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后大众化时代高等学校 发展 危机 与 改革的战略选择

后大众化时代高等学校 发展 危机 与 改革的战略选择.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王烽 2010.5.28. 高等学校发展方式正面临历史性转变 高等学校改革进入新阶段 下一步改革策略. 高等学校发展方式面临历史性转变. 2009 年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前所未有的危机 转变高等学校发展方式. 2009 年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Download Presentation

后大众化时代高等学校 发展 危机 与 改革的战略选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后大众化时代高等学校发展危机与改革的战略选择后大众化时代高等学校发展危机与改革的战略选择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王烽 2010.5.28

  2. 高等学校发展方式正面临历史性转变 高等学校改革进入新阶段 下一步改革策略

  3. 高等学校发展方式面临历史性转变 2009年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前所未有的危机 转变高等学校发展方式

  4. 2009年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5. 200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比上年增加42所;其中本科院校1090所,比上年增加11所;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481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职院校1215所,增加31所。民办本科370所,增加5所,其中独立学院322所,与去年持平;民办高职286所,增加11所。200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比上年增加42所;其中本科院校1090所,比上年增加11所;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481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职院校1215所,增加31所。民办本科370所,增加5所,其中独立学院322所,与去年持平;民办高职286所,增加11所。 研究生招生51.1万人,增加6.46万人;在校生140.49万人,增加12.19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639.49万人,增加31.83万人;在校生2144.66万人,增加123.64万人;本科招生326万人,增加29万人;专科招生313万人,增加2万人左右。

  6. 前所未有的危机 财政危机 生源危机 就业危机

  7.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经费瓶颈 普通高等学校生均经费支出变化(元)

  8. 公办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结构变化(%)

  9. 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不是高等教育 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占总预算4.62%,增幅为9%,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2.7个百分点。 全国教育预算占GDP3.53%。 [预算报告]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共安排731.5亿元。 ——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安排补助197.8亿元。 ——继续推动中央高校减轻债务负担试点工作,并启动新一轮“985工程”建设,安排资金116亿元。 ——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安排补助60亿元。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安排补助100亿元。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等政策,安排经费226亿元。 ——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安排100亿元。

  10.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的比例不会增长,并且将更加集中于学生资助方面;而项目建设投资集中于少数排名靠前的高校。从国际对比看,学费提高已无空间。增长空间比较大的是捐赠收入和学校社会服务所取得的收入。这又有待于捐赠文化的培养和捐赠政策的完善,以及学校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的比例不会增长,并且将更加集中于学生资助方面;而项目建设投资集中于少数排名靠前的高校。从国际对比看,学费提高已无空间。增长空间比较大的是捐赠收入和学校社会服务所取得的收入。这又有待于捐赠文化的培养和捐赠政策的完善,以及学校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

  11. 录取率提高,高考报名人数减少. 近十年高考报名人数与录取率变化

  12. 高考报名情况最新统计

  13. 北京: 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8万人,比去年下降20%。很多市属高校把一半以上的录取比例转往外地。 山东: 到2013年,山东高考考生总量将从2008年的80万人减少到40万人。 上海:已连续3年出现高考报名人数不足。 湖南: 拒绝一些外省高校的招生计划,以确保本省高校的生源。 绝大多数省份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下降,另有大批考生高考后放弃填报志愿或被录取后不报到。

  14. 原因: ▲人口减少导致就学人数减少。2008、2009、2010年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49、834、803万人。未来10年,中国18——22岁人口将减少4000万。 ▲高考招生制度原因:中等职业学校升入普通高校受到限制。 ▲高中新课改导致复读生减少。 ▲就业形势严峻影响读大学的预期。 ▲国外留学,洋高考冲击。北京每年参加美国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超过3000人。 ▲学费、生活费负担重影响贫困地区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意愿。

