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k likes | 1.48k Views
第三章 物流运作管理. 本章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是物流管理具体实施的基本环节。主要介绍了运输管理、装卸与搬运管理、包装管理、流通加工管理、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等六个物流运作的基本环节,阐述了这些环节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并掌握物流运作中各基本环节的概念、内涵,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和组织、管理方法,并能运用于物流实际运作。. 第一节 运输管理. 一、运输管理原理和运输管理基本原则. 1. 运输管理基本原理. 规模经济. 距离经济. 特点. 特点. 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 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
E N D
第三章 物流运作管理 本章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是物流管理具体实施的基本环节。主要介绍了运输管理、装卸与搬运管理、包装管理、流通加工管理、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等六个物流运作的基本环节,阐述了这些环节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并掌握物流运作中各基本环节的概念、内涵,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和组织、管理方法,并能运用于物流实际运作。
第一节 运输管理 一、运输管理原理和运输管理基本原则 1. 运输管理基本原理 规模经济 距离经济 特点 特点 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 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 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下降
二、铁路运输的服务特性及组织方法 (一)铁路运输的服务特性 铁路运输是现代运输业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已有180多年的历史。由于牵引动力的电气化和内燃化和复线、无缝线路和重型钢轨的铺设,以及现代化通讯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铁路营运管理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铁路列车的速度、载重量也逐渐提升。
1.铁路运输的优点 运载能力大:运载工具及线路设施的革新和发展,列车的运载量越来越大。 速度较快:铁路机车的内燃化和电气化及日益兴起的高速铁路,使得铁路列车的运行速度不断提高。 污染少:铁路运输使用专用路线,对环境干扰较少。 受天气条件限制少、安全可靠:全天候、四季皆宜。
2.铁路运输的缺点 • 短距离货运成本较高; • 不设专用线时难以实现“门到门”运输; • 按运行图组织行车运输时的可调性差。
3.铁路运输在我国的突出作用 (1)通过铁路把欧亚大陆连成一片,利用欧亚大陆桥,为发展同欧洲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是我国大陆同港澳地区进行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 (3)铁路是内陆各地出口货物向港口城市集中以及海路进口货物向内地疏散的主要运输方式。
1.铁路货物运输组织 (1)铁路货运组织的基本任务 (2)铁路货物运输种类
按其实施期限的长短 月度货物运输计划 年度货物运输计划 长远货物运输计划 (3)铁路货物运输计划
(4)铁路货物运输合同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具有标准合同的性质。它的主要条款如运输条件、运输费用的计收、承、托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都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成立的,不能更改。此外,货物运输合同往往还涉及第三者,即收货人。合同生效后,收货人同样成为合同当事人,享有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三、公路运输的服务特性及组织方法 (一)公路运输的服务特性 1.公路的特点 公路是汽车运输的基本条件,它修筑面广,具有普遍性;公路网不仅可以行驶汽车,还可以供其他非机动车行驶和路人通行,具有机动性。
(二)公路货物运输组织方法 1.公路运输工作组织简述 公路运输是一个人工大系统,其内部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按运输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货运子系统与客运子系统。因此,公路运输工作组织主要包括货运工作组织、客运工作组织和与之相应的车辆运行工作组织三个方面的内容。
2.公路货物运输工作组织 (1)公路货物运输种类
(2)公路货物运输合同 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的基本文件是货物托运单 (3)公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作业 公路货物运输作业是指货物从受理托运开始,到交付收货人为止的生产活动。货运过程一般包括货物装运前的准备工作、装车、运送、卸车、保管和交付等环节。按照货运过程的不同阶段,车站货运工作可分为发送工作、途中工作和到达作业。
四、管道运输的服务特性和组织方法 管道运输是指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的一种运输方式。由于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输成本低、易于管理等特点,故呈快速发展趋势。管道运输的局限性也很明显。能适合管道运输的物品还不多,仅仅适用于流体物质,并且管道敷设的成本很高,一般需由政府出面敷设。
五、航空运输的服务特性及组织方法 航空运输是指使用各种航空器进行客货运输的运输形式,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航空器是飞机。 我国民航事业是在解放后重新创办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国际和国内航线200余条,航线里程已达37万多公里,与40多个国家签订有运输协定,与380多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
2 1 六、水路运输的服务特性和组织方法 (一)水路货物运输的服务特性 1.水运的分类 内河运输 海上运输
2.水路运输的优点 (1)运输能力高。在目前各种运输方式中,船舶的运力高居首位。 (2)单位运费低廉。由于运输能力高,而且水上运输主要运用天然水道或天然水道稍加改良,线路建设成本低。
