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308 Views
效度. 測試效度 (test validity) 可回答下列的問題:「此測試是否可以衡量出它所想要衡量的特質?」以員工的徵選來說, 效度 指的是測試的結果是否與工作相關。 二種主要的測試效度,此即 準則效度 (criterion validity) 與 內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 。 準則效度:如果測試成績佳的人以後的工作表現真的很好,則謂此一測試具有準則效度。 內容效度:測試的內容效度係指,測試項目能夠涵括工作的內容。. 信度.
E N D
效度 測試效度(test validity)可回答下列的問題:「此測試是否可以衡量出它所想要衡量的特質?」以員工的徵選來說,效度指的是測試的結果是否與工作相關。 二種主要的測試效度,此即準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與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準則效度:如果測試成績佳的人以後的工作表現真的很好,則謂此一測試具有準則效度。 內容效度:測試的內容效度係指,測試項目能夠涵括工作的內容。 第五章
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測試的第二個重要特徵,是指測試的一致性。意義是,「當針對同一人以相同的測試或對等形式的測試,於前後測試二次時,所獲得的分數是一致的。」 重測的估量(retest estimate):在不同的時間,對同一個人施予相同的測試,然後比較兩次測試的分數。 複本估量(equivalent form estimate):在不同時間,以專家認定內容相當的兩種測試對同一人施測,然後比較二次的分數。 測試的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是信度的另一種衡量方式。 第五章
證實效度的過程 • 步驟1:工作分析 進行工作分析,並撰寫工作說明書與工作規範。此時要找 出與工作績效有關的人格特質與技能。 • 步驟2:選擇測試的方法與工具 通常根據經驗、過去相關研究及「最佳的猜測」,通常不 會僅採用一種測試。 • 步驟3:舉行測試 • 步驟4:找出測試成績與準則之間的關係 • 步驟5:交叉驗證與再驗證 第五章
舉行測試 • 有兩種選擇: • 同時效度驗證法(concurrent validation): 以目前在職的員工為測試的對象,再以測試的成績與其目前的績效作比較。 • 預測效度驗證法(predictive validation): 可能是較可靠的測試驗證法。此方法是以還未被雇用的應徵者為作為測試對象。驗證具有成效之後,以現有的甄選技術僱用應徵者。在他們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將其工作績效與新的測試方法之成績作比較,可得到所發展的測試是否足以預測員工績效的結論。 第五章
測試的類型 • 認知能力測試:認知能力測試包括一般推理能力(智力)的測試與特定的心智能力測試,如記憶與歸納推理能力等。 • 操作與體能測驗 • 人格與興趣的衡量:人格測驗可用來衡量應徵者個性的基本層面,如內向、穩定性及動機等。許多這類的測試皆屬投射性的(projective)。 興趣量表 (interest inventories)係將一個人的興趣與其他在各種行業中的人作比較。一個應用即是生涯規劃,因為人們在其感興趣的領域中才會發揮其潛能。 • 成就測驗: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乃是評量一個人的學習效果。 第五章
工作抽樣與模擬 工作抽樣(work samples)與模擬,著重於工作績效的直接評量。 • 員工甄選的工作抽樣: 工作抽樣方法(work sampling technique)乃用來評量應徵者執行某些工作之基本任務的程度。 • 管理評鑑中心: 2到3天的管理評鑑中心(management assessment center),10到12位管理職的應徵者在專家評估與觀察下執行實際的管理任務;每位應徵者之管理潛能因而得以評估或評價。 • 影視教材的情境測試: 情境測試中,應徵者面對其所申請工作的實際情境,並根據他對這些虛擬情境所做的回應來加以評分。 • 迷你型的工作訓練與評估方法: 訓練應徵者執行一部分的工作任務;然後評量他執行這些任務的能力。此方法假設:一個人如果能適當的表現出其學習與執行工作的能力,則在日後實際的工作中亦具有不錯的學習與執行工作之能力。 第五章
評鑑中心之模擬活動 • 公事籃訓練(in-basket) • 沒有領導者的群體討論(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 管理競賽(management games) • 個人的口頭報告(individual presentation) • 客觀的測驗(objective test) • 面談(interview)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