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571 Views
欢迎老师们莅临指导!. 第 6 课. 抗日救亡运动. 飞厦中学 许红璇. 一、华北危急 1 、 《 何梅协定 》. 第 6 课 抗日救亡运动. 1935 年. 何应钦 梅津美治郎. 一、华北危急 1 、 《 何梅协定 》 1935 年. 第 6 课 抗日救亡运动. 2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察哈尔. 绥 远. 河 北. 山 西. 山 东. 一、华北危急 1 、 《 何梅协定 》 1935 年 2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第 6 课 抗日救亡运动.
E N D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飞厦中学 许红璇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 何应钦 梅津美治郎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1935年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察哈尔 绥 远 河 北 山 西 山 东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1935年 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 1、“八一宣言” 1935 . 8 . 1 停止内战 , 一致抗日 2、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1935年 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 1、“八一宣言” 1935 . 8 . 1 停止内战 , 一致抗日 2、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 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 “一二 · 九”运动 1935 . 12 . 9 北平
“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我们,窒息在古文化城里上着最后一课的青年,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我们,窒息在古文化城里上着最后一课的青年,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 ······”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反对华北自治!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1935年 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 1、“八一宣言” 1935 . 8 . 1 停止内战 , 一致抗日 2、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 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 “一二 · 九”运动 1935 . 12 . 9 北平 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1935年 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 1、“八一宣言” 1935 . 8 . 1 2、 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 3、“一二 · 九”运动 1935 . 12 . 9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三、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的经过:
杨 虎 城 将 军 张 学 良 将 军
阅读理解: 张、杨怎样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劝蒋—— 逼蒋 (兵谏)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1935年 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 1、“八一宣言” 1935 . 8 . 1 2、 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 3、“一二 · 九”运动 1935 . 12 . 9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三、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的经过: (“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 1936 . 12 . 12
亲日派何应钦阴谋得逞的话,后果将会怎样? 讨论分析:国民党内亲日派和中国共产党 对西安事变的不同态度? 国民党亲日派——讨伐张、杨
讨论分析:国民党内亲日派和中国共产党 对西安事变的不同态度? 国民党亲日派—— 讨伐张、杨 想一想: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 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中 国 共 产 党—— 和平解决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1935年 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 1、“八一宣言” 1935 . 8 . 1 2、 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 3、“一二 · 九”运动 1935 . 12 . 9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三、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的经过: (“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 1936 . 12 . 12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一、华北危急 1、《何梅协定》 1935年 2、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掀起 1、“八一宣言” 1935 . 8 . 1 2、 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 3、“一二 · 九”运动 1935 . 12 . 9 第6课 抗日救亡运动 三、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的经过: (“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 1936 . 12 . 12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一二·九” 运 动 西安事变 抗 日 救 亡 运 动 (背景) (高潮序幕) (最高潮) (结果) 华北危急 共产党: 领导 推动 努力
C 一、巩固练习: 1、日本制造华北事变的真正意图是 ( ) A . 实现华北自治 B . 进一步分割中国 C . 变华北为殖民地 D . 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B 2、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起到关键 作用是 ( ) A . 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热情和行动 B . 中共为和平解决作出积极努力 C . 国民党内英美派积极奔走营救蒋介石 D . 何应钦派兵威胁张、杨
二、能力训练 列举 1935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作出努力的三件事。
网址:\\fxzx\fxzx16\index.htm 三、课外延伸 拓展练习:学习网络资源,写一篇评论西安事 变的小论文。(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