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刘易斯二元经济 理论批判 中国人民大学 黄泰岩教授

刘易斯二元经济 理论批判 中国人民大学 黄泰岩教授. 批判的基本方法或思路 1 、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准确把握 2 、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中的修正 3 、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的突破 为什么?.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简要回顾 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几个假定条件: ( 1 )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转移 的边际成本为零。 ( 2 )工人的工资是不变的。 ( 3 )工业部门的效率要高于农业。假 定为 30% ( 对资源的依赖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刘易斯二元经济 理论批判 中国人民大学 黄泰岩教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刘易斯二元经济 理论批判 中国人民大学 黄泰岩教授

  2. 批判的基本方法或思路 1、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准确把握 2、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中的修正 3、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的突破 为什么?

  3.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简要回顾 1、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几个假定条件: (1)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转移 的边际成本为零。 (2)工人的工资是不变的。 (3)工业部门的效率要高于农业。假 定为30% (对资源的依赖) (4)高利润全部转化为投资 假定的合理性

  4. 2、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内在机制 工业不断的发展、扩张,劳动力不断的向工业转移,工业化、城市化就迅速扩张,只有当农业部门劳动力吸干以后,劳动力市场会发生改变,劳动力的供给低于需求,工资不变假定改变,这时候工业利润下降,投资减弱,经济扩张停滞或者发生萎缩,经济进入比较稳定的正常发展阶段,工业化这时候基本结束。 刘易斯拐点!

  5. 3、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隐含假定 1、资源的市场配置 2、城乡统一市场 3、劳动力转移无需经过严格的培训 4、工业产品的市场实现没有问题 5、忽视了农民、农业、农村问题 在农业的框架中能解决农民问题吗? 从什么角度看农业

  6. 4、费景汉、拉尼斯对刘易斯理论的 修正和完善 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1)当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时候,劳动力无限供给才会持续。 (2)农业本身的增长对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刘易斯模型中把农业的重要性抹杀了。提出要增加投入,农业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提供农产品的支持。 工农业的平衡发展,贸易条件不恶化。 农民的工资不变假定。

  7. (3)工业的高利润转化为投资,投资引起扩张,隐含的假定是数量扩张,技术不变,技术不变对劳动力吸引的数量不变,扩张的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的过程,所以城市化的速度很快,和工业化是同步的,但是在投资过程中作为主要的不是数量的扩张而是技术的变化,当技术的变化引入之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过程又改变(3)工业的高利润转化为投资,投资引起扩张,隐含的假定是数量扩张,技术不变,技术不变对劳动力吸引的数量不变,扩张的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的过程,所以城市化的速度很快,和工业化是同步的,但是在投资过程中作为主要的不是数量的扩张而是技术的变化,当技术的变化引入之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过程又改变

  8. 5、乔根森对刘易斯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放弃了剩余劳动和不变工资的假定 认为任何从农业中出去的劳动力都具有正的边际产出。 农业剩余的大小决定工业部门的发展。

  9. 6、托达罗对刘易斯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引入城市问题 (1)城市人口。在劳动力的供给、边际生产力的变化中,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的向城市流动,隐含假定意味着城市没有失业。实际城市存在人口的增长。 托达罗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 评价城市收入大小是以实际收入乘上就业概率 (2)非正规部门的就业 (3)政策含义: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在城市的就业概率 (新增就业量、农民教育)

  10. 7、迈耶对工业化战略与农业战略的观点 “虽然许多欠发达国家在它们起初的发展计划中,都集中于深思熟虑的工业化,但现在却正在对工业化的作用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这不是把资源集中于发展工业或发展农业--好像是‘二者必居其一’的问题;倒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与工业的相互扶持的行动应该受到首要的注重。” 《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1989年)

  11. 二、二元经济理论对中国的价值 (一)有效性 1、中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 2、农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城市失业人口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 4、城市部门的工资不断提高 5、工业部门利润用于投资的漏洞

  12. (二)局限性及其修正 1、中国存在城乡的户籍分割 2、城市存在过量的失业人口 3、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使工业化失去了市场 的支撑。 4、“民工荒”对二元经济理论的修正 刘易斯拐点

