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探訪 台灣 原住民

探訪 台灣 原住民. 鄒族. 分布北起南投縣信義鄉經嘉義縣阿里山鄉,南到高雄縣桃源鄉和三民鄉,鄒語群分為北鄒和南鄒,北鄒分有四個方言從北到南為久美〈 Iimucu〉特富野、達邦,南鄒包括高雄縣三民鄉的卡那卡那富,和桃源鄉的沙阿魯阿 。. 主要分布在台灣南半部中央山脈一帶,從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起,南到高雄縣桃源鄉,東到花蓮縣,台東縣許多鄉和村都有,在語言分類上,布農語共分五種方言: Takituduh Takibakha Takbanuaz Takivatan Ishbukun. 布農族. 魯凱族.

Download Presentation

探訪 台灣 原住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探訪台灣原住民

  2. 鄒族 分布北起南投縣信義鄉經嘉義縣阿里山鄉,南到高雄縣桃源鄉和三民鄉,鄒語群分為北鄒和南鄒,北鄒分有四個方言從北到南為久美〈Iimucu〉特富野、達邦,南鄒包括高雄縣三民鄉的卡那卡那富,和桃源鄉的沙阿魯阿。

  3. 主要分布在台灣南半部中央山脈一帶,從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起,南到高雄縣桃源鄉,東到花蓮縣,台東縣許多鄉和村都有,在語言分類上,布農語共分五種方言:主要分布在台灣南半部中央山脈一帶,從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起,南到高雄縣桃源鄉,東到花蓮縣,台東縣許多鄉和村都有,在語言分類上,布農語共分五種方言: Takituduh Takibakha Takbanuaz Takivatan Ishbukun 布農族

  4. 魯凱族 • 分布在屏東縣霧台鄉,高雄縣茂林鄉,以及台東縣卑南鄉三處,在地理分布上並不相連。魯凱語共有六個方言: • 霧台鄉的霧台方言 • 霧台鄉的大武方言 • 台東縣卑南鄉的大南方言 • 高雄縣茂林鄉的舊稱下三社三種方言〈 茂林、多納、萬山〉。

  5. 阿美族 • 日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約十六萬人,地理分布也最為狹長,在花東縱谷平原上和台東海岸山脈東側的海岸地帶,從北到南都有阿美族的聚落.

  6. 西拉雅族 原居於台南平原曾文溪、急水溪、鹽水溪流域附近的西拉雅支族,在臺灣早期對外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其主要部落如新港社、麻豆社、目加溜灣社、蕭壟(霄壟)社、大目降社等,為荷蘭時代及明鄭時代著名的番社,可說是平埔族中與漢人接觸最早的部落。

  7. 賽夏族 • 分布地為中港溪上游的南河與後龍溪上源的八卦力溪流域,約當今新竹縣五峰鄉及苗栗縣泰安鄉、南庄鄉境內。

  8. .泰雅族: 從台北縣烏來鄉一直到南投縣仁愛鄉各縣境內都有泰雅族群的人居住,分布 台灣北半部在語言分類上,泰雅族群首先分為泰雅語和賽德克語兩支泰雅語本身又分為賽考利克和澤敖利兩個分支

  9. 卑南族: 主要分布在台東縱谷南部,一部分散居在恆春半島上。

  10. 凱達格蘭族

  11. 排灣族 排灣族最引人注目的是華麗的服飾。 除此之外,有嚴格的階級制度,大致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 階級觀念不僅表現在財產和婚姻上,連姓名的取用都依階級的不同而有一定的範圍。 一個排灣族人只要知道他的名字就可以判斷他的階級。 頭目及貴族也享有裝飾上的特權,例如百步蛇的條紋、雄鷹羽毛、琉璃珠...等。 階級制度為世代所承襲,排灣族為兩性平等的社會,家族的財產、權利由長嗣繼承, 其於兄弟姊妹於結婚後搬出本家,另立家屋、家名。

  12. 雅美(達悟)族 達悟族在行政區分上隸屬於台東縣蘭嶼鄉, 總人口數約三千多人(原民會,民國98年7月), 分佈在紅頭、漁人、椰油、東清、胡島、銀野六村。 台灣東南海外的蘭嶼島, 面積四十五平方公里,是一火山島。 全島大部份為山地,大半為熱帶雨林覆蓋。 達悟族人在山海交接處建立村落,住屋為半穴居。 因四周環海,他們以捕魚為生,每年三至六月隨著黑潮迴游到來的飛魚,是族人最重要的漁撈物。 也種植並食用薯、芋、栗。 因為海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連帶使得魚舟下水禮也成為雅美族年中的重要行事之一。

  13. ․泰雅族(Atayal;Tayal):79,024人* ․賽夏族(Saysiyat;Saysiat):5,402人* ․布農族(Bunun):47,585人* ․鄒族(Tsou; Cou):6,335人* ․魯凱族(Rukai):11,123人* ․排灣族(Paiwan):81,123人* ․卑南族(Puyuma):10,441人* ․阿美族(Pangcah;Amis):166,769人* ․雅美族(Tao;Yami;今稱達悟族):2,977人* 泰雅與太魯閣族的「祖靈祭」、 邵族的「新年祭」、 賽夏族的「矮靈祭」、 布農族的「射耳祭」、 鄒族的「戰祭」、 南鄒沙阿魯阿族群的「貝神祭」、 排灣族的「五年祭」、 魯凱族的「小米收穫祭」、 阿美族的「海祭」與「豐年祭」、 卑南族的「猴祭」與「大獵祭」、 達悟族的「飛魚祭」與「新船下水祭」, 邵族(Thao;原本被認為是為鄒族中的平地原住民:602人 ․噶瑪蘭族(Kavalan;部分噶瑪蘭人被分類為阿美族):1,023人 ․太魯閣族(Taroko;Truku;原本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22,266人 ․撒奇萊雅族(Sakizaya;在日治時代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5,000~10,000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