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likes | 1.07k Views
劉生根 ‧ 彩繪南方澳漁民故事. 簡報製作 :劉文正. 獻給我最敬愛的阿公與阿媽. 阿媽已經在天上做神了 …… 她會好好看著阿公 …… 保護著阿公. 第二漁港鳥瞰 ,阿公就住在這裡. 二兒子在第三漁港中油加油站當站長. 我的阿公與阿媽. 流刺網. 撿鳥蛋. 素人畫家小故事.
E N D
劉生根‧彩繪南方澳漁民故事 簡報製作:劉文正
獻給我最敬愛的阿公與阿媽 阿媽已經在天上做神了…… 她會好好看著阿公…… 保護著阿公.......
第二漁港鳥瞰,阿公就住在這裡 二兒子在第三漁港中油加油站當站長
我的阿公與阿媽 流刺網 撿鳥蛋
素人畫家小故事 阿公在1933年出生於宜蘭北方澳,13歲開始捕魚,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所以14歲時只讀到小學三年級,42歲因為北方澳被規劃為海軍基地,才搬家到南方澳定居。61歲捕魚退休,總共捕了將近50年的魚。夫婦倆育有六男二女,內孫17個,外孫4個,曾孫7個,四代同樂兒孫滿堂。
創作緣由 2003年,南方澳文史工作者廖大慶,因為辦魚丸節,看到阿公和幾個老朋友用石頭黏的魚畫,覺得他們很有天份,於是買油畫布、顏料,找老師來教他們畫畫。 原本三個人一起學,最後卻只剩下阿公一直畫下去。
創作過程 阿公到底有多愛畫畫呢?他說: 「我讀小學時,讀書是普通啦!不過我那時就很會畫圖。」 又說:「退休後沒事做,以前一看電視,就打瞌睡。現在一拿起畫筆就覺得心情輕鬆、頭腦很清晰,時間也過得很快。」
創作過程 那年阿公71歲,他每天四、五點就起床,阿媽去運動,他就開始畫畫,每天可以畫出四、五張,就像把50年來存在他腦子裡的捕魚照片,每天不斷印出來一樣,產量非常驚人。 就這樣他連續畫了7年,但自從阿媽生病後,阿公為了照顧阿媽就不畫了,但阿媽過世後,我去買了很多紙和畫具,鼓勵他重拾畫筆繼續創作。
阿公家中的牆壁、客廳、走道甚至臥室,全都以他的作品取代壁紙,象徵豐收,作品也曾在宜蘭、台北及台東展出,頗受好評。阿公家中的牆壁、客廳、走道甚至臥室,全都以他的作品取代壁紙,象徵豐收,作品也曾在宜蘭、台北及台東展出,頗受好評。 告別近50年的專業捕魚領域後,阿公在繪畫世界裡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個春天,在他每一幅深具童趣、栩栩如生的畫作中,各種魚類躍然紙上,線條粗獷中帶有細膩,成為南方澳漁村最具代表性的鄉土畫作。
創作想法 阿公畫的圖都是真實發生的,因為他說:「畫圖要畫出事實,要不然我們南方澳都是抓魚人,如果畫不對會漏氣。」 他的畫材很簡單,只有圖畫紙、彩色筆和水彩而已,除了深具童趣的樸素藝術價值之外,其實最珍貴的,還是他真實記錄了台灣過去五十年的漁業面貌。
創作想法 從他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漁法有哪些?魚種有多少?漁船、漁具有幾類?當時的海岸保護狀態如何?這些流失了的畫面,也許在漁業史上已經難以尋見,但卻在阿公的畫中給找到了!例如:釣艚仔、流刺網、鏢魚、巾著網、拖網等等,是那麼的生動有趣,多采多姿,可以讓我們從畫中慢慢的回想起阿公從前討海的情形。
旗魚 龜山島 魚虎 大魚吃小魚 54*81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畫面上,旗魚和魚虎都在追小魚吃,左上角有龜山島,代表在外海。魚虎是一種很兇猛的魚,血盆大口、牙齒鋒利,並不是南方澳漁民所捕的魚類,這個畫面只是在捕魚阿公時所看到的景象。
白帶魚 小漁船 快 逃! 竹筏 捕白帶魚 54*81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白帶魚〈又叫銀帶魚〉正在追比他小的丁香魚當食物,兩台小漁船配合一艘竹筏,一同捕白帶魚。 阿公說,政府規定捕白帶魚的時間大約在每年八月至隔年的二、三月。
這是哪裡呢? 紅皮刀魚 流刺網 流刺網捕魚 54*81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以前阿公都用流刺網捕紅皮刀魚,畫中的紅皮刀魚全被漁網緊纏動彈不得,可是旗魚卻在一旁輕鬆自在地吃小魚,完全不干牠們的事似的。流刺網捕魚現在已經被禁用,因為無論大魚小魚一經過流刺網,全都會被一網打盡,這樣小魚就無法順利長大,造成海洋魚類越來越少,嚴重破壞了海洋生態。
海龜是海洋的保育明星,全世界只剩下七、八種,但大多瀕臨絕種海龜是海洋的保育明星,全世界只剩下七、八種,但大多瀕臨絕種 小魚為什麼要跟在海龜身邊? 用魚鉤把海龜鉤翻 吃龜殼上的 海苔和寄生物 捉海龜 54*81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當牠們的擋箭牌 在保育海龜之前,南方澳有賣龜肉,南方澳沿岸常常佈滿了綠蠵龜。每當海龜要交配的季節,就會成群地出現在潮間帶,潮退時,海龜會浮出水面,漁民就用魚鉤把海龜鉤翻,趁海龜在掙扎翻不了身時,一把抓住海龜的手就把牠拖上漁船。
三仙礁 清早太陽 剛出來 漁夫們就已經 上船在捕魚了 我是大馬頭魚 釣大魚 39.7*54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畫中捕的是大馬頭魚,左上角是三仙礁,也是在南方澳附近的海域。阿公都按照事實畫畫,畫裡的每一樣東西可都是有根據的喔!