(二)水路货物运输组织方法 分为定期船运输和不定期船运输两种经营方式。 1.定期船货运组织 具有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和相对固定的运价等最基本的特点。
2.不定期船货运组织程序 分为航次租船,定期租船,包运租船,航次期租船等不同的租船方式
七、联合运输 (一)联合运输的概念 1.联合运输的含义 联合运输(Combined Transport)是指一次委托,由两家及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共同将某一批物品运送到目的地的运输组织方式。它实行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票到底、全程负责。有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公航联运及公公联运等方式。
传统的运输方式 弊 端 新的运输方式 由货方与所涉 及的不同方式 的承运人共同 完成的 给货方带来麻 烦,运输时间 的延长和总费 用的增长 由运输经营 人对运输的 全程负责 (二)联合运输的产生
无船承运人 的类型 承运人型:具有一种以上方式的运输工具 无船承运人型:由货运代理人发展而成的
(三)多式联运 关于多式联运的具体内容请见第七章。 (四)驮背运输 驮背运输主要是一种公路和铁路联合的运输方式,它既有铁路在长距离运输中的速度与可靠性,又具有公路运输在货物集散中的门到门和灵活性优势,因此是高效物流运作的最佳运输备选方案之一。此外,还有公路与水运、铁路与水运所形成的驮背运输。
八、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1 2 3 4 5 公路运输 :适合短途和同城之间或者同城内的货物运输 航空运输 :适合中长途的贵重货、保鲜货、紧急货运输 管道运输 :适合长期稳定的流体、气体及浆化固体运输 水路运输 :适合于中长途大宗货物运输 铁路运输 :适用于大宗、笨重物资和件杂货等中长途运输 (二)五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装卸与搬运管理 装卸搬运是衔接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各个物流环节所必不可少的活动。解决好装卸搬运环节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可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加快物流速度,其作用不可低估。
一、装卸搬运的含义 装卸: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 或卸下。 搬运: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短距离水平移 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由于垂直位移和水平移动常常同时出现,所以我们通 常对两者没有严格区分,统称为装卸搬运。 1.对装卸搬运的理解
装卸搬运 卸 货 验 货 储存区 拣 货 取 出 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 拣货区 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 包 装 区 分 类 区 装卸搬运 码 头 出货准备区 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 装 载 卡 车 合理地装卸搬运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手推车 托盘 叉车 二、装卸搬运机械类别及概况 1.按作业性质分类:装卸机械、搬运机具、装卸搬运机械
世界上最新、最好的自动搬运系统- 激光导引式无人搬运车LGV 皮带输送机 2.按机具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叉车类、吊车类、输送机类、作业车类和管道输送机类
3. 按动力分类:动力式装卸搬运机具、重力式装卸输送机、人力式装卸搬运机具 4. 其他装卸搬运机械: ·岸壁集装箱装卸桥 ·电动葫芦及单梁起重机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散料装卸机械 ·叉车 ·起重机械
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尽量减少 装卸次数 提高被装卸 物料的纯度 包装 要适宜 缩短搬运 作业距离 三、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1)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所谓无效作业是指在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 1. 提高装卸搬运效率的原则
4级 装传输带 3级 装无蓬货车 2级 装托盘 1级 装箱 货物放置状态 0级 地上散放 (2)提高物料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物料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体现为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根据物料所处的状态,即装卸搬运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级别,如图:
(3)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装卸搬运使物料发生垂直和水平位移,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要尽力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 (4)装卸作业的机械化:装卸搬运的机械化能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5)推广组合化装卸:对于包装的物料,尽可能进行“集装处理”,实现组合化装卸搬运,充分利用机械进行操作。
(1)自动化设备导入的目标:节省库存空间及作业区空间,避免恶劣工作环境中的人力作业。(1)自动化设备导入的目标:节省库存空间及作业区空间,避免恶劣工作环境中的人力作业。 3.高效率自动化设备的导入 (2)导入的效果 • 省人化、省力化 • 弹性地适应处理量 • 发挥降低库存的威力 • 容易变更配置 • 改善劳动环境,整理整顿工作场所
第三节 包装管理 包装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包装的材料、形式、方法以外形设计都对物流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起点。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不仅要在“包装的终点”的意义上考虑包装问题,更要考虑物流对包装的要求。
一、包装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 我国《包装通用术语》中对包装的定义是:包装是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货物包封并予以适当的封装和标志的工作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