  15. 学生和家长选择就读高等学校会更加理性,同类同级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会更加激烈。我们预计,未来3-5年内,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会受到生源减少的冲击,其中处于下游的高校、过渡依赖学费生存的高校、仍然拥有高额贷款的高校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以我国高校目前的生存状态,恐怕难以应对生源迅速减少所带来的挑战。部分民办学校、独立学院和公办高职高专如果不及时转型,将会面临倒闭危险。

  16. 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创新高

  17. 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 从劳动力供求全局看,今年新进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预计全年新增就业和补充自然减员增加就业约为1200万人,城镇就业供求缺口还会在1200万左右。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期不太可能有根本性的转变。 大学生当掏粪工,猪倌,搓澡工,考研热,公务员热,无不透露出就业难的现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目标是,力争使其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到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教育部等部门促进就业的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办法有: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参军、提供社会工作岗位、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大学生西部就业、帮助大学生创业等。

  18. 不容忽视的几个事实 ▲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的拉动效应递减 ▲就业领域冷热不均 ▲长三角\珠三角技工荒 ▲产业结构升级高级技术人才紧缺 ▲就业率已成专业招生红线 就业用人环境是外因,高校毕业生质量不适应社会需求是内因。

  19. 就业终归是市场行为,政府引导就业的政策效果终究有限。就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来讲,过分注重知识体系完整、过分偏重书本知识,脱离市场,对产业、行业、企业过分封闭,不能灵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成为就业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就部分下游高等学校来说,就业、生源、资金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已呈现出倒逼学校的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的机制。能否主动求变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就业终归是市场行为,政府引导就业的政策效果终究有限。就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来讲,过分注重知识体系完整、过分偏重书本知识,脱离市场,对产业、行业、企业过分封闭,不能灵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成为就业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就部分下游高等学校来说,就业、生源、资金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已呈现出倒逼学校的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的机制。能否主动求变决定着学校的未来。

  20. 转变高等学校发展方式 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

  21. 规模扩张是2006年前近二十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如果说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改革为规模扩张提供了条件,那么靠教育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加速了规模扩张。规模扩张是2006年前近二十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如果说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管理体制改革为规模扩张提供了条件,那么靠教育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加速了规模扩张。

  22. 大众化后规模扩张的动力明显减小。人口、财政、就业等因素致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判断和选择趋于理性。学校扩招的冲动源于学费依赖,当质量下降反过来对就业——生源产生重大影响时,发展的重点转向质量和内涵成为必然。大众化后规模扩张的动力明显减小。人口、财政、就业等因素致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判断和选择趋于理性。学校扩招的冲动源于学费依赖,当质量下降反过来对就业——生源产生重大影响时,发展的重点转向质量和内涵成为必然。

  23.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优化结构: 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优化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办出特色: 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评估、分类支持。 在新的发展方式下,中央政府左右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将趋于弱化。管理方式面临转变,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加强,具体的支持和管理将减少。地方和学校的主动性成为关键。

  24.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文理交融;强化实践环节,推进创业教育;促进校、所、行业企业联合。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导师责任制、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25.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 ▲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26.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为经济发展服务,面向行业企业,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为社会公众服务,开展科普工作,发展先进文化,开展志愿服务 ▲为政府服务,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27. 从以上措施来看,《纲要》认为,高等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实行开放办学,促进资源共享,打造核心竞争力,集中优势资源,在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占领先机或制高点。从以上措施来看,《纲要》认为,高等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实行开放办学,促进资源共享,打造核心竞争力,集中优势资源,在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占领先机或制高点。

  28. 高等学校发展方式转变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资源导向vs质量导向 遏制扩招惯性,维持合理的规模。 ▲政府依赖vs自我生存 超脱政府项目导向,开拓社会、市场资源,提升面向市场自我生存能力。 ▲发展指标vs核心竞争力 淡化表面化、同一化的发展指标,发现和打造核心产品和竞争力。 ▲地位提升vs特色凝练 克服盲目升级冲动,合理定位做好自己。

  29. 高等学校改革进入新阶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反思 2009年学校自主的改革创新回顾 下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

  30.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主要进展和成就 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与反思

