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548 Views
第二单元. 《 动物的生命周期 》.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 生命世界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等。. 在科学一册的学习中,学生对常见植物、动物、人体的外形特征、基本构造等进行了一定的观察,有了一些了解。. 本册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则重点是它们的生长变化。通过对对凤仙花和蚕的一生变化进行观察并拓展到其它动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生命周期。. 其它动物的卵. 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其它动物 的幼虫. 蚕卵. 蚕. 其它动物的蛹. 蛹. 出生 – 生 长发育 — 繁 殖 — 死 亡. 其它动物的成虫. 蚕蛾.
E N D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 生命世界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等。 在科学一册的学习中,学生对常见植物、动物、人体的外形特征、基本构造等进行了一定的观察,有了一些了解。 本册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则重点是它们的生长变化。通过对对凤仙花和蚕的一生变化进行观察并拓展到其它动植物,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生命周期。
其它动物的卵 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其它动物 的幼虫 蚕卵 蚕 其它动物的蛹 蛹 出生 –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其它动物的成虫 蚕蛾 二、教材的结构
三、教材编写思路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课外饲养、观察、记录 2、蚕的生长变化 • 当堂指导学生观察记录 • 指导学生课外观察 • 对蚕生长发育情况的预测 3、蚕变了新模样 4、蚕的生命周期
每课大体上是三个部分: 1、过去几周观察到了什么? 2、现在的蚕是什么样 3、预测蚕今后的变化,引导学生能动的再进行课外观察。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蚕从小到大结茧变成蛾产卵,这个过程学生通常都了解,我们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的了解,而不是一般的了解,科学是用事实、数据说话。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来认识蚕的生长变化,这才是科学学习。
五、教学实践反馈 • 孩子们对养蚕活动是很喜欢的 • 养蚕活动的进行是有困难的(蚕卵、饲料、管理、观察记录)。 • 学生的观察活动存在问题:观察不全面不精细,描述只言片语。不能坚持记录。不善于用数据说明问题。
六、养蚕的有关知识介绍 3月底4月初孵化 幼虫期一般35天 蛹期 13天 蛾期 6天
可用莴笋叶代替桑叶喂蚕 教学建议
可以饲养其他动物来代替养蚕 • 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收集、记录养蚕的过程 • 可以分小组养蚕或个人养蚕相结合 • 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 • 教师要亲自养蚕 • 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 教育学生注意环保和安全
科 学 概 念 • l知道蚕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 l在养蚕的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生命的变化、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 • l用蚕的一生的发展变化与其它动物相比较,认识更多动物的不同的生命周期;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 核心概念: 动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有些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身体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动物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可能不同。(变态、不变态;卵生、胎生)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 一、《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的具体概念: 1、卵的孵化和生长需要适当环境。(最适宜的温度为27度左右、湿度、食物、病虫害、环境的污染等) 2、刚出生的小生命就需要获取食物和排泄废物。 3、蚕卵孵化成幼虫,生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 二、《蚕的生长变化》 1、蚕的外皮不能跟身体一起生长,身长、体重、食量不断发生变化,身体在长大的过程中需要蜕皮。 2、蚕在吐丝结茧时,其获取食物和排泄废物呈现出特殊的方式。 3、观察蚕的外形与生活的关系:头、胸、腹、足、气门、口器等,探讨身体结构和它的生活的关系(注意让学生探究,注重猜测过程)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 三、《蚕变了新模样》的具体概念: 1、蛹的身体结构与蚕有很大的不同,从幼虫变成蛹,蚕的生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蚕丝的利用为改善人类的生活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3、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 《蚕的生命周期》的具体概念: 1、蛾破茧而出,蚕进入了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 2、蛾产卵后即刻死亡,蚕从孵化到产卵,生命完成了一个周期。 3、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有些动物在生长的不同阶段,身体结构和外形特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些则不会。
探究 1、 经历养蚕和对蚕卵、蚕宝宝、蚕蛹、蚕茧等蚕一生形态变化过程的观察,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身体变化的比较和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描述能力; 2、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去观察探究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4、学习养蚕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养蚕的活动;鼓励学生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培养学生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3.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了解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 理解·思考·研讨 1.本单元教材按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编写,选择了“迎接蚕宝宝的诞生”; “可爱的蚕宝宝”;“蚕宝宝变了新模样”;“蚕的生命周期”几个阶段进行课堂教学,每一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自然课中相同的内容在教学目标上有什么不同?教材是怎样引领学生通过蚕的一生来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的? 3.请估计三年级的学生在养蚕活动会碰到那些困难和问题,你怎样让学生能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
4.养蚕中的观察活动和一般的观察活动有什么不同,观察的重点是什么?4.养蚕中的观察活动和一般的观察活动有什么不同,观察的重点是什么? 5.三下学生的观察、记录、描述的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你准备怎样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录、描述的能力? 6.教师亲自养蚕对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养蚕活动有什么意义? 7.学生的养蚕活动和家长的支持有什么关系?怎样让家长积极支持孩子的养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