  13. 三、三元经济对二元 经济理论的超越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彻底推翻 二元经济的理论框架

  14. 1、知识经济的兴起 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巨大影响,欧美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工业社会发展到了顶点,将要向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过渡,但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还不足以使人们看清楚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性质,于是只好用“后工业经济”、“高技术经济”、“智力经济”等名称来笼统概括。近20年来,信息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美国和日本,信息产业已取代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60-80%是由信息技术贡献的,因而许多专家提出“信息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15. 2、知识经济概念的确定 但是,信息经济还不足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形态来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因为“知识来自信息、知识有超过信息的某种东西”,“知识产业比信息产业有更广阔的内涵”。直到1996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才首次将工业经济后的新型经济形态,称之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此,知识经济这一概念迅速在全球传播,并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专家预言,在21世纪,人类社会将由工业经济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16. 3、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一种新型、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知识。而知识经济,可理解为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之上的经济。它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以教育为本源。

  17. 4、知识经济为什么可以 成为独立的一元 1)工业经济为什么可以成为独立的一元? (1)刘易斯的区分 “资本主义”部门 “维持生计”部门 是否使用再生产资本 “维持生计部门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这种经济中不使用再生产性资本的那一部分。”(P.8) 资本家雇佣劳动,雇主养活门客(生产、消费)

  18. “资本主义化” “资本主义化的工业”(P.8) “资本主义化的种植园”(P.8) “虽然资本主义化的部门可以分成一些小岛,……它仍然是一个单独的部门。”(P.9) 隐含的政策含义 鼓励资本主义部门的发展 提高资本家的利润水平

  19. 刘易斯对二元经济的另一种表述 “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的大多数国家,其经济不是一元的,而是二元的,即高工资经济和低收入经济并存。广义地说,在高工资经济中,往往发现人们受雇于大农场、工厂、矿山、大规模运输业等领域,而低收入经济中,往往发现人们集中在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服务业、小商业、临时性工作等领域。(P.75)

  20. 刘易斯对二元经济另一种表述的内涵 刘易斯在这里把“二元经济”同“三个产业”的划分区别开来。现代部门中也有“农业”,而传统部门中也包含了工业和商业。 高工资经济和低收入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科技、资源、资本状况。这就意味着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1. 马克思的观点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马恩全集》23卷P.204 劳动资料的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22. (2)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区分 “二元经济”(dual economics),指的是一国的经济整体由“农业”和“工业”两大部门组成。在这两个条件的影响下,如何使经济发展重心,由“农业”转移成“工业”,就是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 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经济生活的方式,由18世纪以前的农业社会,转变成以科技为推动经济发展原动力的现代化的工业社会。 --《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中译版序

  23. (3)托达罗的定义 “发展经济学充分讨论了‘二元结构’的概念。它描述了富国和穷国、富人和穷人在各个层次上存在并顽固保持着不断向对立面发展的趋势。” 它包括四个方面: “优越条件”和“恶劣条件”在既定领域中并存;这种并存是长期的;有一种内在扩大的趋势;现存优势成分并没有或很少对改善劣势成分起作用。 在讲到第一方面时,托达罗认为,“二元结构的这一内容的例子包括刘易斯理论中城市现代生产方法和农村传统生产方法的并存”。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第117页

  24. (4)张培刚先生对“工业化”的定义 “我们看看世界先进国家,不论其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抑或是社会主义,而由农业经济达到工业经济,乃是一般的趋势。即令以农立国的国家,他们的农业也工业化了。因为工业化一词,含义甚广,我们要做到工业化,不但要建设工业化的城市,而且要建设工业化的农村。总之,产业革命的结果,是使得工厂生产代替了家庭生产,工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第三条道路走得通吗?》1935年2月

  25. (3)工业经济成为独立一元的原因 生产方式的改变

  26. (4)二元经济的发展归宿 刘易斯:资本主义化(大工业) 费景汉和拉尼斯:由农业转移成工业 从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经济

