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59 Views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总体情况介绍. 国务院经普办 2013.12. 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三、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原则 1 、突出重点; 2 、优化方式; 3 、统一组织; 4 、创新手段。. 1 、突出重点. 一是以搞清基本单位名录为重点,搞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的总量、结构和布局,全面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为统计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反映当前经济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摸清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底数。. 2 、优化方式.
E N D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总体情况介绍 国务院经普办 2013.12
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三、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 2、优化方式; 3、统一组织; 4、创新手段。
1、突出重点 一是以搞清基本单位名录为重点,搞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的总量、结构和布局,全面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为统计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反映当前经济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摸清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底数。
2、优化方式 一是简化普查内容。通用普查表以反映基本单位属性指标为主,经济指标只调查从业人员、实收资本、资产总计、营业收入或支出费用(非企业)、税金、能源消费量等若干指标;个体经营户只调查基本属性和从业人员两方面指标。增加组织结构调查内容; 二是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对全部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调查。对个体经营户的经营数据指标由国家调查队进行抽样调查。
3、统一组织 一是整个普查工作都要在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部门根据职责和分工承担相应的工作和任务。 二是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设计方案、统一布置培训、统一实施调查、统一处理数据、统一发布数据。 三是军队、武警部门负责本系统普查对象的普查登记工作。 四是金融、铁路部门协助各级普查办公室完成本系统普查登记工作。
4、创新手段 一是全面采用电子地图划分普查区;以矢量图为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国家统一底图的基础上配套使用影像图,形成国家、省、市、县、乡、普查区各级共用,可分可合的电子地图; 二是全面采用电子移动终端(PDA)采集数据。包括地址点地理信息、证照影像信息和单位名录信息。 三是“四上”单位以联网直报方式上报普查表数据,其它单位各个体户通过PDA采集传输普查表数据。
(二)主要特点 • 1、顶层设计,全流程质量控制; • 2、内容简约,重点突出; • 3、手段先进,信息化程度高; • 4、方式优化,局队联合作战。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 1.2012年7月出台《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框架》,确定了三经普工作的原则、思路、内容、组织方式等,作为三经普各项准备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 2.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组织开展电子地图、PDA采集数据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查试点。试点表明:PDA应用于三经普基本可行,且受到基层欢迎;普查区电子地图优势明显;企业组织结构调查确有必要。试点还得出了人员和设备的相关参数。 • 3.制定普查方案并进行了多层次的综合试点,包括抽样调查试点;今年9月份正式印发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国家经普办组织编写的《普查用标准分类》、《普查工作手册》和《普查员手册》也陆续发往各地使用。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 4.机构人员经费保障已基本落实 • 4月,国务院成立了由张高丽副总理任组长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5月,组建国务院第三次经济普查办公室;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陆续成立以政府负责人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形成了覆盖全国、分工明确、协调顺畅的普查组织体系。 • 全国近300万普查工作人员。 • 经费落实好于上次经普。各级财政部门都及时将普查经费列入预算,并按时拨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了国家统计局提出的设备投资方案;中央投资为各地配备近33万台PDA设备及相应的数据处理设备;各地自行购买了约19万台PDA设备。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 5.培训工作已全面展开。为加强三经普培训工作,国务院经普办专门成立了由教育中心牵头的培训组,统筹安排和组织三经普培训工作,按照统一安排、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培训。国家级普查培训已经完成,各地已进入对基层机构和普查员的培训阶段。 • 6.PDA设备采购完毕已基本发放到位。这次三经普共采购50多万台的PDA设备,其中调查队系统5万台。 • 7.软件开发基本完成。这次三经普信息化要求高,涉及的软件平台多,开发工作量,集成工作压力大。目前三经普需要的软件已开发完成,软件的集成和测试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 8.单位比对和现场核查基本完成。在部门信息的基础上,各地经过整理排重,确定名单,并组织了大规模的现场核查工作,弄清单位的真实情况和相关属性。目前,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已完成单位比对和核查工作,形成的单位名录将按区、县装载到PDA中去。 • 9.普查区电子地图绘制基本完成。各地利用国家下发的导航图,结合测绘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地图,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完成了普查区划分与绘图工作。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 10.宣传动员工作全面启动。国务院经普办成立宣传组,统一组织开展三经普宣传工件。三经普宣传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社会各界对经普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目前国务院经普办已印发了经济普查标志、宣传海报和《宣传工作手册》,开通三经普内、外网,拍摄了公益宣传片、广告片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档播放,近期还要在民航班机、高铁中播放。各地也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陆续进入高潮。
三、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 三经普各项准备工作基本上按计划进行,但还不能说万事俱备,还要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确保现场登记顺利进行。目前尤其要关注: • 调查员素质和培训问题; • 被调查对象的配合问题; • 数据质量保证问题; • 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三、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下一步要集中力量做好: 宣传动员工作。按照工作计划安排,12月份是宣传动员工作的重头戏,各地要分工负责、采取各种方式、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普查员培训工作。要抓住最后10来天的时间,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基层普查员的培训工作。 普查登记工作。1-3月是普查登记阶段,恰逢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必须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保证进度。 质量保证工作。要端正思想,放下包袱,把确保数据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要依法普查,严格纪律,对普查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要贯彻执行普查方案,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统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普查数据质量的监控;要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
三、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风险防范工作。这次普查涉及环节多、设备软件种类多,普查组织工作、PDA性能及程序稳定性、联网直报单位网络平台承载能力等都将受到考验。各级普查机构要树立底线思维,提前制定普查工作应急预案,针对普查工作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制订相应的处理方案,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工作程序,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国务院经普办。 个体户抽样调查工作。这次普查,调查队系统承担个体户经营指标的抽样调查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各调查总队要尽快进入角色,从机构、人员、方案、培训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各级经普办公室要积极支持配合调查队的工作,共同做好个体户抽样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