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53 Views
一)落橋防止構造原則上如下所示之構造。 1、連結上部構造與下部構造的一種構造。 2、在上部構造及下部構造設置突起的構造。 3、二跨上部構造互相連結的構造。 二)落橋防止構造的耐力不可低於以下公式所算出之設計地震力。此處的 落橋防止構造的耐力可從增額係數1.5的容許應力度算出。 HF=1.5 ‧ Rd 這裡的 HF: 落橋防止構造的設計地震力 ( KN(tf)) Rd: 靜重反力 ( KN(tf))。 但是,使用二跨梁相互連結的構造時,規定採用較大的一方之靜重反力。
E N D
一)落橋防止構造原則上如下所示之構造。 1、連結上部構造與下部構造的一種構造。 2、在上部構造及下部構造設置突起的構造。 3、二跨上部構造互相連結的構造。 • 二)落橋防止構造的耐力不可低於以下公式所算出之設計地震力。此處的 落橋防止構造的耐力可從增額係數1.5的容許應力度算出。 • HF=1.5‧Rd • 這裡的 • HF:落橋防止構造的設計地震力 (KN(tf)) • Rd:靜重反力 (KN(tf))。 但是,使用二跨梁相互連結的構造時,規定採用較大的一方之靜重反力。 • 三)落橋防止構造必須是不會損壞支承的移動或旋轉等機能的構造。 • 四)落橋防止構造必須是能隨橋軸直角方向的移動而移動,且能緩和地震力衝擊的構造。 • 五)落橋防止構造必須是考量到支承部的維護管理及配置的構造。 • 六)落橋防止構造,基本上是重新設置的構造。 日本道路橋示方書有關落橋防止構造之規定:
落橋防止裝置設計例 1.設計條件: Rd:支承凈載重反力(tf) SE:樑端防落長度 SF:設計移動量(mm) 「橡膠支承之容許剪應變量」≦ SF ≦ 0.75×SE 2.設計荷重 HF=1.5×Rd HF:落橋防止裝置設計地震力(tf) 3.鋼絞線之設計 (1)鋼絞線容許應力 (2)鋼絞線設計 Pa=Py P=HF/n≦Pa Pa:容許應力(tf) P:鋼絞線單位設計地震力(tf) Py:降伏強度(tf) n:鋼絞線根數(根) 4.緩衝材之設計 σba=1.5×120=180kgf/cm2 σba:橡膠容許支壓應力(kgf/cm2) σb = P/A≦σba=180kgf/cm2 σb:橡膠支壓應力(kgf/cm2) A:緩衝墊(橡膠)之支壓面積(cm2)
2 連結鋼索的選定 F100TD 的場合 抗拉強度 Pu =98.7 (tf) 降伏荷重 Py =84 (tf) 容許應力 Pa=Py =84 (tf) 判定 P ≦ Pa 90 > 84 (tf) N.G F130TD 的場合 抗拉強度 Pu =130.9 (tf) 降伏荷重 Py =111.3 (tf) 容許應力 Pa=Py =111.3 (tf) 判定 P ≦ Pa 90 < 111.3 (tf) O.K 因此選用 F130TD 。
保護套管切除 插入鋼索 部品安裝 施工狀況 偏向器安裝 螺帽栓緊調整 安裝完成
樑與樑連接 安 裝 例
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的連結 *防止下垂安裝 *彩色塗裝 安 裝 例
樑與樑之連結 R14京葉道 小松川橋 安 裝 例
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之連結 安 裝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