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964 Views
專題製作發展趨勢. 朱宗緯 100 年 11 月 29 日. 報 告 大 綱. 壹、專題製作的意義及實施緣由 貳、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叁、協助高職推動專題製作策略 肆、專題製作的涵義 伍、專題製作的功能 陸、專題製作的流程 柒、專題製作應具備的能力 捌、結語 --Q & A.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實施緣由 93 年業界代表針對 95 暫綱提出建議: 1. 希望能有一門課程具備整合性之功能 ( 專業知識與技術整合 ) 。 2. 希望能有一門課程可建立 團隊精神 。 3. 希望能有一門課程能發揮 自我創意 。
E N D
專題製作發展趨勢 朱宗緯 100年11月29日
報 告 大 綱 壹、專題製作的意義及實施緣由 貳、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叁、協助高職推動專題製作策略 肆、專題製作的涵義 伍、專題製作的功能 陸、專題製作的流程 柒、專題製作應具備的能力 捌、結語--Q&A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 實施緣由 • 93年業界代表針對95暫綱提出建議: • 1.希望能有一門課程具備整合性之功能(專業知識與技術整合)。 • 2.希望能有一門課程可建立團隊精神。 • 3.希望能有一門課程能發揮自我創意。 • 4.希望能有一門課程具備課程發展特色之雛型。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 高職九五暫綱實施後,規定各校在校訂必修課程中均須開設至少2學分的「專題製作」課程,加強學生專業實務能力,九八課綱也規定各校校訂課程中「專題製作」課程須開設至少2到6學分。 • 96年度起教育部補助技職校院建立策略聯盟計畫子計畫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 專題製作的意義 • 1.透過專題製作課程,將其先前所學之知識、技能做一整合。 • 2.透過團體合作之方式來完成,以習得知識、技能應用之能力及分工合作之精神。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 專題製作是 • 1.知識與技能的整合 • 2.透過team的方式實施 • 3.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居於輔導之角色 • 4.專題製作的主題應與在校所學相關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 專題製作課程內涵 • 1.學分數:2學分(2-6學分)。 • 2.開設時段:第三學年上學期。 • 3.屬性:建議實習課。 • 4.模式:整班授課、分組製作、個別學習。 • 5.教材編選:除計畫書與報告撰寫方面的參考資料或教材外,不應有制式之教材。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 對學生而言 • 1.培養學生解決問題之能力。 • 2.培養學生自行蒐集資料並應用所學之專業知識,完成一具體之實作成品或深入之研究主題探討。 • 3.使學生了解撰寫報告的方式,同時訓練學生的撰寫報告之能力。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 對教學而言 • 1.落實協同教學理念 • 2.強化師生互動、達成個別化學習之效果 • 3.達成同儕學習效果
專題製作的意義與實施緣由 • 專題製作之評量 • 1.認知:計畫書與報告的內容 • 2.技能:成品完成度、創意、實用性 • 3.情意:學習態度等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教育部於民國96年6月正式發布「96學年度補助技專校院與高職(含綜高)建立策略聯盟計畫」及「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與高級中等職業學校及綜合高中建立策略聯盟計畫經費要點」,採補助方式,辦理地理區域屬性策略聯盟及特殊產業屬性策略聯盟,具體辦理內容包含技專校院與高職共同推動專題製作及專案研究、產學合作(含建教合作)、共同規劃銜接課程及學校本位課程及資源共享等。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96學年度經教育部審查通過補助的策略聯盟團隊共有15組。參加的學校遍及全國各地,獲得高職與技專校院熱烈的響應,計有56所技專校院及206所高職合作結盟,辦理207件子計畫,其中專題製作及專案研究79件,產學合作(含建教合作)31件,務實致用部分即占總子計畫數之53%,銜接課程及學校本位課程35件,推動整體運作15件,資源共享27件及其他有助於推動策略聯盟之相關活動20件等。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策略聯盟的運作方式,主要由子計畫主持人邀請區域內的技專校院及合作高職相關科系教師,共同研商計畫的運作細節,其績效端視執行內容是否符合高職師生的需求,因此技專校院子計畫主持人須謙虛傾聽高職端的意見,抱持服務高職師生的精神,俾落實大手攜小手的政策目標。