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免疫规划工作

免疫规划工作. 雷正龙 2011 年. 中国免疫规划历程.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 15 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关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的通知. 扩大免疫规划. 适龄儿童预防接种 乙肝、卡介苗、脊髓灰质炎 甲肝、流脑、乙脑、麻腮风联合(麻风、麻腮、麻疹)、无细胞 DPT 重点人群接种 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钩体疫苗. 中央财政支出疫苗和注射器经费. 基础性工作有突破. 预防接种与疫苗流通条例发布 新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开展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检查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forb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免疫规划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免疫规划工作 雷正龙 2011年

  2. 中国免疫规划历程

  3.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4. 关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的通知

  5. 扩大免疫规划 • 适龄儿童预防接种 • 乙肝、卡介苗、脊髓灰质炎 • 甲肝、流脑、乙脑、麻腮风联合(麻风、麻腮、麻疹)、无细胞DPT • 重点人群接种 • 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钩体疫苗

  6. 中央财政支出疫苗和注射器经费

  7. 基础性工作有突破 预防接种与疫苗流通条例发布 新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开展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检查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人员培训:仅2008年一年就完成了43.4万免疫规划监测和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儿童预防接种率达到了以乡为单位90%的目标。

  8. 建立健全了冷链系统 • 截至到2000年末,全国共建设了600多座低温冷库、1 150座普通冷库,疫苗运输车3 300多辆,装备冰箱9.4万台、冷藏包91.6万个。 • 据2010年底监测数据,全国共装备冷藏车543辆、疫苗运输车1047辆、普通冷库3851座、低温冷库988座、各种冰箱140879台、冷藏箱包327037个。

  9. 不安全注射现象得到极大改善 • 玻璃注射器退出预防接种 • 自毁型注射器引入到免疫规划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

  10. 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 • 根据2010年底资料 • 全国共建设城区接种门诊9420个 • 乡镇接种门诊36081个 • 社区接种点1033个 • 村级接种点98994个 • 出生接种单位5831个

  11. 温家宝总理参加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 儿童免疫工作非常重要。儿童是棵幼苗,只有精心爱护,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要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这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12.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加强群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加强群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

  13. 工作队伍壮大 新专家委员会 国家免疫规划中心发展 36人,8科室 专家委员会发挥巨大作用 主任委员 赵铠 副主任委员 王钊 俞永新 杨维中 《中国疫苗与免疫》有了新进展 2010年被美国MEDLINE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1.127,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类期刊中排第1位

  14. AEFI监测和NRA评估 WHO合作开展了广东和河北两省的AEFI监测试点工作 2008年卫生部颁布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 2010年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了《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 2010年建立了疾病控制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共享的AEFI监测信息 2010年通过世卫NRA评估

  15. 全国AEFI监测结果 2010年报告54663 例 81.84% 的县报告AEFI数据,比去年同期增长45.29%。

  16. 通过NRA职能评估 约2万字44页的自审评报告(中英文);24个支持文件共22万字310页(中英文);准备了44个补充支持文件共5册约110万字1600页(中文);12月13-15日接受WHO对我国的正式评估,分别在河北、上海和中国CDC接受考核。 优异成绩通过NRA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3月1日宣布:经评估验证,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监管系统符合国际标准

  17. 2000年10月,中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宣布:西太区所有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2000年10月,中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宣布:西太区所有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 2000消灭脊灰证实

  18. 持续维持无脊灰 AFP报告率始终保持在1/10万以上 实验室网络运转正常,西藏通过认证 我国第一阶段脊灰野病毒及潜在性感染性材料封存登记清册工作已完成,并得到了WHO的认可 IPV开始在二类市场使用 外环境监测脊灰病毒

  19. 近年全国麻疹疫情逐年降低2010年达到历史最低近年全国麻疹疫情逐年降低2010年达到历史最低 • 发病率 • 2008: 9.95/10万 • 2009: 3.95/10万 • 2010: 2.86/10万 发病数 2008: 131,441 2009: 52,461 2010: 38,159 Source: NNDRS

  20. 2006年开展8万人血清学调查 1992年与2006年调查人群乙肝HBsAg携带率比较 • 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96%,达到了控制目标 • 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乙肝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 • 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从9.75%下降到7.18%,下降了2.57个百分点

  21. 甲肝、流脑、乙脑发病持续下降至历史最低 甲肝发病35465例,比上年下降19%。 流脑报告316例,比2009年下降49%。 乙脑报告2529例,比2009年下降35%。 HepA JE NM 甲肝发病率(/10万) 流脑乙脑病率(/10万)

  22. 重点工作 • 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 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 控制乙型肝炎危害 • 加强免疫规划管理

  23. 维持无脊灰任务艰巨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2007年 中国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引起病例 1999年 3例VDPV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病例1例云南 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1例青海 2006年 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病例3例云南 发现聚集脊灰疫苗重组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四川 发现聚集cVDPV病例贵州 发现iVDPV病例安徽 发现VDPV病例 广西