海鳥 飛虎魚 數一數, 白帶魚 有幾隻? 大魚、海鳥搶小魚 54*81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南方澳有名的飛虎魚丸,就是畫中的兩條大魚,南方澳人都叫牠「鬼頭刀」。畫裡的鬼頭刀正要吃小魚,沒想到六條白帶魚卻來搶魚吃,連天上的海鳥也準備加入。你看,大家排出了陣式,緊張的戰局看來一觸即發!
對稱的構圖: 以一直線 為中心, 上下的排列 完全相同, 就是對稱 活跳跳的烏魚 一排竹筏船 拿著魚刺刀 駛竹筏搶烏魚 54*81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每年12月底,也就是冬至的前後10天,正是抓烏魚的好時機。阿公和其他漁夫,一同結伴開船到高雄外海去捕烏魚。這天,網子已經裝滿了活跳跳的烏魚,正準備收網的時候,卻來了一排竹筏船,每艘竹筏上都有兩個人,他們拿著魚刺刀拼命往漁網裡插烏魚,把烏魚給搶走了。
原來在撿海鳥蛋 先開大船去 一排人提著籃子在做什麼呢? 再乘小帆船上岸 要開六個小時! 釣魚臺撿鳥蛋 54*81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阿公說這是無人島,其實就是我們說的釣魚臺,那時候釣魚臺沒有管制,所以每年夏天海浪比較小時,阿公和漁夫朋友們就會開著大船,再由小帆船上岸去撿海鳥蛋,每一次都要開六個小時才到得了。海鳥蛋比雞蛋大一點,殼上有灰灰的花斑,他們常常一次就可以撿個上百斤的鳥蛋回村子去賣。
沒錯,這是一條豆腐鯊! 哇!抓到大鯨魚嘍! 2008年起 台灣的鯨鯊魚 已經禁捕, 市面上也不能 再賣鯨鯊魚肉了。 鈎豆腐鯊回岸 54*81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過去阿公在捕豆腐鯊時,都是先把豆腐鯊刺傷,然後把牠拖到船邊把魚尾綁住,再用兩艘漁船拖回岸上。但是鯨鯊魚是海洋的最佳健康指標,由於近年來全世界的鯨鯊魚越來越少,代表海洋生態的健康受到威脅!
還有六架飛機 出現了軍艦 開著竹筏捕魚 捕飛魚遇軍艦 39.7*54 彩色筆、水彩‧圖畫紙 原來阿公在南方澳開著竹筏捕飛魚的時候,一艘大軍艦碰巧巡邏經過,隆隆的船聲和飛機聲讓海面跟著波動起來。和威武的軍艦還有機群比起來,劉爺爺的竹筏和飛魚群顯得多麼渺小啊!
鏢旗魚 「鏢旗魚」——站在鏢頭上的頭手,正等待二手的指揮,準備擲出鏢槍鏢旗魚,三手則在旁邊等著把鏢中的旗魚拉上船。
鏢海龜 阿公說有時他站在船頭,手持魚叉,英勇地與大旗魚搏鬥,他很得意的說:若有一個閃失,就會跌落海裡,沒有五年以上的經驗,是不能站在那個「光榮」的位置。
鏢海豬 鏢台
釣槽仔 「釣槽仔」——漁船載著竹筏與漁夫到外海捕魚,到達漁產地後,沿途逐一放下每個漁夫,讓其在各自的竹筏上釣魚,一段時間後,漁船再載回分散的竹筏與漁夫及其豐收的漁貨,「釣艚仔」漁法以「鯖、鰹」為主要漁獲。
新船下水 「新船下水」——新船下水典禮,民眾等著搶接船上丟下的包子、 糖果。
新船下水 「新船下水」——新船下水典禮,民眾等著搶接船上丟下的包子、 糖果。
撈鰻魚苗 「魚苗」——鰻苗盛產的季節,漁民聚集在海灘上魚苗,熱鬧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