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92 Views
政府,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角色. 贾峰 张世秋. 政府,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角色. 政府,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角色. 市场真美好 市场的失灵 从政企有别看政府的角色 手段和工具. 市场真美好. 供求关系 与道德和伦理无关(律师准则) 资金的力量 全球化和无疆界生产 强者的逻辑. 市场的失灵. 公共领域 (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食品、卫生、安全、劳工、航空管制 环境污染 利润最大化和污染成本的外部化 南北关系. 从政企有别看政府的角色. 政企间的靠拢 政企的区别 政府管制. 政府管制. 管制的原因
E N D
政府,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角色 贾峰 张世秋
政府,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角色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政府,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角色 • 市场真美好 • 市场的失灵 • 从政企有别看政府的角色 • 手段和工具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市场真美好 • 供求关系 • 与道德和伦理无关(律师准则) • 资金的力量 • 全球化和无疆界生产 • 强者的逻辑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市场的失灵 • 公共领域(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 食品、卫生、安全、劳工、航空管制 • 环境污染 • 利润最大化和污染成本的外部化 • 南北关系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从政企有别看政府的角色 • 政企间的靠拢 • 政企的区别 • 政府管制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政府管制 • 管制的原因 • 对共有财产的损害(GM)、低效竞争、缺乏协调、不公、反垄断 • 管制成本和效益 • 环境和生态效益,产品安全(婴儿床、睡袋、安全杠),生产事故(350人,150亿) • 狩猎, 企业界支付1030亿 • 管制的发展 • 市场与市场垄断 • 消费者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100人死亡) • 环境 • 管制的类别 • 信息披露(信用卡公司、食品标签) • 颁发执照 • 制定标准 • 经济刺激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手段和工具 • 立法和政策 • 税收和投资 • 管制和鼓励 • 实例: • 排污权交易 • 国家计委、科技部 《关于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计基础〔1999〕44号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国家出台鼓励风力发电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32.26亿千瓦,初步估算可开发的装机容量就有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与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3.78亿千瓦为同一量级,具有形成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资源潜力。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风力发电开始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但由于风力发电投入大、成本高,每千瓦装机容量投资成本近万元左右,发电成本每千瓦时0.6~0.9元,使得风力发电难以与常规电力(煤电、水电)相竞争,发展缓慢。 • 风力发电的成本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约占总投资的85%以上。按照我国增值税抵扣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值税不能抵扣。风力发电执行17%的增值税税率,因为没有购买燃料等方面的抵扣,因此风力发电实际税负明显高于火力发电。针对风力发电上述问题,国家经贸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协调,提出给予风力发电减免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建议,以鼓励风力发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文件明确:对风力发电实行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 按照新的税收政策,我国风电电价平均将降低约5-6分钱,新建风电场电价水平有望降低到0.50元/千瓦以下,这将会对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完)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关于能源的几个数字 • 我国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 • 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 • 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 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关于石油的几个数字 • 据国际能源署13日公布的预测显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今明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一,预计2004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际能源署称,除非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否则它还将提高中国的石油需求预期。据估计,我国石油进口今年将有可能突破8000万吨。 • 根据战略分析,到2010年,国内原油消费总量将在3亿到3.2亿吨之间。这位人士告诉记者,分析的根据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届时,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将逼近50%。 • Global energy demand to rise 54 percent by 2025, says U.S. EIA • World oil demand is forecast to rise from 81 million barrels per day (bpd) this year to 121 million bpd in 2025 • Average annual oil prices are expected to decline after this year to $25 a barrel in inflation-adjusted 2002 dollars and then rise slowly to $27 in 2025, which would be $51 a barrel in nominal dollars •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震荡,从30美元/桶上升到38美元/桶,创下第一次海湾战争以来的历史新高。一季度,我国石油进口量达到3000万吨 • 截至2003年年底,中国全年共生产原油16931.9万吨,同比增长1.5%;2003年中国共进口原油9112.63万吨,同比增长31.29%;国内原油消费量为25231.2万吨,同比增长10.15%,石油消费总量为27389.2万吨,同比增长11.52%。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生物柴油的资料 • 蔬菜油的蹤跡已經超出了食品市場 (Reuters, 2001/6/21) • http://www.planetark.org/dailynewsstory.cfm?newsid=11265 • 在下一個10年,蔬菜油與油脂在食品業之外的應用將會有70%的成長。馬來西亞油品科學家與科技人員協會(Malaysian Oil Scientists and Technologists Association)的秘書Ting-Kueh Soon日前表示,2010年在化妝品中使用生物可分解的化學藥品以及生物柴油的需求,將會讓蔬菜油與油脂的非食用使用量,從去年的1,680萬公噸增加到2,830萬公噸。蔬菜油如棕櫚油等,添加在油製化學品(oleochemicals)中,將與石化產品(petrochemicals)在油漆、墨水、塑膠、肥皂,以及化妝品等市場上相互較勁。Soon表示在消費者日益重視綠色產品的時候,油製化學品的低污染是一個強勁的賣點。Soon也表示,在西歐應用於清洗上以油製化學品製造之介面活性劑的使用率,也從1991的35%增加到1998年的95%。目前佔有率為36%,而且是世界油製化學品最大生產地區的亞洲,也將會在2010年增加其生產量到50%,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馬來西亞,更將在2010年時,達到30%的全球佔有率。從蔬菜油中提煉生物油也是一個發展迅速的行業。馬來西亞打算在2002-2003年之前,興建一座全世界最大的生物柴油工廠。該工廠每年將會使用50萬噸的棕櫚油,而其最終產物可以與柴油混合而供重型汽車使用。馬來西亞也計劃今年在發電廠中燃燒原棕櫚油,不過將僅會用掉10萬噸。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公共交通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 服务对象 • 大款可乘坐公交车吗? • 价格补贴和优惠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美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长卢福特 的观点 • 廉价的意思就是在每桶25-35美元的范围,这是相对而言比较廉价的。如果涨到每桶40、50或60美元,我们恐怕很难维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同时所有用到石油的产品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运输成本也会增加。所以一旦油价上涨,其他价格也会上涨,在全球范围引发通货膨胀、失业和其他许多经济问题。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美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长卢福特 的观点 • 我个人觉得中国应该竭力避免再犯美国的错误,这就是在石油基础设施投资太多。中国仍然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地步,因为它对石油没有过分投资,刚刚起步进行产业化,仍然有机会越过石油而转向使用新一代能源,不是像美国那样对石油产生依赖性。我不认为石油市场可以同时满足美国和中国的需求;长期而言这会导致灾难,同时影响中国和美国的关系。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美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长卢福特 的观点 • 如果你想用核能运输,惟一的办法就是开发电动汽车,使用核能提供的电力。我觉得对中国而言电动汽车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你们能让大家使用电动汽车,并且趁着晚上电力需求进入低谷的时候进行充电,那就不必额外增加发电能力,还有助于清洁空气。我知道中国很多城市已经出现相当大的污染,所以电力汽车可以成为中国有能力采取的一个解决方案。对中国而言,我觉得最坏的结局就是变成像美国一样高度依赖石油,因为这不仅引发经济问题,污染空气,而且迫使中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中东,最终可能使中美走上冲突之路。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
美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长卢福特 的观点 • 我倒不会建议中国削减汽车产量,因为大家想用汽车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但你们确实需要生产并不依靠汽油运行的汽车。我举个例子:中国有80%的农村都在种水稻,制造许多农业废料,都是生物质,最后烧掉了。比如农民在地里焚烧稻壳,造成污染。现在你有办法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这个燃料可以驱动一种叫做“灵活燃料汽车”,它能以各种比例的汽油和酒精混合燃料运行。我觉得中国应该加以考虑。另一方面,中国有大量的煤,可以用煤生产甲醇,也是替代燃料。 • 所以,以本国资源为基础,中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从而减少进口石油的数量。当然,首先要建立一个共识,即如果中国购买石油的数量持续增加,就会给世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为中国太大,石油市场没法承受。特别是如果你将印度考虑在内,他们也有10亿人口,这两个国家加起来已经占全球人口的1/3。我总是说,如果5个中国人要用1个美国人那么多的石油,也就是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跟美国持平,人类就该另找一个星球搬家。 Commerc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