  27. 2)知识经济成为独立一元的依据 (1)核心资源发生改变 土地--资本--知识

  28. (2)使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工业经济的出现对农业经济的革命性改变就是生产方式的改变,即农业从传统的农业耕作转变为工业化的生产,工业化的销售,工业化的产业组织。所以农业产业化,就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农产品,农业仍然存在,但农业的生产方式变了。信息化出现以后,对农业和工业的生产方式也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信息化构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销售、网络采购、网络生产,以及企业的虚拟化等,都会对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29. (3)使经济结构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资源配置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从而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的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是什么?是信息化的发展。如果没有信息化,也就不会有全球化,因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生产、分配、销售没有信息平台是做不到的。比如沃尔玛就是通过建立自己的卫星体系,在全球进行采购、配货,从而大大提升了其在全球的竞争力。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也意味着工业化必须在新的经济结构中才能推进。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30. (4)使知识经济部门成为高利润的新部门 工业经济之所以独立于农业经济而成为新的经济形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效率高、利润高、附加值高的新部门,所以才有二者之间的劳动力转移,才构成二者之间的互动。信息经济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利润差异是很明显的。例如在计算机行业,真正做信息知识的如微软、INTEL等知识型企业,获得计算机行业70%的利润。工业制造比如显示器、硬盘的制造,仅占20%以上的利润,而以组装为主的企业只有6%的利润。由于知识经济部门的利润与其他部门存在着巨大差别,就必然导致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向知识经济部门的流动,最终工业部门被彻底信息化。

  31. 国家统计局的行业收入差距统计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国有经济单位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平均劳动报酬较高,分别为18789元、15982元和15489元。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平均劳动报酬较低,分别为4655元、8057元和8159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5倍。 而且行业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000年同期为2.62倍,2003年为3.98倍。 《北京青年报》2004、10、30

  32. (5)使人力资本变得越来越重要。 劳动力的流动在二元经济中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农民向工人的转变比较简单,不存在太多的障碍。但是知识经济部门的出现,就使劳动力的流动无法用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理论来解释,因为人力资本的概念被突出出来了。这就说明知识经济部门是一个全新的部门,它无法由二元经济来涵盖。

  33. (6)使制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金融制度。由于知识经济部门的出现使原有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制度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金融制度角度讲,工业所依存的金融制度是大银行制度。银行制度的关键是必须有抵押品。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银行无法给予支持,因为没有抵押品,没有担保。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需要金融制度的创新。所以,风险投资,以及与此相关的二板市场的出现,就使原有的金融体系发生了制度变革。 产权制度。在二元经济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三元经济下,出现了知识产权向企业产权的转换,知本家向资本家的转换。再生产改变了生产关系。

  34. 3)张培刚对知识经济的看法 “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第三产业,或称‘第四产业’的发展,则是发达国家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趋势。在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又必须加入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内容。” 并指出了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科技产业为其主导产业 知识经济中存在着收益递增规律 知识经济的组织结构是网络形态 在知识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互联互动 《发展经济学教程》P.526-528

  35. 4)为什么不把服务业作为独立一元 不是独立的生产方式 不构成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化的进程阶段密切相关,即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一定要相应地发展起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可能过早,也不可能过晚。二者之所以存在这种对应关系,是因为物质生产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需求创造供给,供给又创造需求的因果关系。”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P.520

  36. 四、三元经济的 基本理论框架

  37. 1、劳动力的流动机制 1)二元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机制 (1)高收入的吸引(市场配置资源) ( 2)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影响的边际成本为零 (劳动力过剩) (3)劳动力转移顺畅 (隐含假定:劳动力素质同质化) “熟练劳动力,同资本或土地一样,也可能是扩张时的难题。从资本是可得到的这个意义上说,这只是非常短暂的难题;资本家或他们的政府,都可以很快地提供培养更多熟练工人的设施。因此,扩张的真正难题是资本和自然资源,而且我们可以继续假设,只要得到资本和自然资源,也就可以提供必要的熟练工人,虽然也许要有一段时滞。”(P.6)

  38. 2)三元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机制 (1)高收入的吸引(市场配置资源) ( 2)劳动力转移对工业和农业影响的边际成本为零 (劳动力过剩) (3)劳动力转移受到知识的阻碍 (隐含假定:劳动力素质差异化) 劳动力转移较长时滞的存在 教育作为中间环节存在的必要性,教育产业 (4)劳动力转移并不意味着大多数都转移到高新技 术产业部门,就业仍主要在工业和服务业,只 是劳动力被知识化了。 新特征:城市化转变为知识化。

