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小结和思考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小结和思考. 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花鸟画不仅仅是指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按传统的分法可分为:花卉 , 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类.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注重 “ 写生 ” —— 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 )花鸟 “ 拟人化 ” —— 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 “ 白眼向天 ” 和 “ 四君子画 ” (梅、兰、竹、菊)。 3 ) “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 的 精神内涵 。 4 ) “ 象征寓意,遣兴抒怀 ” 的功能。.

fisk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小结和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 小结和思考

  2. 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花鸟画不仅仅是指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按传统的分法可分为: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类

  3.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

  4. 唐 韩干 〈牧马图〉 简练的概括与细腻的写实相结合,用笔严谨,骏马形神俱妙。 [法] 席里柯 1812年 油画 《龙骑兵》 造型准确,色彩逼真,强烈的运动感。

  5.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6. 《丛竹图》郑板桥 清

  7. 《墨梅图》王冕 元

  8. 吾家洗砚池头树, • 个个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 • 只留清气满乾坤。

  9. 中国古代 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 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 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 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 “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 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 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 深邃的文化涵义。

  10.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如(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这一幅《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 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11. 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12. 此图以传神之笔描绘了或缓步跛行,或低头吃草,或纵跱而鸣,或回顾舐舌,或翘首而驰,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造型生动,形貌真切。此图以传神之笔描绘了或缓步跛行,或低头吃草,或纵跱而鸣,或回顾舐舌,或翘首而驰,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造型生动,形貌真切。 为了表现牛温厚老成的性格,作者以枯淡涩笔勾出富有特性的线条,笔不畅而意畅;对于墨色亦有丰富的处理,并非一色贯穿,其浓淡、干湿变化丰富精妙。 《五牛图》最成功处在于为牛传神,作者实际上通过体察牛的脾性,将人的感情带入笔端,刻画出了富有人情味的牛的性情和形象。“久对之, 神气溢出如生”, 所以为千古绝迹也。

  13. 简练的概括与细腻的写实相结合,形神俱妙。使这幅画成为我国古代早期画马图中的代表作品。简练的概括与细腻的写实相结合,形神俱妙。使这幅画成为我国古代早期画马图中的代表作品。 全图虽无一陪衬物,但通过对人物与马匹神情气色的渲染,寓意着辽阔的原野风貌,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令人玩味不尽。

  14. 黄筌 对自然的观察,是十分认真仔细的,所以,他的作品富有真实感。题材大都是皇家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异兽。 此乃供儿子临摹之用的稿本,故没有整体布局,动物之间,大小间杂,互无联系,但每一虫鸟及动物的形态状貌,画得逼真生动。 画家追求的不是线的形式变化,而是对质感的表达。 从《珍禽图》可以看出黄筌的绘画,富丽而不柔媚,精致而不纤弱的艺术造诣。被人称之为“黄体”,对后代花鸟画有着较深远的影响。。 。。。

  15. 徐熙,为人宁静淡泊,不慕名利,专心于绘事。 技法上,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用粗笔浓墨,略施杂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开创了一种水墨为主兼用色彩的新体貌,画史称为“徐体”,颇能传达“野逸”之趣。 《雪竹图》是徐熙泛游江湖,写生创作,清秀淡雅,朴素自然,一丛竹林蓬起,根秆枝叶皆用粗笔浓墨,竹节用青色勾点,随风摇曳。

  16. 崔白“性疏阔度”,画风体制清赡,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他技巧熟练,落笔可不用起稿,工而不拘。崔白“性疏阔度”,画风体制清赡,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他技巧熟练,落笔可不用起稿,工而不拘。 画面上,一枝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说明这已是隆冬时节,但是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似乎并不感到冬天寒冷,依然在老树枝头鸣跳嬉戏。它们不仅情态各异,而且活灵活现,充满生活情趣,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这说明画家很善于把欣赏自然美时所引起的感触巧妙地表现出来,此外崔白在这一作品中还善于运用对比、变换等形式美法则,如老树干的横斜平直与麻雀形体的浑圆柔润,直与曲等对比,使作品显得更具有艺术魅力。