  31. 主要进展和成就 ▲改变了条块分割的办学格局,稳定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 ▲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的体制 ▲改变了政府作为单一投入主体的体制,形成了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体制 ▲改善了政府统得过死现象,推动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推动了以院系结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了高校与就业、科技开发、社会服务、金融市场对接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高校办学严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政府对学校通的过死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学校仍然缺乏活力 ▲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 ▲投入结构不合理,学校发展过度依赖学费和政府项目性投入 ▲学校与市场的关系错位,在获取市场资源的同时仍然对外封闭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尚未触及核心问题,权力运行结构不合理。

  33. 总结与反思 ▲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管理体制必须与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相协调 ▲改革必须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相适应 ▲改革必须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 ▲必须以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改革 ▲高等学校是推进改革的主体

  34. 2009年学校自主改革创新回顾 低调推进的政学分权改革 破冰意义的深圳高校改革 横空出世的九校联盟 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5. ▲北京师范大学组建“教育学部” 学部负责人不再兼任学术机构职务,学术机构不再设行政级别,学术事务交给教师管理。 ▲浙江大学“大部制”改革 按大学科组建7个学部,作为协调所辖学院工作的机构,行政管理重心适当下移。 ▲吉林大学”政学分开” 2009年制定了《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不担任各级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 学校政学关系错综交织,为学校一级管理减负已成当务之急。做加法的方式当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已有的经验看,要实现“政学分离”还需要外部力量推动,仍然任重道远。

  36. ▲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 全球遴选校长 大学章程经深圳市人大批准 学校不设行政级别 朱清时:形成有本事的人受尊重的风气 ▲深圳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淡化身份,突出岗位 管理岗位与政府级别脱钩,院长副院长教师岗位 建立退出机制,考核不合格者解聘 担任党政职务者不进学术委员会

  37. ▲事件 2009年10月,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一致同意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 ▲反响 怀疑:能否通过开展深度合作与多种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启高校人才培养新局面,积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还是一个未知数。 质疑:纯粹是垄断。 ▲评论 没有现代大学制度支撑,有多少操作余地?需先练好内功。

  38. ▲南开大学博士生“淘汰制” 2006-2009年,该校被淘汰博士生的数字已累计达168名。 ▲中山大学探索特色精英教育 2009年,在新生中选择30名学生进入不分专业的博雅学院。“博雅学院推崇的人生价值不是金钱,而是智慧与修养。博雅学院学生的人生榜样不是亿万富翁,而是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大大平台招生 按照院系大类或学科大类招生,积极推动个性化培养方式。 高校改革,贵在“自主”。

  39. 下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下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完善内部治理体制机制

  40. ▲外部治理结构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 ▲内部治理结构 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监督。

  41. ▲政校分开 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 ★绩效管理与项目建设问题 ★高校行政化问题 ▲管办分离 打破高校对政府部门行政隶属关系,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学校的权利和责任。 ★高校自主权问题 ★高校分类问题 ★教学评价问题

  42. ▲领导体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用办法。 ★党委书记与校长职权问题 ★理事会问题 ★校长遴选问题 ▲政学关系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学术机构的作用问题 ▲机构职能与院系结构 ★职能部门的改革与校院分权问题 ★院系领导体制问题

  43. ▲民主监督 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 校务公开 ★教职工代表大会职能 ▲章程建设 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章程的制定和效力问题 ▲学术评价 确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学术评价的科学性问题

  44. 下一步的改革策略 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策略 改革试点计划

  45. 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进入利益调整期 政策效用急剧降低 行政改革成为关键

  46. ▲多元的利益格局成为改革的最大动力 ▲固化的利益格局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

  47. ▲渐进式改革能减少错误吗? ▲政策效用形成了经费依赖 ▲制定政策的难度空前加大

  48. ▲行政力量在提高质量方面的有限性 ▲政府自身改革最难推动

  49. 改革策略 成立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鼓励地方和学校创新 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50. ▲协调部门关系 ▲推进改革试点 ▲建立监督指导和经验推广机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