  39. 2、收入分配机制 1)二元经济下的收入分配机制 (1)资本积累的中心地位 “扩张的真正难题是资本和自然资源”。(P.6) “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迅速的资本积累(包括用资本的知识和技术)。”(P.15) (2)收入分配的价值导向 “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收入分配变得有利于储蓄阶级。”(P.16) “储蓄的主要来源是利润。”(P.17)

  40. (3)收入分配的政策导向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了解资本家剩余的使用。” (P.12) (4)收入分配的公平标准 “同利润相一致的不平等,而不是跟随地租的不平等,有利于资本的形成。”(P.19)

  41. 2)三元经济下的收入分配机制 (1)知识积累的中心地位 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或核心 (隐含假定:资本的充裕) (2)收入分配的价值导向 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收入分配变得有利于知识阶 层。知识阶层是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源泉。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引申出知识价值?

  42. (3)收入分配的政策导向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了解知本家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以及知本家的创新积极性。 (4)收入分配的公平标准 同知识积累、技术创新相一致的不平等,应该是三元经济社会鼓励的不平等。 公平永远是一个价值判断,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43. 3、资本积累机制 1)二元经济的资本积累机制 (1)利润-储蓄-资本 “在我们的模型中,资本至今还只是由所赚到的利润所创造的。”(P.19) “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并不取决于储蓄是来源于利润,还是来源于其他收入。无论储蓄源于工资、薪水、租金或是自我雇佣者的收入,只要储蓄用于资本主义部门的投资,那么这一部门就会扩大。”(P.61) 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我们需要做的一切是在一段时间内,停止人均消费的过快增长,……在不引起消费增长停滞的意义上,实现发展的目的。” (P.88) 方式:增加税收

  44. (2)劳动-资本 “劳动可以创造出资本” (P.20) 生产出资本品。 (3)银行信贷(通货膨胀)。 “在现实世界中,资本家也由纯粹货币供给的增加-特别是银行信贷的增加-来创造资本。” (P.19-20) (4)资本市场 “现代不发达国家与1800年欧洲的差别在于,前者没有食利的阶层,如持有债券、股权的阶层。……这也是他们之所以在为公共事业筹资时困难重重以及该部门的资本形成对国外资本依赖很大的原因之一。当然,没有必要为此去创造出一个食利阶层来。”(P.146)

  45. 2)三元经济的资本积累机制 (1)工业化的资本贡献 (2)教育的人力资本贡献 (3)风险投资的资本贡献 (4)国外投资的资本贡献 (5)政府的资本贡献

  46. 4、市场实现机制 1)二元经济的市场实现 “该模型轻视农业生产的指责或多或少地存在。”(P.103) “农业生产率的上升提高了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因此,对农业的投资可以使工业发展得更快。”(P.148)

  47. 2)三元经济的市场实现 (1)高新技术产业无法进行自我循环 (2)高新技术产业的盈利模式 (3)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是对传统产 业的改造 案例:亚马逊书店

  48. 5、结构内各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二元经济间的相互关系 (1)农业是工业的基础 要素贡献 资本:“向工业化提供资金的正是农业”(P.32) 劳动力:“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可能因为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或者因为价格下降比不上人均农业生产率增加的那样快,或者因为资本主义部门工人提高了他们维持生活的标准而停止。”(P.32)

  49. 产品贡献: “如果现代部门必需品的部分依赖于传统部门(例如,食品、原材料),那么其持续扩张将依赖于传统部门这类产品的同等增长,否则它的贸易条件将恶化。”(P.152) 市场贡献: “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刺激工业化的发展”。(P.156) “小农经济增长的失败很可能是抑制世界上绝大多数不发达国家工业部门扩大的主要原因。”(P.67)

  50. (2)工业对农业的改造 “如果资本主义扩展速度足够快的话,那么,它迟早会包容整个经济。”(P.68) “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通过四种方式使传统部门获益,……这四个途径是:提供就业机会,分享物质设施,传播现代的思想和制度,相互之间的贸易。”(P.1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