  24. 我国已发现的VDPV回顾 • 2001年 四川1例( Ⅲ型) , 9个碱基变异 • 2002年 四川1例( Ⅲ型) ,10个碱基变异 安徽1例(Ⅰ型) , 9个碱基变异 • 2004年 贵州2例(cVDPVs ,Ⅰ型)9、11个碱基变异 • 2005年 安徽1例(Ⅱ、Ⅲ型),10-32个碱基变异 • 2006年 广西(Ⅰ型) ,13个碱基变异 • 2007年 山东2例(Ⅰ型), 9、13个碱基变异 广西1例(Ⅰ型), 9个碱基变异 山西1例(Ⅰ型), 9个碱基变异 • 2009年 山东1例(Ⅱ型), 11个碱基变异 • 2010年 云南1例(Ⅱ型), 9个碱基变异 山西1例( Ⅲ型),11个碱基变异

  25. 云南VDPV 出生 : 2009年1月23日 服苗史: 0 麻痹日期:2010年2月22日 采便: 2010年3月1日 2010年3月2日 结果: Ⅱ型VDPV,9个碱基变异 临床诊断:临床脊灰

  26. 本土流行国家与脊灰报告病例数(2000-2010年) 流行国家数 病例数

  27. 全球脊灰疫情(截至2011年3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周边国家病例占全球病例数的53%(690/1292) http://www.polioeradication.org/

  28. 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野病毒流行国家: 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 2010年检出病毒国家: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 其他: 吉尔吉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不丹

  29. 严峻形势 塔吉克斯坦脊髓灰质炎疫情: 2010年2月1日~7月4日(发病日期),35/61个行政区共报告458例实验室确诊的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2002年宣布无脊髓灰质炎。 2010年,有476例脊髓灰质炎确诊病例,其中塔吉克斯坦458例,俄罗斯14例、土库曼斯坦3例(来自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1例。. 非洲和亚洲6个国家共有11起输入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事件。

  30. 周边国家脊髓灰质炎流行

  31. 形势严峻 输入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风险 只要全球未消灭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脊髓灰质炎野病例)的传播仍未阻断,所有无脊髓灰质炎国家和地区仍有再感染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风险。 2002~2009年全球有记录的29个无脊髓灰质炎的国家发生了133例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感染事件,25个国家共发生2193例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

  32. 多年OPV强化免疫

  33. 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10万 (年 份)

  34. 2010年各省AFP报告发病率情况

  35. 地区AFP病例报告情况 346个地区中,40个地区报告发病率小于1 其中12个地区未报告病例, 6个地区15岁以下人口大于10万,6个地区15岁以下人口小于10万

  36. 1998-2010年AFP病例中PV和NPEV的分离率 37

  37. 保持高质量的AFP监测系统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网络运转工作。保持高质量的AFP监测系统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网络运转工作。 及时调查处理高危AFP病例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和可能发生的脊灰野病毒输入病毒和病例。 组织应对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应急演练。继续开展重点地区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完成外环境脊灰病毒监测工作和边境省份维持无脊灰等专题工作。 无脊灰考核评估。 维持无脊灰

  38. 应急预案 • 1级事件:出现广泛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疫情 • 2级事件:输入单例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或局限传播或出现疫苗衍生病毒循环病例关联到两个及以上省份 • 3级事件:出现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循环病例局限于单个省份 • 4级事件:发现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病例、携带者;或在外环境、健康人群中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

  39. 乙肝控制工作取得巨大成效 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抗低于1% 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作为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 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 在全国9省18县建立了乙肝监测试点 十一五国家重大专项实施

  40. Launch of GAVI Project in China On June 1 2002

  41. 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 42

  42. 2006年开展8万人血清学调查 1992年与2006年调查人群乙肝HBsAg携带率比较 • 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96%,达到了控制目标 • 1992年以来儿童感染乙肝人数减少了近8000万,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 • 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从9.75%下降到7.18%,下降了2.57个百分点

  43. Success Story: Saving More Lives From HBV in China June 2007 May 2007 • 19 million children prevented by infant immunization through 2005 • 1992年以来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1900万人。

  44. 医改重大项目活动 • 分三年度:2009-2011年 • 覆盖人群:全国约6800万人 • 经费投入:4.6亿元 • 任务完成:58,408,786 人 占总目标人群95%

  45. 2009-2010年全国补种情况

  46. 2011年任务

  47. 乙肝常规工作 • 加强常规免疫, • 将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纳入常规化管理 • 加强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及时查漏补种

  48. 向WHO承诺消除麻疹 卫生部召开消除麻疹工作会议

  49. 消除麻疹运动启程 1999年至2003年,在山东、河南和安徽(后期参加)开展麻疹控制监测项目 2001年,成立国家麻疹实验室,并在全国建立完善了省级和地市级麻疹网络实验室 2009年设立了江苏省武进等4个国家麻疹监测点 全国有将近一半的麻疹病例得到了血清学确认 2004年至2009年安排全国27个省份先后分别开展了针对目标儿童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共接种约1.86亿人剂次 2006年卫生部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