制的製程平均不良率為 • UCL= • LCL=
範例二:員工錯誤 • 假設員工平均錯誤率為0.05,抽樣100位,可得 • UCL= • LCL= (令為0) • 請問圖6.10是否該雇用?
建構品質管制圖的步驟-1 • 決定服務系統績效的衡量標準。 • 蒐集具代表性的歷史資料、計算出母體平均數及系統績效衡量變異的估計值。 • 決定一個樣本數,並使用母體平均數及變異數的估計值,依常態分布計算標準差±3 的管制限制。
建構品質管制圖的步驟-2 • 繪製管制圖來當作樣本平均數對時間的函數。 • 在圖表上標示隨機蒐集的樣本平均數,並解釋結果。 • 定期更新管制圖,考慮近期新發生的資料。
服務保證的五個特徵 • 無條件 • 容易瞭解與溝通 • 有意義 • 容易訴求 • 容易收取
服務保證促進組織有效性的方法 • 聚焦在顧客身上 • 明訂清楚的標準 • 保證回饋 • 提升對服務遞送服務系統的瞭解 • 建立顧客忠誠度
服務補救的方法 • 個案處理法 • 系統反應法 • 早期介入法 • 替代服務補救
主題討論 • 服務品質的五個構面與產品品質的五個構面有何不同? • 衡量服務品質何以如此困難? • 請選擇一項服務,舉例說明品質成本中的四個要素。 • 服務業為什麼會對於提供服務保證感到遲疑? • 要如何補救服務失當方能逆轉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