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认识. 湖州中学 蒋际明.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设选修课 , 二零零一年开始走班选修教学. 从“选修课”走向“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 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过程. 关键是教学材料 ( 校本教材、讲义等). 关键是校本课程纲要. 关键是校本课程的管理. 关键是建立较完善的 校本课程管理机制. 2005 年 10 月开始进行 《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的课题研究. 该课题于 2005 年 12 月由 中国教育学会管理机制研究分会 正式立项.

flo
Download Presentation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认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认识 湖州中学 蒋际明

  2.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设选修课, 二零零一年开始走班选修教学. 从“选修课”走向“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

  3. 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过程 关键是教学材料(校本教材、讲义等) 关键是校本课程纲要 关键是校本课程的管理 关键是建立较完善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

  4. 2005年10月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该课题于2005年12月由中国教育学会管理机制研究分会正式立项 成立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由课题组成员组成)

  5. 我校校本课程的管理程序 编制《课程方案》《选课手册》 学生问卷调查 编班调整 排定课表 学分管理 课程评价 编写课程纲要 学校审批 学生选课 走班开课 总结提高 教师申报

  6. 我校校本课程的管理程序 编制《课程方案》《选课手册》 学生问卷调查 编班调整 排定课表 学分管理 课程评价 编写课程纲要 学校审批 学生选课 走班开课 总结提高 教师申报

  7.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走班教学的考勤和纪律的管理. 2. 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及课时安排. 3. “综合实践活动的23学分可以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6学分统筹使用”该如何理解.

  8. 谢谢大家 0572-7206206 13868296206

  9. 《校本课程纲要》撰写的一般模式 一、一般项目 1、课程标题 2、授课教师 3、教学材料(改编、创编、选编) 4、课程类型 5、授课时间 6、授课对象 二、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课程实施建议 4、课程评价建议

  10.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有层次的,通常依次分解为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它们还可以继续分解成若干层次,如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

  11.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 课程内容必须重点明确、从易到难、并具有针对性,要避免不加选择地采用外来课程内容及方案。

  12. 课程实施建议: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具体时间)、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

  13. 课程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 在课程评价建议中要指明评价方式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从以下方面进行(6个是否) 1.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2.方案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3.内容实施是否具体生动; 4.方法选择是否多样合理; 5.时间安排是否恰当; 6.教学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返回

  14. 案例:《定向运动》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 《定向运动》 课程类型: 活动类课程 授课教师: 本校体育教师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部分学生 教学材料: 孙全兴《定向运动指导》 部分资料 授课时间: 06年9月----07年1月

  15. 二、课程目标 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开展定向运动为载体,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普及与提高定向运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定向运动的概况、基本技术、技能; 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体能;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16. 三、课程内容 一. 定向运动概述 1.定向运动的起源 2.定向运动的定义、类型及规则 3.定向运动的益处 二 定向运动物质条件 1.定向图 2.指北针 3.检查点点标 4.点鉴(电子卡座) 5.检查卡片(电子打卡座) ……

  17. 四.课程实施建议 理论传授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教学、实物演示、电教配合、图上作业、小组研讨、图上分析、现地讲解、模拟训练、考查等。 五、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一):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 评价指标(二):平时模拟训练与考查相结合; 评价指标(三):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第, 评价等第均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 返回

  18. 审批原则 1.要与地方课程尽可能没有重复 2.要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和知识性 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4.要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师特长、学校文化、地方文化、知名校友等资源来开发 5.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来开发 返回

  19. 学分的认定: 重过程、轻结果 1.达到一定的修习时间 2.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 3.写好学习小结、体会,或有一定的成果,或考查考核合格 返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