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1 、环境与健康。 2 、医院环境。 3 、患者的安全环境。

环境. 1 、环境与健康。 2 、医院环境。 3 、患者的安全环境。. 环境与健康. 1 、定义。 2 、范围。 3 、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4 、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的总体。. 范围. 1 、内环境: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2 、外环境: ( 1 )自然环境:指围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植物、动物、微生物 日光、水、二氧化碳 等。

forb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1 、环境与健康。 2 、医院环境。 3 、患者的安全环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环境 • 1、环境与健康。 • 2、医院环境。 • 3、患者的安全环境。

  2. 环境与健康 • 1、定义。 • 2、范围。 • 3、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 4、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3.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4. 范围 • 1、内环境: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 2、外环境: • (1)自然环境:指围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植物、动物、微生物 • 日光、水、二氧化碳 等。 • (3)社会环境:指有关个人 的社会与心理需要状态,包括人的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经济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

  5. 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 1、自然环境因素。 • 2、社会环境因素。

  6. 自然环境因素 • 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及个体的敏感性。 • (1)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质: • (2)无刺激作用的有害物质: • (3)室内空气污染: • 2、水污染: • (1)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 (2)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五毒:酚、氰化物、汞、六价铬、砷。 • (3)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7. 3、土壤污染:指土壤存积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产生了有害的影响。3、土壤污染:指土壤存积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产生了有害的影响。 • 传播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各种寄生虫性疾病。 • 4、噪音污染:听力损伤,影响休息、睡眠等。 • 5、吸烟污染:是导致癌症、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胃溃疡的因素。 • 6、辐射:可源于日光、x光、治疗的辐射以及工业的辐射。造成灼伤、皮肤癌。 • 7、废料:空气污染,水污染。

  8. 社会因素 • 1、社会阶层。 • 2、社会经济。 • 3、文化因素。 • 4、劳动条件。 • 5、人际关系。

  9. 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 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 • 2、护士在与个人、家庭和社会集体接触的日常工作中,应告知他们如何防护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制品、有放射线的废物等,并应用环境知识指导预防和减轻潜在性危害。 • 3、对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对健康的威胁,采取预防措施,同时也教育个人、家庭及社会集体对环境资源如何进行保护。 • 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 •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研究如何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10. 医院环境 •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 • 2、医院环境的调控。

  11. 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 • 1、安全性。 • 2、舒适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良好的物理环境。 • 3、整洁性:病室、病人、工作人员三整洁。 • 4、安静。

  12. 医院环境的调控 • 1、物理环境。 • 2、社会环境。

  13. 物理环境 • 空间 • 温度 • 湿度 • 通风 • 音响 • 光线 • 装饰

  14. 病区 治 厕所 处置 洗漱 护办 抢救 教室 1 1 1 1 1 1

  15. 温度 室温过高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机体利用心脏血管及肺功能 系统代偿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 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影响体力恢复 室温过低 冷的刺激, 使人畏缩,缺乏动力, 肌肉紧张而产生不安, 使患者在诊疗及护理时受凉

  16. 病室温度 • 一般病室温度保持在18℃~22℃ • 新生儿及老年患者、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等,室温应保持在 22℃~24℃

  17. 湿度 病室湿度一般是指相对湿度,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病室湿度 50%~60%

  18. 湿度及温度均过高时,蒸发作用减弱, 可抑制排汗,患者感到潮湿、憋闷、 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 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时,则感到潮冷, 尤其关节之处不适。 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 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 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的患者不利

  19. 通风 • 可增加氧含量、保持空气的新鲜,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 可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刺激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 可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补充氧气的不足 • 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

  20. 光线 • 病室采光 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 • 适量的日光照射,能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使人食欲增加,舒适愉快 • 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辐射能削弱细菌病毒的活力,抑制其生长繁殖,又可直接杀死细菌及病毒、并促进机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

  21. 光线 • 病室必须备妥大量的人工光源 • 吊灯、壁灯、地灯、立式鹅颈灯 • 其设计及照度可依其作用进行调节

  22. 音响 根据WHO规定的噪音标准,病室内应保持安静、避免噪音,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在35-45dB。

  23. 音响 • 应做到四轻即 • 医院环境的噪音虽非护理人员所能控制,但护士应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 说话轻 走路轻 操作轻 关门轻

  24. 装饰 优美的环境让人感觉舒适愉快 病室的布置应简单,整洁美观,并注意优美与悦目 可以增进患者身体的舒适感,使患者精神愉快

  25. 患者与医务人员 作息时间 患者与同室病友之间 探视制度 患者与亲属同事之间 陪伴制度 医院的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 医院的规章制度

  26. 医院的安全环境 • 物理性损伤 • 化学性损伤 • 生物性损害 • 心理性损伤 • 医源性损害 安全环境 是指 平安 无危险 无伤害 应避免出现

  27. 物理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 温度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 放射性损伤 坠床 跌倒 撞伤 放射性诊断和治疗处理不当导致放射性皮炎、皮肤溃疡坏死 热疗所致烫伤 易燃易爆物品 所致的烧伤 理疗器所致灼伤 冷疗所致冻伤。 压疮 高压氧舱 治疗不当所 致气压伤

  28. 化学性损伤 应用各种药物时 • 药物剂量的过大 • 浓度过高 • 用药次数过多 • 配伍不当 • 用错药 均可引起化学性损伤。

  29. 生物性损害 • 包括微生物、 昆虫造成的伤害 心理性损伤 患者与周围人群的情感交流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行为和态度等 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 甚至导致心理性损伤的发生

  30. 医源性损害 由于医务人员言语或行为上的不慎给患者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损害,称为 医源性损伤 医务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提高个人素质,加强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遵守操作规程保障患者安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