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1k Views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 春 》. 第一节 概述. 文艺复兴 14 世纪初到 17 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 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主导思想。.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 ( 1 )用人权反对神权 ( 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 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 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布鲁诺被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火刑柱上.
E N D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春》
第一节 概述 • 文艺复兴 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 人文主义 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主导思想。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 (1)用人权反对神权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布鲁诺被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火刑柱上 自 由 之 爱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原因: •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出现为先决条件; • 2)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带来了社会心态、价值观的变化; • 3)古希腊罗马文化被重新发现; • 4)自然科学的发展推波助澜; • 5)中国四大发明传入西方; • 6)导火索,亚欧大陆黑死病。
人文主义文学 • 意大利文学 • 法国文学 • 英国文学 • 西班牙文学
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 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者
彼特拉克1304—1374 • 《歌集》(1327—1347)共366首,是中世纪以来第一部展现世俗生活的欢乐和痛苦的佳作。 • 运用十四行诗体且用意大利语来写。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企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代表作《歌集》 黛安娜为了讨好情人, 曾让他有这样的机会, 使他看见: 她在冰冷的水中露体赤身, 可是山上粗犷的姑娘更叫我喜欢, 她在那里浣洗一条美丽的面纱, 它盖住一头金发, 不让微风吹散, 因而当此刻天际有红霞出现, 我不禁浑身为爱情而震颤。 《歌集》女主人劳拉
薄伽丘 出生商人家庭,生活于佛罗伦萨。与彼特拉克是挚友。因强烈的反宗教倾向受到教会仇视,死后坟墓被教会挖掉。 写作《但丁传》。 代表作是短篇故事集《十日谈》。
《十日谈》(Decameron,1348-1353) 卜迦丘的代表作,它的问世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 • 故事写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瘟疫,3男7女躲避瘟疫到郊外避难。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10人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 《十日谈》的内容主要是描写人性,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 作品从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阶级性和个性四个层次表现人性。 • 1.自然性:肯定情欲,歌颂爱情 • 作品从两性关系反映人性的自然性。100个故事描写男女之情的故事占了多半。认为人的天性无所不在,不可泯灭。比如“少年爱绿鹅”。
2.社会性:要求平等,维护尊严 • 人性的社会性表现之一是要求人的高贵与尊严。 • 第四天故事第一“绮思梦达的故事”:守寡的公主与侍从有私情,国王将侍从杀死。公主斥责父王:“我要是找一个王孙公子来做情夫,那你就不会生我的气了。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世俗成见。……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 • 3.阶级性:肯定享乐,宣扬利己 • 作品中的阶级分为两大类:商人、手工业者、市民一类,即新兴资产阶级,僧侣、贵族为另一类,即封建统治阶级。前者为主角,后者为反角,表现为矛盾关系。作者肯定主角,批判反角。
4.个性:赞美聪明,歌颂进取 • 文艺复兴时代,聪明机智是时代的新品质。作品有一系列故事称赞男女主人公的聪明机智,成为新的阶级的个性特征。 • 第一天故事第三写:“愚蠢往往使得人们从幸福的境界堕入苦痛万分的深渊,而聪明人却往往能凭着智慧,安然度过险境。……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
《十日谈》的艺术结构 • 《十日谈》的艺术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框型结构,很规正地把100个故事框在10天这个时间框架里。 • 10X10的框型结构:它继承了西方叙事文学讲故事的传统,但所讲故事又不是长篇故事,因此不可能采用荷马史诗的长河式叙事结构。 • 《十日谈》的艺术风格 • 《十日谈》的艺术风格是幽默讽刺。描述轻快明朗、生动活泼。与时代精神相一致。
阿里奥斯托1474—1533 • 代表作 • 《疯狂的罗兰》1516-1532
《疯狂的罗兰》主题 • 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爱情 • 英勇的牺牲精神,反对侵略,反对封建割据,呼吁国家统一 《疯狂的罗兰》插图
塔索1544—1595 • 代表作、叙事诗 •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 十字军将士:唐克雷蒂 • 回教女战士:克洛琳达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插图
一、历史背景 15世纪至16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王权和资产阶级的联合,遏制教会势力和封建贵族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位时间1515一1547) 发动过略意大利的战争,抢来了大量意大利的文艺作品,法国学者接触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从而促进了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路易十三的姐姐玛格丽特《七日谈》。
二、概况: 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自终存在着贵族与平民两种倾向。 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 蒙田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他的《随笔集》法国第一部近代散文集。 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巨人传》。