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回顧專題製作課程目標 • 強化師生互動、達成個別化學習之效果 • 達成同儕學習效果 • 使學生了解報告的撰寫方式,同時訓練學生的報告撰寫之能力。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分組 • 教師依學生人數,分成適當的組別,一組以3~4人為宜 • 主題選擇 • 1.由老師說明專題製作之意義,讓學生瞭解 • 2.教師提示主題方向,供學生思考 • 3.由各組學生腦力激盪,提出主題構想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主題審核 • 1. 各組提出之主題由老師審核,檢視其是否符合要求並可行。 • 2. 教師提出修正意見供各組參考,各組並據以修正。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學生提出製作計畫書 • 各組主題經教師審核通過後,應提出計畫書 • 計畫書內容應包括:1. 製作動機與目的2. 製作流程及方式3. 工作圖4. 工作時程規劃5. 材料及經費表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計畫書及經費審核 1.各組將製作所需之材料列表,並預估經費。 2. 教師審視經費預算,並提供意見。 3. 小組依教師意見進行修正。 • 材料採購1. 各組所需材料由科或學校採購。2. 各組依需求自行採購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進行專題製作1. 各組依其規劃進行專題製作2. 各組依其時程自我掌控進度3. 教師依各組時程規劃檢核進度4. 教師提供各組必要之協助
高職實施專題製作方式 • 專題製作課程實施流程(建議評估模式) 高職專題製作課程實施流程圖
高職推動專題製作之策略 • 辦理相關研習:透過研習活動讓所屬群科中心學校教師瞭解專題製作之意義、實施方式…等。 • 提供專題製作優良示例: 透過專題製作示例評選,提供優良之示例供所屬學校教師參考。 • 辦理專題製作競賽:透過所屬群科之專題製作競賽,提供學生鼓勵,並讓各校有互相觀摩、互相學習之機會,有競賽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進步。
高職推動專題製作之策略 • 透過電子報,報導競賽獲獎作品利用定期發行之電子報,對競賽獲獎作品做詳細之報導與介紹,讓所屬群科學校之教師皆能分享他人優秀之成果,並達到激勵之效果。 • 對競賽獲獎作品提供專利申請之服務,對競賽獲獎之原創性作品,群科中心學校可提供其申請專利之相關協助(包括申請手續及經費),擴大效應。
高職推動專題製作之策略 • 提供所屬各科辦理相關活動之經費:對所屬之各科若欲自行辦理相關之研習或競賽,群科中心學校可視能力提供經費上之協助。 • 透過策略聯盟:提供所屬科別協助群科中心學校可透過教育部策略聯盟計畫,協助所屬學校與技專校院活動,分享其原師資、設備、教學等資源,推動專題製作。 • 辦理教學觀摩會:除了學生的專題製作競賽外,可邀集所屬群科之教師,由競賽獲獎之指導老師分享其授課方式及經驗。
高職推動專題製作之經驗分享 • 思考的問題(I) 目標:幫助學習、提升動機、知識應用、知識統整、協同合作(哪些有達成?) 學習動機、過程、與結果 兼顧理論與實務 • 思考的問題(II)遭遇困難項目VS.解決方案行動研究/論文VS. 課堂習作/實務應用為競賽or 創意VS.專題原意形式、目的、內容、報告 • 檢討反思收穫在哪?
專題製作的涵義? 乃指學生在學習相關專業理論與實習課程後 ,針對一個主題進行由概念到具體成果的一 種學習過程。
專題製作的功能 • 1、能將目前為止學到的成果做綜合性的活用,提升自我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2、透過合作學習法,學習建構團隊合作、領導統御及人際關係的能力。 • 3、能從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獲得經驗。 • 4、讓學生對於自己學習的成效進行評估,以訓練其產生下一步學習的動機。 • 5、能夠學會彼此分享、互相回饋從而樂在學習。 • 6、熟悉上台簡報的技巧並練習適當的儀態。 • 7、能運用電腦文書處理報告的能力。
一般的專題研究過程 選擇專題研究大方向 撰寫專題研究結果 確定專題研究問題 解釋分析結果 進行專題研究設計 分析專題研究資料 蒐集專題研究資料
三、專題製作的流程 (一)成立專題製作小組 (二)決定專題製作主題 (三)訂定專題製作計畫 (四)執行專題製作計畫 (五)撰寫專題製作報告
什麼是研究問題? • 研究者擬探討的社會、自然現象或其關係,以疑問的形式寫出的問題 • 研究問題是研究者想要透過研究提出答案的疑問 • 研究者提出的研究問題,待研究完成時每個問題都要有具體的回答 • 研究問題不要太多,以免無法完成研究