  17. 文同少时读书用功,常通宵达旦十二岁左右就有很高才华,文同操韵高洁,诗词书画,人称四绝。因为他画竹最有名,影响也最大,学他的人甚多,画史上称作“湖州竹派” 。 《墨竹图》写垂竹一枝,出枝弯曲,枝叶多用浓墨。新枝 嫩叶,渍以淡墨,熟练地运用了行、草书法的用笔。在章法方面,讲求突出气势,虽只作一枝复垂,但它的奔放形迹,生动地表现了竹子临风擎雨的神韵,不愧为墨竹杰作。 文同画竹,正因为十分注重观察竹子的形态,领会竹子的神韵,成语“胸有成竹”就是指文同画竹的状态。这一帧笔墨简练、功夫精深的《墨竹图》,正是画家对普通生活现象那种特殊审美观念的显露。

  18. 赵佶,即宋徽宗,宋代第八个皇帝。 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封建帝王,但却是一位无所不能的书画家。赵佶在位时,大力提倡建立画院,十分重视搜罗绘画人才。他比较注重写生,讲究画理法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院体画的发展。 画中描绘了一只绚丽丰润的锦鸡,停立在芙蓉枝干上,回首注视着翩飞的双蝶,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态。锦鸡的回头,芙蓉的微微弯垂,使花、鸟、蝶三者之间紧密联系起来,而产生了美丽动人的艺术效果。左下角那丛萧疏的秋菊,也被描绘得婀娜多姿。画上的题字是赵佶的瘦金书体,书法与工细、富丽的画风是相一致的。

  19. 简介 姓名:赵佶    出生:元丰五年(1082)    属相:狗    卒年:绍兴五年(1135)    享年:54    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    庙号:徽宗    初婚:18岁    配偶:王皇后、郑皇后    子女:31子34女    继位人:赵桓    最得意:收复燕京    最失意:被金人俘虏    最不幸:客死他乡    最痛心:馆藏书画为金人所夺    最擅长:绘画、书法

  20.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 重用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竟将父亲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 靖康二年北宋灭亡,宋徽宗被俘囚禁, 五年后病死。 徽宗在政治上没有成就但他酷爱艺术,他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

  21. 徐渭,字文长。不幸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混乱、腐败的社会激愤不满,他以犀利的笔墨,用揶揄讽刺,嬉笑怒骂,旁敲侧击,含沙射影的笔调发泄心头的激愤。他不拘程式,用笔恣肆狂放,泼墨汪洋淋漓,作品透出 “不求形似求生韵”的意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法,说明了当时的“文人画”已经走向成熟,这一成就对于后来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2. *画家生平: 朱耷,寡身孤居,绝交于世。二十三岁时,不甘心明朝的灭亡,抱着愤世嫉俗的心情,装聋作哑,装疯卖傻,出家为僧。朱耷后来蓄发还俗,常游山涉水,七十五岁时,身体健康,登山如飞,年八十而终。其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一批大家巨匠,莫不受其熏陶。朱耷作品多署“八大山人”,笔形似“哭之”或“笑之”。 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23. 他是诗人,他是 画家,他是书法家,他是军事家,他是戏曲家,他是民间文学家 ,他是美食家,他是酒徒,他是狂禅居士、他是青藤道士、他是旅行家,他是历史学家。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才多艺的文人。不过象徐文长那样,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能独树一帜,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的,却也颇为难得。他的诗,袁中郎尊之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特出的人物之一。齐白石曾说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 然而,徐文长的一生却很不幸。他虽然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心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人也不曾考取,中年因发狂杀妻而下狱七载,晚年靠卖字画甚至卖书卖衣度日,终于潦倒而死。老百姓倒是十分喜爱他的,至今在浙江还流传着许多徐文长的故事。他在绍兴的故居——青藤书屋,历尽四百余年的人世沧桑,还依然保存,维系着后人对这位富有平民气息的文学艺术家的长久怀念。

  24. 小结和思考 今天,我们利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赏析了这些作品,了解了有关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知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结: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工笔和写意为主的花鸟画传统。在摹刻客观对象的过程中,画家们移注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所以,花鸟画便成了拟人化的对照,审美化的再现,而花鸟画也有了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

  25. 再 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