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91 Views
沈 葆 楨. 研 究 動 機. 因 為 我 想 了 解 , 沈 葆 楨 的 一 生 . 家 庭 背 景 . 生 平 事 蹟 及 對 台 灣 的 建 設 功 績 等. 內 容 - 人 物. 沈葆禎( 1820 年 — 1879 年 ),字翰宇,又字幼丹。 福建省 閩侯縣 人,他的妻子林普晴是 清朝 著名大臣 林則徐 的女兒。沈葆禎是晚清「 同治中興 」時 洋務運動 的重臣之一,先後曾任總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 1874 年 牡丹社事件 時被清廷任命為欽差大臣到 台灣 督辦軍務。在其任內曾修築今 台南市 內的 億載金城 ,廢除限制漢人渡台禁令。.
E N D
研 究 動 機 • 因 為 我 想 了 解 , 沈 葆 楨 的 一 生 . 家 庭 • 背 景 . 生 平 事 蹟 及 對 台 灣 的 建 設 功 • 績 等 .
內 容 - 人 物 • 沈葆禎(1820年—1879年),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閩侯縣人,他的妻子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則徐的女兒。沈葆禎是晚清「同治中興」時洋務運動的重臣之一,先後曾任總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1874年牡丹社事件時被清廷任命為欽差大臣到台灣督辦軍務。在其任內曾修築今台南市內的億載金城,廢除限制漢人渡台禁令。
內 容 - 人 物 • 沈葆禎1847年(清道光廿七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1854年改任御史,1856年改派到江西,任九江知府,追隨曾國藩與太平天國作戰;曾有在防守之城池被太平軍包圍攻城,守城的沈葆楨與太太沈夫人同登上城樓,沈夫人甚至仿效南宋梁紅玉在城樓上擊鼓,守軍士氣為之大振、擊退敵軍的妙事。
內 容 –文 化 . 地 點 出生於傳統士大夫家庭,十九歲中舉,二十九歲中進士,他的才華與人品被其舅林則徐看中,招為女婿。而在與太平軍作戰期間,成功守住江西省重鎮廣信鎮,使其成為全國性知名人物。沈葆楨在軍旅生涯中得到曾國藩賞識推薦,升任江西巡撫,然而在服完母喪後,出人意料的接受船政大臣之位。
內 容 –文 化 . 地 點 • 當沈葆楨從左宗棠手中接過龐大的船廠時,發現光有先進的軍艦而無近代化的海軍官兵士不行的,因而設立船政學堂。在擔任船政大臣後,意識到要建立近代化國防體系須做出改革,但是其建議影響仕紳階級的既得利益,遭到反彈,再加上皇家公私不分漫無限制的用錢,福州船政局從建立以來,一直面臨資金的困難。使得晚年的沈葆楨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籌款上面,而沈葆楨的去世對船廠更是雪上加霜。沈葆楨去世後第五年(西元1884年),他辛苦經營的福建水師於中法戰爭遭到重創,幾乎全軍覆沒。
內 容 –事 件 • 牡丹社事件1874年5月,日本派兵攻打台灣,清廷聞訊後派遣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緊急前往台灣籌辦防務。不久之後,清廷獲知日軍已登陸台灣,且與原住民發生激戰,因此改授沈葆楨為「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將福建所有鎮、道歸其節制,江蘇、廣東沿海各口輪船准其調遣,以便與日本及各國按約交涉。沈葆楨受命後,便與福州將軍文煜、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李鶴年聯合上奏,提出聯外交、儲利器、儲人才、通消息等四項要求,清廷均予以嘉許,並命迅速辦理。6月,沈葆楨與福建布政使潘霨一同來台。沈葆楨以軍備刻不容緩,府城為根本之地,遂於安平興建砲臺,置放西洋巨砲以為防禦(即「億載金城」)
內 容 –事 件 • 二鯤鯓砲臺,舊稱安平大砲臺,它有此舊稱是因為其對面為安平小砲臺,因此從前的人把該砲臺命名為對應安平小砲臺的安平大砲臺。此名現在已很少會使用,而取而代之的另一俗稱為「億載金城」,是因入口的城門上方有沈葆楨的題額:「億載金城,另內書「萬流砥柱」,並建有大砲臺。二鯤鯓砲臺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為清治時期福建巡撫沈葆楨所建,當時是作為海防之用。
內 容 –事 件 • 1895年,日本侵佔了台灣後,台灣人就是在億載金城中跟日本戰艦戰鬥,對抗日軍。日俄戰爭期間,日本政府把一些大砲賣到億載金城去,以補償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這以後,億載金城就失去了其戰爭價值。現在,二鯤鯓砲臺為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一級古蹟。
資 料 來 源 • 1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42203661 • 2 .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607082108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