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40 Views
植物学. 田兴军. 绪论.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 植物( plant ) 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大类。人类对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人们为了建立一个能反映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其日臻完善。. 植物的基本特征就是光合作用 植物太阳能利用率小于 2% 太阳能电池的利用率达 10% , 高一点 14-17% ,实验室最高达 30%. 药用价值 当人类遇到灾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植物。 非典时期的,金银花,板蓝根等等
E N D
植物学 田兴军
绪论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植物(plant)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大类。人类对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研究和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人们为了建立一个能反映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其日臻完善。
植物的基本特征就是光合作用 • 植物太阳能利用率小于2% • 太阳能电池的利用率达10%, 高一点14-17%,实验室最高达30%
药用价值 • 当人类遇到灾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植物。 非典时期的,金银花,板蓝根等等 • 霍乱共有7次大流行。第一次始于1817年 1961年后霍乱又开始第7次大流行。原来用香草,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e)。 • 疟疾,又名打摆子,疟原虫。硫酸奎宁(Quinine sulfate) 本品系金鸡钠树皮中的一种生物碱,青蒿素。
绿化价值 • 空气清新的根本。 • 防风固沙的工具。 • 治理水华的强者 • 土壤污染治理的巧匠
食用价值 • 绿色食品 • 各种保健品 • 茶叶饮料
能源及其他 • 新型能源出路在绿色植物 • 高档住所以木板房为尚 • 纺织品以纯棉等织物最受欢迎
林奈的两界系统 • 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1735) 《自然系统》 《Systema Naturae》。 植物界(Kingdom plant):固着不动,自养。 动物界(Kingdom animal):能运动,异养。 • 1753年发表的巨著《植物种志》中将植物分成24纲,把动物分成6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分界的两界系统。这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是有重大科学意义的。至今,许多植物学和动物学教科书仍沿用两界系统。
海克尔的三界系统 • 1866年德国的著名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提出成立三界系统。 植物界(Kingdom plant) 动物界(Kingdom animal) 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 包括核生物、原生生物、硅藻、粘菌和海绵等。
1.2.3 魏泰克的四、五阶系统 • 1959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了四界分类系统; 植物界(Kingdom plant) 动物界(Kingdom animal) 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 真菌界(Kingdom fungi):不含叶绿素的真 核菌类
十年后,魏泰克在他的四界系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界系统:十年后,魏泰克在他的四界系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界系统: 植物界(Kingdom plant) 动物界(Kingdom animal) 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 真菌界(Kingdom fungi) 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 • 魏泰克的五界系统影响较大,流传较广。但是对魏泰克的四界、五界系统中的原生生物界不少学者存在质疑和反对意见,因为它所归入的生物比较庞杂、混乱,认为不能作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
魏泰克的四界、五界系统的优点是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魏泰克的四界、五界系统的优点是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同时,又从横向显示了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的真菌和摄食方式的动物。
在一个等级之下还可分别加入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等;另外,在科以下有时还加入族、亚族,在属以下有时还加入组或系等分类等级。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生物类群。同一种中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 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10.粘菌门(Myxomycophyta) 11.真菌门(Eumycophyta) 12.地衣门(Lichens) 13.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4.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5.裸子植物门 (Gymnospermae) 16.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个门(或15、14个门),根据它们的共同点又分为若干个类群: 1.蓝藻门(Cyanophyta) 2.裸藻门(Euglenophyta) 3.绿藻门(Chlorophyta) 4.轮藻门(Charophyta) 5.金藻门(Chrysophyta) 6.甲藻门(Pyrrophyta) 7.红藻门(Rhodophyta) 8.褐藻门(Phaeophyta) 9.细菌门(Bacteriophyta)
藻类植物:包括8个门。植物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具光合色素,自养植物,多为水生。藻类植物:包括8个门。植物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具光合色素,自养植物,多为水生。 菌类植物:包括3个门。植物体与藻类植物相似,但不具光合色素,为异养植物。 地衣植物:包括1个门。藻类与真菌植物的共生体。地衣生长于峭壁和岩石上,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为其他植物分布创造条件,因此地衣被称为先锋植物。 苔藓植物:包括1个门。具茎叶分化,无真根,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 蕨类植物:包括1个门。具根茎叶分化,具颈卵器。 裸子植物:包括1个门。具根茎叶分化,产生种子,种子裸露。 被子植物:包括1个门。具根茎叶分化,种子具果皮,形成果实。
低等植物的特征: 1、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内部组织分化程度低,多没有组织分化。 3、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发育离开母体,不形成胚。 高等植物的特征: 1、植物体结构复杂,具根茎叶的分化。 2、内部组织分化达到较高级的程度。 3、生殖器官为多细胞,合子发育不离开母体, 形成胚。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 低等植物(无胚植物) • 孢子植物 • 高等植物(有胚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 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 颈卵器植物 • 维管植物 被子植物
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及命名 • 根据分类学的记载,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百万种。但是,根据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这一事实,可以断言,生物种数绝不止此。近年来在深海中,甚至3000m的深海热泉孔周围,都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 • 这就说明,生物界还有待人们的继续发掘。有人估计,现存生物的实际种数在200万至450万之间。鉴定这些物种,并将它们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的整理,这是分类学的任务。
双名法: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是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第三个为命名人。双名法: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是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第三个为命名人。 如,银杏的学名为 Ginkgo biloba Linn. 命名中的一些规定: • 1、属名:采用拉丁文的名词,单数,第一格(主格)。书写时第一个字母一律大写。 • 2、种加词:多采用拉丁文的形容词,在拉丁文法上要求其性、数、格均与属名一致。注:种加词来源不拘,但不能与属名相同。
拉丁词(拉丁语,死语言)有性和格之分。 种名的性格要一致。 如有,lanceolata, lanceolatus 之别
3、命名人: • 1)命名人姓氏的缩写,要求拉丁化。缩写时,保留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中的辅音字母,要求在右下角加缩写符号“.”,并且第一个字母大写。 • 2)两个人共同命名时,在两个人姓氏之间加“et”(和)。命名人为两人以上时,在第一人后加“et al.”或“etc.”(等等)。 • 3)父子或父女均为命名人,儿子或女儿姓氏后分别加上“f.”或“fil.”(男filius 女filia) • 4)由甲植物学家命名,但未经正式发表,后经乙植物学家描述代为发表,书写时应为“甲 ex 乙”。“ex”(从)。 • 5)学名的更改。由于专门的研究,认为此属中的某1种应转移到另一属中去时,假如等级不变,种加词保留,原命名人用括号括之。
三名法和四名法: • 三名法学名,由三个词构成,即 属名+种加词+subsp. (var. )+亚种加词或变 种加词 例:蟠桃Amygdalus persica var. compressa Bean • 四名法学名,由四个词构成,即 属名+种加词+subsp. +亚种加词+var. +变种加词
豆梨 Pyrus calleryana Dcne
植物学名的书写与解读 Ginkgo biloba Linn. or Ginkgo biloba L. Cunninghamia sinensis R.Br. Ex Rich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