什麼是研究目的? • 研究目的為回答研究問題,所必須完成的具體工作目標 • 研究目的是針對研究問題所發展出來的研究目標 • 研究目的的完成,才能使研究問題得到解答 • 研究目的也不要太多,以免研究太大,難以完成 • 研究的政策性價值不要當作最後一個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實例(一) • 研究問題 • 個人不利性和鄰里不利性會一樣地影響一個人對鄰里居民的不信任感嗎? • 結構不利性會有結構原效應和結構擴大效應嗎?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實例(一) • 研究目的 • 探討個人不利性和鄰里不利性對不信任感的影響 • 分析個人和鄰里不利性對不信任感的影響機制,亦即解析鄰里失序感和無力感在個人和鄰里不利性與不信任感的關係中之作用機制 • 檢驗環境結構對居民的原影響效應和結構的擴大效應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實例(二) • 研究問題 • 子女的性別角色態度受到父母親的性別角色態度的影響嗎? • 若有影響,那是身教的影響?還是言教的影響?還是兩者都有影響? • 若兩者都有影響,身教的影響大?還是言教的影響大?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實例(二) • 研究目的 • 探討父母性別角色態度對子女性別角色態度的影響過程,並比較身教和言教的影響之相對重要性
什麼是文獻回顧?(一) • 研究者針對研究主題相關的資料進行收集和閱讀,以便釐清 • 研究的背景事實 • 理論的發展狀況 • 研究的具體方向 • 適當的研究設計方式 • 研究工具的使用方式(包括概念及測量工具和資料收集方式)
什麼是文獻回顧?(二) • 詮釋理論的選擇 • 研究假設的發展(如果有的話) • 分析方法的考慮(如果有的話) • 理論和經驗研究結果的對話
文獻回顧的目的 • 為研究方向提供準則 • 為理論發展找到定位 • 為研究操作理出頭緒 • 為研究假設推演理路 • 為研究分析尋找新向 • 為研究突破創造契機 • 為研究對話準備基礎
(一)成立專題製作小組 將全班依人數分為數個組別,人數上以5~7人為宜。人數過少則工作負擔大、不易達成目標;人數過多,又會有少數同學打混摸魚。研究小組組成後,小組可自訂隊名,讓小組成員有歸屬感與認同感。
(二)決定專題製作主題 專題製作的題目,可由教師決定研究的大方向,也可讓學生自行選擇。讓學生在本身的學門當中選擇有興趣的題目進行專題研究,可以增加他們對於問題可以成功的信念,其設定的題目最好選擇好達成者,且不要超出其能力範圍。 製作主題的選定應以「小題大作」為原則,即主題儘量以小範圍、做深入的研究探討,而不要把題目訂太大、太廣。例如製作古蹟專題時,「三級古蹟-台中火車站」就比「台中市古蹟之旅」較為適當,且更能深入研究。
選定在地化的專題製作 主題所需要的資材與環境,最好符合下列條件為佳︰ • 題目︰符合社區化、特色化、在地化 • 材料︰價格低廉及容易取得者 • 地點︰校內實習場所或是相關產業機構 • 文獻搜尋︰各縣市圖書館、書局、出版社、大專院校與高中職學校圖書館、網路資源、平面與電子媒體 • 實用性︰訓練學生對學科內容深入探究,本年度希望讓同學對美髮、彩妝、指甲彩繪、整體造型、節慶文化活動等新竹在地美容美髮產業有更深的了解
(三)訂定專題製作計畫 • 從成立研究小組、選定研究主題、進行研究計畫、到撰寫進度報告、專題製作與簡報,費時約半年,因此完善地規劃專題研究計畫,可以讓專題報告如期完成。 • 小組成員依據專題內容及進度,考量學校考試時間及假期,訂定專題研究的流程、計畫與分工。 • 計畫內容包含在校討論、搜集資料、撰寫報告及網頁製作,並利用假日安排實地參觀與訪問。
(四)執行專題製作計畫 研究計畫的撰寫方法: 1.研究背景與動機 2.研究目的 3.研究流程與架構 4.研究方法 5.預期成效
(五)撰寫專題製作報告 專題研究報告並不僅限於書面報告,亦可依主題的特性採用不同的呈現方式,如簡報製作、攝影、網頁設計或實體成品…等方式。
專題製作報告格式 • 摘要 • 目錄(含圖、表目錄) • 第壹章 緒論 •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第叁章 研究方法 • 第肆章 資料分析或個案分析 •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参考資料 • 附錄
專題製作報告格式 • 摘要 描述專題製作之目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研究成果或結論
專題製作報告格式 • 目錄 • 圖目錄(依序編號) 例如:圖1 專題研究流程…………1 • 表目錄(依序編號) 例如:表1 專題研究時程…………6
專題製作報告格式 • 第壹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第三節 研究流程
專題製作報告格式 •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產業背景 描述調查之產業發展狀況與問題 第二節 變數理論探討 針對題目中之研究變數,蒐集過去文獻,整理出理論與研究模式,定義研究變數與推出研究假設
專題製作報告格式 • 第叁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變數操作型定義衡量 第三節 資料蒐集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