七星诗社: 由彼埃尔·德·龙沙、卓阿金·杜·贝雷、雷米·贝洛、安东纳·德·巴依夫、朋都士·德·缔亚尔、爱缔安·若岱尔等人文主义作家和他们的老师希腊语文学者若望·多拉共7人组成。他们大都出身上层社会,龙沙和贝雷是他们的领袖。 受文艺复兴影响,模仿古希腊罗马艺术,革新诗歌,纯洁语言。
由杜·贝雷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1549)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随后龙沙又陆续发表一些文章和著作,进一步阐述他们的理论。他们主张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反对用拉丁语和外国语进行创作,但可以用希腊和拉丁语词汇改造旧字、创造新词等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法兰西民族语言。 由杜·贝雷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1549)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随后龙沙又陆续发表一些文章和著作,进一步阐述他们的理论。他们主张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反对用拉丁语和外国语进行创作,但可以用希腊和拉丁语词汇改造旧字、创造新词等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法兰西民族语言。
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蒙田 蒙田 蒙田故居
蒙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阅历广博,思路开阔,行文无拘无束,其散文对弗兰西斯·培根、莎士比亚等影响颇大。以《尝试集》(《随笔集》) (Essais)三卷留名后世。所著三卷名列世界文学经典,被人们视为写随笔的巨匠。 • “两个人见面时用嘴交谈,我则用笔与我的心灵交谈。”“我就是我的创作素材。” • 怀疑 宽容。“我懂得什么呢?”批判人道主义的僭妄。
拉伯雷 • 法国文艺复兴时的“文艺巨匠” • 代表作 《巨人传》作为法国早期讽刺小说的名作。
1、《巨人传》的创作灵感 • 拉伯雷读过一本无名氏的民间故事《高大硕伟的巨人高康大大事记》。在这个民间故事中,高康大是海鬼,传说当人们熟睡时,他把盐撒在人们的喉咙里,让人们醒来时口渴难受。拉伯雷从这一故事中受到启发,便创作了《巨人传》。
由五部组成 三代巨人: 格朗古杰 卡冈都亚(高康大) 庞大古埃 约翰修士 巴汝奇 神瓶 《巨人传》1532-1564
《巨人传》思想内容 • 1、宣扬人文主义理想:喝吧,为所欲为。表现法国资产阶级的雄厚魄力。 • 2、批判了封建神学(经院教育),封建势力(侵略战争)。 • 3、时代局限,有过有不及。
《巨人传》艺术特点 • 1.第一部长篇系列小说,欧洲散文体长篇小说的开端 • 2.继承了法国中世纪那列狐故事诗等民间文学的夸张、幽默、讽刺、自由活泼的传统。 • 3. 以粗俗的形式,表达严肃、崇高的思想主题,具有寓崇高于粗鄙之中的审美品格。 • 4、语言:本色化,民间化。
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 •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继续保持中世纪传统。公牛图腾的民族。 • 西班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和小说。 • 小说方面的成就是流浪汉小说与塞万提斯的创作。 • 戏剧方面的代表是维加。 西班牙斗牛
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它的主人公大多是无业游民,作品通常在描绘他们的不幸命运以及他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盗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他们的消极反抗情绪。消极反抗情绪。它采取第一人称,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以人物流浪史的方式构建小说,语言幽默辛辣、简洁流畅。 《小癞子》是第一部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的形象
维加(1562—1635) • 西班牙民族戏剧的代表,被称为“ 西班牙戏剧之父” ,写过1800多部戏剧,流传下来的完整剧本有400多部,内容可分为袍剑剧、宗教剧、牧歌剧、历史剧等。 • 代表作:《羊泉村》
《羊泉村》 • 描写了农民对领主的反抗斗争,揭露了封建主的暴虐,歌颂了农民为维护自由与权利所作的正义斗争,富有民主性和战斗性。它奠定了西班牙戏剧的基础。 • 骑兵团长 高迈斯 • 劳伦霞 弗朗道索 《羊泉村》剧照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 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顶峰 大本钟
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分两个时期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二、繁荣时期的文学
一、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 1、乔叟1340-1400 • 英国诗歌之父,英国人文主义文学之父 • 成名作《悼念公爵夫人》 • 寓言叙事诗《众鸟之会》 • 爱情故事长诗《特罗勒斯与克丽西达》1385 • 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
《坎特伯雷故事集》特点: • 作品的思想精神和生活内容是英国社会的缩影 • 香客的故事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 体裁、样式丰富多样。共收入故事24篇,其中22个诗体,2个散文体,每个故事有“ 小引”、“ 开场白”和“ 收场语”串线组成 《坎特伯雷故事集》
2、托马斯·莫尔1478-1535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创始人 • 代表作《乌托邦》 1516 • 《乌托邦》是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篇,在欧洲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 羊吃人——原始积累; • 乌托邦——社会幻想。
二、繁荣时期的文学 1、斯宾塞1552-1599 • 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 代表作《仙后》——英国资产阶级的民族史诗 • “ 斯宾塞诗节” :每一节由九行组成,前8行每一行有十个音节,最后一行是十二个音节,每一节的押韵方式为“ ababbcbcc”
2、弗朗西斯·培根 1561-1601 • 散文家、哲学家、实验科学家 • 英国随笔式散文和议论文创始人 • 散文杰作《随笔集》
3、大学才子派 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他们的创作,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代表人物有李利、格林、基德和马洛 。
马洛 • 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 著名的三部悲剧: • 《帖木儿》1587 •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92 • 《马尔他岛的犹太人》1590
本·琼森1573-1637 • 主要成就:喜剧,抨击贪婪、欺诈和拜金主义 • 代表作: 《炼金术士》(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